第1章(2 / 3)
阮荔和小蔡一路上风尘颠簸了快十个钟头,辗转乘坐了飞机、大巴、三轮摩托车三种交通工具才到达这里。
满脸疲惫的小蔡率先背着包从摩托车上跳下来,揉了揉因为山路颠簸而失去知觉的屁股,看到眼前一片荒芜的景象忍不住忿忿不平道:“阮荔姐,他们明摆着就是因为那事儿在针对你,先是从效益最好的财经新闻版块被贬到社会新闻版块,现在连社会新闻最苦最累的活儿都丢给你。”
小蔡是刚进杂志社不久的应届毕业生,现在还在各个部门轮转,这个月刚轮到社会新闻版块就被分来跟“脱贫乡村振兴”这一采访专题。
她性格直爽,又没什么心眼,藏不住话。
阮荔面色沉静,避重就轻地说道:“小蔡,我知道你是在为我抱不平,但是以后在单位这样的话可不许再说。”
“知道了。”小蔡不情不愿地噘嘴应道。
“虽然社会板块是比金融板块要苦得多,但是在外面跑也能见识到很多有意思的事,这一趟下来你也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阮荔拍拍她的肩。
小蔡大大咧咧地摆摆手,说道:“我不怕苦,再难再苦我都不怕。”
这里看上去大都是黄土荒山,道路崎岖不平,路边偶有几棵树,枝叶也几乎掉净。
山上有几头干瘪瘦小的黄牛正埋着头吃脚下干枯的草,牛粪味道冲鼻,小蔡被这个股味道熏得捂住鼻子,皱着眉头往前走。
阮荔穿着最朴素的黑色冲锋衣和牛仔裤,马尾高高地束在饱满圆润的脑后,手臂露出的皮肤莹白透亮,整个人高挑又纤瘦。
只是背上的两个硕大背包与她一身的淡然优雅的气质极不相称。
小蔡虽然来社会新闻版块的时间不长,但是却是打心底里佩服带她的阮荔姐,她看过阮荔姐很多篇新闻报道,从原来的财经访谈到现在的社会新闻,措辞客观严谨且内容直切要点。
阮荔姐作为如此专业的记者不过才二十八岁而已。
刚走到村口,有一位穿着怪异的年轻男人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半截树枝在满是黄土的地上涂涂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
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见是两个年轻的女人,咧开嘴笑了。
“两位美女,这、这是去哪里?”男人丢掉树枝,站起身,说话时不太利索。
“请问罗村长家住哪里?”小蔡毫无防备地开口,阮荔想拦也没拦住。
男人拍拍手,高兴地说道:“村长家我熟啊,我带你们去。”
“不麻烦您,我们自己去就行。”阮荔礼貌客气地开口。
男人猝然转身,一双眼紧紧地盯着阮荔。
他忽然憨憨地笑了:“前面直走,右转便是。”
说罢男人转身走了,没再跟着。
两人按照他说的路走了约十分钟,房子逐渐多了起来,大概是到了村子的中心。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蹒跚走来,因长期生活在高原被晒得黑红的脸上沟壑纵横,看见她们时脸上的怔楞一闪而过,随即声音响亮地招呼道:“你们是南方日报来报道我们雅拉村的哇?我是这个村儿的村长罗聂,这是副村长罗寅。”
老人说话带着浓重的西南地区的口音,仔细听倒也分辨得出内容。
阮荔伸出手与其握手:“罗村长您好,我是这次采访报道的负责人阮荔,您叫我小阮就好。这段时间我们还劳烦您多关照。”
罗聂脸上诧异的神色转瞬即逝:“阮记者你客气了,咱们村还得靠你们帮着多宣传宣传嘞。这样吧,我先让人安排你们这段时间住的地方。”
“几位跟我来。”罗聂身旁的年轻小伙子罗寅引着阮荔往旁边的土房子里走。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只有点点余晖洒落在这片宁静的山野,连狗叫声也逐渐停歇。 ↑返回顶部↑
