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3)
见周拱问起,他缓了缓情绪,道:“长平王意图谋反,杀了董鄂,收了御林军,正从岭南进发,不日便会攻来京城。”
“竟有此事?罪王真是胆大包天!陛下务必发兵将其斩杀!”周拱义愤填膺道。
沈阙却叹了口气:“此消息尚未让外人知晓,无凭无据,朕如何说服众爱卿?”
不想周拱却双眸放光,向殿前迈进一步:“陛下,臣有一物,或能解陛下之困。”
“哦?”
沈阙坐直了身子,只见周拱从袖中摸出一枚玉佩,双手恭敬呈至圣前。
上好的白脂琼玉,中心刻有长平字样,沈阙拿起玉佩端详,周拱同时陈述道:
“此乃陛下于太溪行宫举办围猎时罪王私下赠与微臣的,欲拉拢微臣夺得兵权。罪王一早便起了谋反之意,微臣对朝廷忠心耿耿,一直在寻找机会向陛下言明此事,如今正是时候。”
这枚玉佩不算很珍贵,但出自御宝司之手,多数情况下可代表所有者的身份地位,当初沈朔将玉佩转交给周拱,是表明自己没有横插一脚之意,而今稍改话术,便成了沈朔谋反最有力的证据。
“哈哈哈哈好啊!”沈阙将玉佩用力握在掌心,十分欣慰:“沈澜夜啊沈澜夜,恰恰是你无心朝政才漏算这一步,当真是天要亡你,这龙椅只该朕来坐。”
大燕风俗就是好,只要有“证据”,任你再如何也翻不了身。
“爱卿的一颗忠心,朕再清楚不过。”沈阙承诺周拱,在解决完沈朔之后,周家时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周拱跪谢圣恩。
翌日,沈阙在朝会上宣告此事,听闻沈朔叛变,满朝哗然,周拱领旨往各州郡县传信,集结府兵抵御叛军。
消息传到民间,激起的声响也不亚于朝廷,百姓们看到了压抑生活的变动,兴致起了,笑容也变多了,止不住地讨论最后沈朔能否坐上天下共主之位,却始终无人谈论他该不该反。。
沈朔在攻下每一处城池时,都会命人将府兵放出的信鹰拦截,如此便可尽量麻痹目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已经抵达锦州城下。
一如往常的夜晚,明月在城楼上方高悬,昏黄的灯烛下,守卫照例盯着漆黑的城外发呆。
星光藏匿在暗处,更漏点点声响,守卫一个晃眼,黑暗中便现出无数双闪烁的眼睛。
一支穿云箭“嗖”地划过暗夜,数不清的黑影爬上城楼,在无声中解决了阻碍,城门打开,沈朔骑着高头大马自暗处走出,带领军队进入城内。
之所以选在夜晚袭击,一是趁守卫不备,二是百姓都待在家中,不至于被无辜牵扯。
军队在大街上行进,四周静谧非常,但走着走着,似乎感觉有些静谧过头了。
沈朔忽而拉紧缰绳,马不耐地嘶鸣一声,街道对面瞬间燃起火把。
无数百姓被官兵羁押着堵在街道中心,锦州府兵同时截断了他们的后方,将众人围困原地。
沈朔见眼前形势,不由疑惑:“太守一早便知本王会来?”
锦州太守躲在百姓身后,呵呵一笑:“朝廷下了令,罪王造反,各州郡县集结府兵,务必将剿灭叛党。你说本太守会坐以待毙吗?”
攻城的消息传回京城最快要十日,由京城传令往各州郡县也少不得数日,若锦州太守做了防备,按理说最迟十五日前沈阙便该收到消息了。
可沈朔一路走来并未有此预兆,前后时间对不上,期间定有蹊跷。
仅一个眨眼的功夫,他便已经将消息泄露的源头锁定到了盛宣身上。
“怎么样殿下,此时束手就擒,还是本太守帮你一把。”锦州太守狂妄道,而被挟持的百姓们个个身抖如筛,有不少已经吓得跪倒在地。
沈朔跨坐马背,眺望对岸的人,淡淡道:“太守不会以为本王只有这点人吧。” ↑返回顶部↑
“竟有此事?罪王真是胆大包天!陛下务必发兵将其斩杀!”周拱义愤填膺道。
沈阙却叹了口气:“此消息尚未让外人知晓,无凭无据,朕如何说服众爱卿?”
