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辈子她记得这场京城米价暴涨也会暴跌,京城的粮食商人个个奇货可居,将粮食炒到天价。
  但是皇上怎么会允许京城粮食如此疯涨,这不仅是动摇人心,更是动摇国本。
  倘若连京城的人都买不到粮食,可想而知,其他的州府百姓怕是更难吃饱肚子。
  长此以往,连她都知道,国家会大乱,皇帝怎会坐视不理。
  秦玉君不知道最后朝廷是如何抑制粮价的,总之,粮价在朝廷的介入后,迅速回归平稳。
  那些带头哄抬物价的几个粮食商人,被皇上清算。
  秦玉君料想这其中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腥风血雨,总之不是她这样的小人物能够知道的。
  但她能知道粮价大体的涨跌时机,已经算是比很多人有了很多先机。
  冬青对这些不懂,她只知道,这次三奶奶准确的预测了粮食涨价的事情,让自己读过书的表弟对三奶奶非常佩服。
  表弟吴进拉着她说:冬青,三奶奶真神了,她一个内院妇人,竟然如此敏锐,比我这等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人厉害多了。
  已然是一副对三奶奶心服口服的模样。
  秦玉君不知道吴进对她的评价,若是知道,也只会觉得受之有愧。
  哪里是她敏锐,不过得了上天一点馈赠而已,她只希望,上天的馈赠,是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的。
  得了三奶奶传来的信,吴进心中还有些奇怪,按道理现在粮价上涨,就应该乘胜追击,将米价涨上去,好大赚一笔才是。
  这样铺子赚了第一桶金,有了更多本金,自然就可以囤积更多的大米,源源不绝,这间小小的米店,很快就能盈利五成以上。
  然而,三奶奶这时候却急流勇退,选择平稳米价,虽然也涨价,但比起其他米店,这根本就是没涨价。
  回家后,吴进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父亲,吴父听他说完,心想这闺阁女子比他这读书读傻了的儿子,还要精通做生意一道。
  人不可貌相,何况还是高门大户里的女子,吴父是久经商场的人,又见识过不少人,早就是人精,深谙做生意背后的门道,可不简单。
  自己这个儿子跟了自己学了几年,还是太单纯,“进儿,你找了个好主家,以后踏实跟着三奶奶吧。”
  吴进诧异,自己这个父亲以前在承恩候府做过账房,后来带着家人赎身出来,买了地,安排他读书科举,如今他们家也算是耕读之家。
  见多识广的父亲,都对三奶奶赞不绝口,三奶奶果然不是普通的贵妇人。
  他好奇的问:“可是,三奶奶一开始就想趁着这次粮价上涨赚钱,如今粮价上涨,她却反而又不涨价了,儿子有些看不懂了。”
  吴父笑:“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这三奶奶一定还知道其他消息。”吴父以为,秦玉君手里掌握比别人更快的消息渠道,所以她能提前预测粮价涨跌。
  见小儿子依旧懵懂不懂,他解释:“你以为自古以来,官商为何要勾结?就是商人要通过当官的知道消息,有时候谁能够先于别人知道消息,就抢占了先机,若是为父猜得没错,这位三奶奶有不同别人的消息渠道,才能准确预测这次粮价上涨,既然可以预测粮价上涨,自然也能预测粮价何时下跌。”
  “这,这不可能吧。”但想想三奶奶知道粮食涨价的时间,知道粮食跌价的时间也不是没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上面的消息自然是上面人先知道。”
  三奶奶是承恩侯府的人,承恩侯府这些年虽然落寞,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落寞也比他们这些升斗小民知道得多。
  知道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何足为奇,她通过得到的消息判断粮食涨跌,再正常不过。
  “那第二点呢?”
  吴父道:“你想,市面上大的粮食商人为了卖高价,直接不卖米,小的粮食店虽卖米,但是价格却成番成番的涨,唯有你们的店可以买到粮食,再加上你们的价格稳定在一定的基础上,你说这些人是不是会都去你们店买,这一来二去的,不久积累了好口碑和客源,以后,粮价回归正常,他们总有再去你们店买米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