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4)
那就是他一直以来所痛恨的张家。
虽张清时已然知道答案,但他没办法径直闯入,问张家要人。
因为他没有证据,直接闯入的结果可能只会是被倒打一耙。
二来,张家的目标绝不可能仅是想威胁他那么简单。
他们想要的或许可能是……
“找到了!”
张清时松了一口气,他终于找到了温玉与李之衡一起参与的那份案宗,一直所困惑的迷雾也逐渐被荡清。
风月阁的前身在京城只是一个小小的青楼,后被一商人接管后,开始与各路贪官污吏合作,一顿操作之下变成一个巨大的整合青楼、赌馆、黑市等等的娱乐场所。
而经温玉与李之衡揭露后,风月阁被查封,贪官污吏尽数落马。
张清时想,张家人往日是最瞧不起他这幅做派,也为了世族颜面不会对他下死手。
而这次突然想要祸害他们,唯一原因就是他们核心的利益被张清时和温玉所触动了。
所以才想尽办法将他们二人处之。
那能能触动的事件,除了他当选科考主考官以外,应该还有风月阁的事情吧?
因为案宗中还有一件事项并未查明:就是风月阁背后真正的主人是谁?
一个偌大的产业,仅靠一个商人肯定是做不起来的,是谁在背后替商人与官员牵桥搭线?是谁在背后默默支持着风月阁经久不衰?
如果这个人没被查出来,那后续还有无数的风月阁会拔地而起,无数个商人成了替死的鬼。
显然这个*人藏得很深,大理寺一直都未查明。
仅仅查到这风月阁定期会有一笔支出打在赈灾款项上。
就是商人以赈灾的名义定期给户部投钱。
而这究竟是善意,还是将钱款汇给背后之主,这就说不清楚了。
张请时又继续斟酌着。
赈灾这个项目一直都是年迈稳重的纪史君负责的,他向来具有善心,每每赈灾都是亲赴灾地,与民同担。
但他每年向朝廷上报赈灾款时,都说钱银不足,还望圣上颁令,鼓励商户投钱赈灾。
可如果他真的每月收了这笔钱,哪还能不够。
不够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笔钱没有进他的口袋里。
这其实也是大理寺一直未查清的真相,钱究竟汇给谁了?
很容易陷入的思维困境,张清时却想跳出来看一看。
他继而翻找到相应的账本。
要是他是风月阁的阁主,他记账本会如何记呢?
肯定是会记入风月阁的各项支出以及收款,可是这些款项都不太光明,为了不免人察觉,他应该会在款项上做些手脚。 ↑返回顶部↑
虽张清时已然知道答案,但他没办法径直闯入,问张家要人。
因为他没有证据,直接闯入的结果可能只会是被倒打一耙。
二来,张家的目标绝不可能仅是想威胁他那么简单。
他们想要的或许可能是……
“找到了!”
张清时松了一口气,他终于找到了温玉与李之衡一起参与的那份案宗,一直所困惑的迷雾也逐渐被荡清。
风月阁的前身在京城只是一个小小的青楼,后被一商人接管后,开始与各路贪官污吏合作,一顿操作之下变成一个巨大的整合青楼、赌馆、黑市等等的娱乐场所。
而经温玉与李之衡揭露后,风月阁被查封,贪官污吏尽数落马。
张清时想,张家人往日是最瞧不起他这幅做派,也为了世族颜面不会对他下死手。
而这次突然想要祸害他们,唯一原因就是他们核心的利益被张清时和温玉所触动了。
所以才想尽办法将他们二人处之。
那能能触动的事件,除了他当选科考主考官以外,应该还有风月阁的事情吧?
因为案宗中还有一件事项并未查明:就是风月阁背后真正的主人是谁?
一个偌大的产业,仅靠一个商人肯定是做不起来的,是谁在背后替商人与官员牵桥搭线?是谁在背后默默支持着风月阁经久不衰?
如果这个人没被查出来,那后续还有无数的风月阁会拔地而起,无数个商人成了替死的鬼。
显然这个*人藏得很深,大理寺一直都未查明。
仅仅查到这风月阁定期会有一笔支出打在赈灾款项上。
就是商人以赈灾的名义定期给户部投钱。
而这究竟是善意,还是将钱款汇给背后之主,这就说不清楚了。
张请时又继续斟酌着。
赈灾这个项目一直都是年迈稳重的纪史君负责的,他向来具有善心,每每赈灾都是亲赴灾地,与民同担。
但他每年向朝廷上报赈灾款时,都说钱银不足,还望圣上颁令,鼓励商户投钱赈灾。
可如果他真的每月收了这笔钱,哪还能不够。
不够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笔钱没有进他的口袋里。
这其实也是大理寺一直未查清的真相,钱究竟汇给谁了?
很容易陷入的思维困境,张清时却想跳出来看一看。
他继而翻找到相应的账本。
要是他是风月阁的阁主,他记账本会如何记呢?
肯定是会记入风月阁的各项支出以及收款,可是这些款项都不太光明,为了不免人察觉,他应该会在款项上做些手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