不想周拱却双眸放光,向殿前迈进一步:“陛下,臣有一物,或能解陛下之困。”
“哦?”
沈阙坐直了身子,只见周拱从袖中摸出一枚玉佩,双手恭敬呈至圣前。
上好的白脂琼玉,中心刻有长平字样,沈阙拿起玉佩端详,周拱同时陈述道:
“此乃陛下于太溪行宫举办围猎时罪王私下赠与微臣的,欲拉拢微臣夺得兵权。罪王一早便起了谋反之意,微臣对朝廷忠心耿耿,一直在寻找机会向陛下言明此事,如今正是时候。”
这枚玉佩不算很珍贵,但出自御宝司之手,多数情况下可代表所有者的身份地位,当初沈朔将玉佩转交给周拱,是表明自己没有横插一脚之意,而今稍改话术,便成了沈朔谋反最有力的证据。
“哈哈哈哈好啊!”沈阙将玉佩用力握在掌心,十分欣慰:“沈澜夜啊沈澜夜,恰恰是你无心朝政才漏算这一步,当真是天要亡你,这龙椅只该朕来坐。”
大燕风俗就是好,只要有“证据”,任你再如何也翻不了身。
“爱卿的一颗忠心,朕再清楚不过。”沈阙承诺周拱,在解决完沈朔之后,周家时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周拱跪谢圣恩。
翌日,沈阙在朝会上宣告此事,听闻沈朔叛变,满朝哗然,周拱领旨往各州郡县传信,集结府兵抵御叛军。
消息传到民间,激起的声响也不亚于朝廷,百姓们看到了压抑生活的变动,兴致起了,笑容也变多了,止不住地讨论最后沈朔能否坐上天下共主之位,却始终无人谈论他该不该反。。
沈朔在攻下每一处城池时,都会命人将府兵放出的信鹰拦截,如此便可尽量麻痹目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已经抵达锦州城下。
一如往常的夜晚,明月在城楼上方高悬,昏黄的灯烛下,守卫照例盯着漆黑的城外发呆。
星光藏匿在暗处,更漏点点声响,守卫一个晃眼,黑暗中便现出无数双闪烁的眼睛。
一支穿云箭“嗖”地划过暗夜,数不清的黑影爬上城楼,在无声中解决了阻碍,城门打开,沈朔骑着高头大马自暗处走出,带领军队进入城内。
之所以选在夜晚袭击,一是趁守卫不备,二是百姓都待在家中,不至于被无辜牵扯。
军队在大街上行进,四周静谧非常,但走着走着,似乎感觉有些静谧过头了。
沈朔忽而拉紧缰绳,马不耐地嘶鸣一声,街道对面瞬间燃起火把。
无数百姓被官兵羁押着堵在街道中心,锦州府兵同时截断了他们的后方,将众人围困原地。
沈朔见眼前形势,不由疑惑:“太守一早便知本王会来?”
锦州太守躲在百姓身后,呵呵一笑:“朝廷下了令,罪王造反,各州郡县集结府兵,务必将剿灭叛党。你说本太守会坐以待毙吗?”
攻城的消息传回京城最快要十日,由京城传令往各州郡县也少不得数日,若锦州太守做了防备,按理说最迟十五日前沈阙便该收到消息了。
可沈朔一路走来并未有此预兆,前后时间对不上,期间定有蹊跷。
仅一个眨眼的功夫,他便已经将消息泄露的源头锁定到了盛宣身上。
“怎么样殿下,此时束手就擒,还是本太守帮你一把。”锦州太守狂妄道,而被挟持的百姓们个个身抖如筛,有不少已经吓得跪倒在地。
沈朔跨坐马背,眺望对岸的人,淡淡道:“太守不会以为本王只有这点人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