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进听了,也对,承恩候府再没落,也是侯府,六奶奶的娘家也是当官的,官再小也是官,有些门路也不稀奇。
  “只是。”吴进又说:“这些米按照原来的价格卖,岂不是亏本了?”
  “我那堂哥只求能够回本,想要将米速速换成现金。”
  “这米,难道来路不正?”吴进担忧,要是真是来路不正,今后事发,他们小店本只是代卖,岂不是要遭殃。
  “放心,这米来路很正。”毕竟是国库中拉来的,还是国库主人批准的,再没有比这更来路正的米了。
  秦玉君道:“若之后有人来询问你,便说我们店是秦公子开的,他有门路搞到米,知道吗。”秦玉君有反复强调,“切记,任何人来问,都要这样说,店里的伙计也要好好交代。”
  吴进以为六奶奶是怕被人认出她是承恩侯府的人,自以为明白六奶奶的心思,
  信誓旦旦的答应:“明白了,我保证没人会猜到您是背后老板的,咱们店只有一位姓秦的公子,没有什么六奶奶,秦公子是我们的东家。”
  第56章 疯狂
  瑞王府一处不起眼的角门,汤易微微低着头,低调的来到裴昌的书房。
  汤易难掩面上的兴奋之色,“世子,如今京城的粮价暴涨,眼看其他几个州府的粮价也狠狠的涨起来!”
  汤易眼中掩饰不住的冒着贪婪的绿光,“甚至近日还有许多粮商开始虚抬粮价,陈家和王家都听您的吩咐,如今紧闭仓库,就等着朝廷出手收粮呢。”
  裴昌单薄的唇微微翘了翘,又故作担忧:“不知宫里那位有什么对策没有。”
  汤易如同阴沟里的老鼠,眼中泛着自作聪明的精光,“目前官府未有任何动作。”
  裴昌想,自己那堂兄这几日留这些大臣在宫里,让他们想对策,想出来才准走,如今那些大臣还抓耳挠腮的想着呢。
  裴昌心中暗暗得意,上次因在武安侯府的事情,被父王斥责他本想要离间皇帝和武安侯府的关系,可是皇帝虽责骂了武安侯府,可是转头又重用武安侯府世子许俊吉。
  不过没关系,这次京城粮价的事情,他自诩还是办得漂亮,将功抵罪是足够了,况且自己身后还有自己那掌握十万北军的冯将军。
  将来,那个位置必然会属于自己的。
  裴昌收起心中澎湃,看着汤易,语气和蔼,“有你们这些人在,我才放心。”
  汤易是裴昌的人,知道裴昌将来能够坐上太子之位,自己将来便是太子谋臣,他们是一荣俱荣。
  于是见这位礼贤下士,他也要装作被关爱的下属,“您能力远远胜过其他人,这些年又帮王爷料理这诸多事宜,这次粮价暴涨之事,您和王爷配合无间,您的功劳和忠心,相信王爷是看着眼中的。”
  裴昌当然认为只有自己才配得上那个位置,但嘴上仍旧道:“其他的兄弟能够在父王跟前尽孝,我又何尝不羡慕,可是有些事,必须有人来做,我这个做哥哥的不做,谁又来做呢。”
  汤易知道,瑞王儿子众多,近日听过有两个公子在严州洪涝一事上,办得很让瑞王高兴。
  汤易连忙道:“您虽未在王爷跟前尽孝,可您的孝心不比别的公子少,其他人,他们怎么能和您相提并论呢。”
  裴昌满意了,汤易有些才,又善于笼络京中这些关系,今后他很乐意给他一个官位。
  “对了依汤先生之见,京城这些粮商如今个个都疯了似的哄抬物价,但却不见宫内那位有什么措施,皇上会不会藏着什么后招。”
  汤易假意思索了一下,道:“我倒是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时机,无论皇上是想不出计策,还是他还在等所谓的时机,只要咱们将这物价居高不下,到时候人心浮动,加上流民动乱,岂不是王爷起事的最佳时机!”
  仿佛眼前的封侯拜相场景已近在眼前,如同那些疯狂囤积粮食的商人一样,汤易也被如今京城的粮价冲昏了头脑。
  裴昌终于满意了,他们做了这么多,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严州洪涝之事本是天灾,可是这天灾,却由父王一力策划,天灾还是人祸,皆能随我心意,得到那个位置,又有什么难的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