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岁穗皱眉,他又急忙添了句,“依着惯例,城南粮仓素来是存满了三年的粮食——”
  “那为何会有百姓家中没有余量?”
  想起方才伙计说的话,岁穗便不客气地打断了他。
  子敛一时答不上来,闷声不响地耷拉着头。
  岁穗略显无奈的目光点着子敛,她如今身份尴尬,亦不好再多说什么,否则便是干涉朝政、越俎代庖,也恐为当权者所不容。
  小皇帝年幼,这中间的弯弯绕绕怕是还没顾得上去想。
  她只担心,街上弥漫的死气,不止是因为城门封锁、棺椁无处安放,而是还藏着别的原因。
  就如她当初应对天灾之时碰上的那些惯会阳奉阴违的贪官污吏。
  第29章
  “皇祖是说......有人徇私,偷占了本该分给百姓的粮食?”
  子敛两手攥着斗篷,满脸凝重。
  他即位匆忙,年纪尚小,又赶上多事之秋,便只能由德高望重的太傅辅政,肱骨老臣组成的三辅司从旁协助。
  军国大事他是知道的,开仓放粮的折子他也见过,但更细的事项,便不得而知了。
  子敛心中顿时又羞愧起来。
  而他之所以突然开窍,脑子突然转这么快,还是因为这段时日在宗庙跪得太久了。
  大约因为他是皇族直系血脉,太傅觉得供奉须心诚,便常常劝他来侍奉祖先,祈求庇佑。
  有时跪得累了,没人盯着,他就偷偷看书。
  近日正好翻到兴庆帝晚年写的杂记,其中写到兴庆二十四年,大邺饥荒,百姓艰苦,正是眼前这位穗皇祖雷厉风行、手起刀落,一连斩杀了数十位贪官污吏,才荡清了混乱的朝局。
  只是那时,众人都以为是兴庆帝的雷霆手段,殊不知那几年兴庆帝身染重疾,连起身都十分困难,那一条条关乎民生的政令,一桩桩大快人心的铁案,背后都是穗公主的手笔。
  子敛也是读到这一段,才想起去给这位皇祖磕头敬香。
  若非如此,他今日见到皇祖,怕也要见面不识了,若皇祖因此迁怒,大邺岂不是要葬送在他手上......子敛后背顿时沁出一层冷汗。
  岁穗反倒舒了口气,能想到这一点,大邺也不算后继无人。
  她垂头思索片刻,继而交代道:“你去见太傅,向他说明此事,再遣一些得力的官员,将近来的账册仔细查一遍。”
  “往后,放粮时务必要有监管之人,街吏亦要按时上报辖户之况,确保百姓有所食......”
  子敛听得连连点头,生怕一个疏忽便漏了什么重点。
  长昀托着茶盏,饶有兴致地听着她的旧事,尽管只有三两个例子,偶然提及也不过是为了告诉小皇帝贪官如何狡猾,要如何找出他们的破绽。
  说的人始终平铺直叙地说着,但旁边听的人倒像是与她一同经历了那些听起来便焦头烂额的时光。
  长昀垂了垂眸,只觉得她那时定是十分辛苦,所以才会如此放不下大邺。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眼看子敛一副晕头转向的模样,岁穗止了话头,长昀递来茶盏,她便伸手接了接,就着喝了一口,而后抬眼看了看窗外,已是月上中天。
  “我倒是忘了问你,独自一人跑来西城门做什么?”她随口问了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