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3)
皇帝自打入京,对着权贵们除了些赏赐外,就没打算重用。皇帝更是奇葩,簪缨世家入不了他的眼,总觉得权贵家的子弟会害他一样,那是一心在提拔寒门之地同这些权贵之家对抗。
义勇侯府别说想要拿回失去的兵权,平日里就只能低调,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公府出了太后又出贵妃又有皇子外孙。
此路不同,季侯爷又想到了另外一条路,可以培养孩子们走仕途。只是世子季洛允因为自身原因在官场并无建树,由于是长子身份,日后便继承侯府的爵位。
季侯爷看重的是次之季洛河,而季洛河也不负所望,年纪轻轻就成了探花。
然而同秦追比,还远远不够。
不过只要入了皇帝的眼,早晚都会有所建树。
眼瞅着义勇侯府小一辈慢慢要站起来了,事情又坏在季洛河尚公主之事上。
大齐律法有规定,驸马不可参与政务。
季洛河当年是探花,打马走街时也曾意气风发,但自打尚公主之后,他只能是驸马,一言一行都不能出格,要不然就会被弹劾驸马想干预朝政。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尚公主是天大的好事,对于一个心中想有一番作为的人来说,此事就是完全断了自己的前程。
好比当年的状元张笑,慢慢被皇帝重用,如今都是户部侍郎了。
季洛河成了驸马之后,季侯爷府上只有三公子季洛清。
可季洛清太小了,义勇侯府已经在往下坡走,等季洛清长大成人,京城不知道是什么局势。
季侯爷知道皇帝当时就是不想权贵世家的子弟太出挑,这些人出挑就容易在官场站稳脚跟。皇帝看重的是寒门子弟,行事自然有所偏颇。
心里明白是一回事,次子前程尽毁也是事实。按理说,公主和皇子的亲事,一般都会从身份普通者里挑出,偏偏季洛河是例外。
不过也还好,大公主是皇帝第一个孩子,在皇帝心中颇有分量。
大公主的母亲一心尊中宫,大公主是站在储君这边的人。
只要季洛河他们一心为储君着想,慢慢来,等储君继位,大公主他们也是有功劳之人。
这是一件漫长的事,需要耐下心性慢慢等下去。
然而这个时候,梁家又死死压在了义勇侯府头上。
论出身,梁家和义勇侯府毫无可比性,可梁家父子手里是实打实的西北兵权,入了京,哪怕学识不多,文武百官都得礼让三分。结果,梁家一个四岁的三字经都没背熟的小儿子就那么成了七皇子的伴读。
七皇子,那可是皇帝最宠爱的儿子。
那时义勇侯府规矩严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季洛清从小就聪明伶俐,是个读书的料,季侯爷一心想着季洛清能成七皇子伴读。季侯爷看重的是七皇子伴读这个身份。
只要季洛清时常跟着七皇子在皇帝面前晃悠,那等他长大成人,必然有所为。
只可惜,这步棋被梁家破了。
然后就是梁家的梁牧竟然也要尚公主,还是嫡公主。
比起大公主,太子的心自然会偏向嫡公主,到时储君登基,义勇侯府的从龙之功还是等于没有。
要是别人也就罢了,偏偏就是梁家,梁牧。
不知道什么时候,季侯爷天天听到一些言语,心不知不觉就失衡了。
等西北战事起,梁绍和温允联手共击西羌。 ↑返回顶部↑
义勇侯府别说想要拿回失去的兵权,平日里就只能低调,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公府出了太后又出贵妃又有皇子外孙。
此路不同,季侯爷又想到了另外一条路,可以培养孩子们走仕途。只是世子季洛允因为自身原因在官场并无建树,由于是长子身份,日后便继承侯府的爵位。
季侯爷看重的是次之季洛河,而季洛河也不负所望,年纪轻轻就成了探花。
然而同秦追比,还远远不够。
不过只要入了皇帝的眼,早晚都会有所建树。
眼瞅着义勇侯府小一辈慢慢要站起来了,事情又坏在季洛河尚公主之事上。
大齐律法有规定,驸马不可参与政务。
季洛河当年是探花,打马走街时也曾意气风发,但自打尚公主之后,他只能是驸马,一言一行都不能出格,要不然就会被弹劾驸马想干预朝政。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尚公主是天大的好事,对于一个心中想有一番作为的人来说,此事就是完全断了自己的前程。
好比当年的状元张笑,慢慢被皇帝重用,如今都是户部侍郎了。
季洛河成了驸马之后,季侯爷府上只有三公子季洛清。
可季洛清太小了,义勇侯府已经在往下坡走,等季洛清长大成人,京城不知道是什么局势。
季侯爷知道皇帝当时就是不想权贵世家的子弟太出挑,这些人出挑就容易在官场站稳脚跟。皇帝看重的是寒门子弟,行事自然有所偏颇。
心里明白是一回事,次子前程尽毁也是事实。按理说,公主和皇子的亲事,一般都会从身份普通者里挑出,偏偏季洛河是例外。
不过也还好,大公主是皇帝第一个孩子,在皇帝心中颇有分量。
大公主的母亲一心尊中宫,大公主是站在储君这边的人。
只要季洛河他们一心为储君着想,慢慢来,等储君继位,大公主他们也是有功劳之人。
这是一件漫长的事,需要耐下心性慢慢等下去。
然而这个时候,梁家又死死压在了义勇侯府头上。
论出身,梁家和义勇侯府毫无可比性,可梁家父子手里是实打实的西北兵权,入了京,哪怕学识不多,文武百官都得礼让三分。结果,梁家一个四岁的三字经都没背熟的小儿子就那么成了七皇子的伴读。
七皇子,那可是皇帝最宠爱的儿子。
那时义勇侯府规矩严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季洛清从小就聪明伶俐,是个读书的料,季侯爷一心想着季洛清能成七皇子伴读。季侯爷看重的是七皇子伴读这个身份。
只要季洛清时常跟着七皇子在皇帝面前晃悠,那等他长大成人,必然有所为。
只可惜,这步棋被梁家破了。
然后就是梁家的梁牧竟然也要尚公主,还是嫡公主。
比起大公主,太子的心自然会偏向嫡公主,到时储君登基,义勇侯府的从龙之功还是等于没有。
要是别人也就罢了,偏偏就是梁家,梁牧。
不知道什么时候,季侯爷天天听到一些言语,心不知不觉就失衡了。
等西北战事起,梁绍和温允联手共击西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