满脸疲惫的小蔡率先背着包从摩托车上跳下来,揉了揉因为山路颠簸而失去知觉的屁股,看到眼前一片荒芜的景象忍不住忿忿不平道:“阮荔姐,他们明摆着就是因为那事儿在针对你,先是从效益最好的财经新闻版块被贬到社会新闻版块,现在连社会新闻最苦最累的活儿都丢给你。”
小蔡是刚进杂志社不久的应届毕业生,现在还在各个部门轮转,这个月刚轮到社会新闻版块就被分来跟“脱贫乡村振兴”这一采访专题。
她性格直爽,又没什么心眼,藏不住话。
阮荔面色沉静,避重就轻地说道:“小蔡,我知道你是在为我抱不平,但是以后在单位这样的话可不许再说。”
“知道了。”小蔡不情不愿地噘嘴应道。
“虽然社会板块是比金融板块要苦得多,但是在外面跑也能见识到很多有意思的事,这一趟下来你也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阮荔拍拍她的肩。
小蔡大大咧咧地摆摆手,说道:“我不怕苦,再难再苦我都不怕。”
这里看上去大都是黄土荒山,道路崎岖不平,路边偶有几棵树,枝叶也几乎掉净。
山上有几头干瘪瘦小的黄牛正埋着头吃脚下干枯的草,牛粪味道冲鼻,小蔡被这个股味道熏得捂住鼻子,皱着眉头往前走。
阮荔穿着最朴素的黑色冲锋衣和牛仔裤,马尾高高地束在饱满圆润的脑后,手臂露出的皮肤莹白透亮,整个人高挑又纤瘦。
只是背上的两个硕大背包与她一身的淡然优雅的气质极不相称。
小蔡虽然来社会新闻版块的时间不长,但是却是打心底里佩服带她的阮荔姐,她看过阮荔姐很多篇新闻报道,从原来的财经访谈到现在的社会新闻,措辞客观严谨且内容直切要点。
阮荔姐作为如此专业的记者不过才二十八岁而已。
刚走到村口,有一位穿着怪异的年轻男人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半截树枝在满是黄土的地上涂涂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
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见是两个年轻的女人,咧开嘴笑了。
“两位美女,这、这是去哪里?”男人丢掉树枝,站起身,说话时不太利索。
“请问罗村长家住哪里?”小蔡毫无防备地开口,阮荔想拦也没拦住。
男人拍拍手,高兴地说道:“村长家我熟啊,我带你们去。”
“不麻烦您,我们自己去就行。”阮荔礼貌客气地开口。
男人猝然转身,一双眼紧紧地盯着阮荔。
他忽然憨憨地笑了:“前面直走,右转便是。”
说罢男人转身走了,没再跟着。
两人按照他说的路走了约十分钟,房子逐渐多了起来,大概是到了村子的中心。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蹒跚走来,因长期生活在高原被晒得黑红的脸上沟壑纵横,看见她们时脸上的怔楞一闪而过,随即声音响亮地招呼道:“你们是南方日报来报道我们雅拉村的哇?我是这个村儿的村长罗聂,这是副村长罗寅。”
老人说话带着浓重的西南地区的口音,仔细听倒也分辨得出内容。
阮荔伸出手与其握手:“罗村长您好,我是这次采访报道的负责人阮荔,您叫我小阮就好。这段时间我们还劳烦您多关照。”
罗聂脸上诧异的神色转瞬即逝:“阮记者你客气了,咱们村还得靠你们帮着多宣传宣传嘞。这样吧,我先让人安排你们这段时间住的地方。”
“几位跟我来。”罗聂身旁的年轻小伙子罗寅引着阮荔往旁边的土房子里走。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只有点点余晖洒落在这片宁静的山野,连狗叫声也逐渐停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