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2 / 3)
“郡主想必已经给太傅找了最好的郎中,已是尽了人事。”
万寿郡主微微颔首,神色落寞,不再言语。
待到下车前,万寿郡主对孙微嘱咐道:“太傅已经这副模样了,他要做什么,我也不拦着。日后,你和阿隽要找太傅,光明正大上门来便是。只要太傅愿意见,可畅行无阻。”
孙微愣了愣,忙道:“郡主何出此言……”
“太傅总说惦记那老宅,三不五时往哪里跑,他以为我会相信?不过是为了去见你和阿隽罢了。”
事已至此,孙微也不遮掩,干笑一声:“原来郡主都知道。那么郡主可知,太傅为何见我们?”
“他既然不想教我知道,便是些我不能知道的事。既然如此,我不知道也罢。”万寿郡主自嘲一笑,“他只剩这点时日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莫非还能把天掀了去?”
入了府中,万寿郡主只让管事带司马隽和孙微去见周昶,自己则回了内院。
周昶在书房里等候。
几个月不见,他又消瘦了许多。
如今,天将将凉了下来,他已经穿上了冬衣,屋子里也生起了炭火。
他摆摆手,让他们不必拘泥虚礼,咳了两声,哑声道,“亲事商议得如何?”
司马隽道,“我不会娶王璇玑。”
周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水,待咽尽了,问道:“为何?”
“王磡把王璇玑嫁给我,不过想在我身旁安插棋子,教我受制于他罢了。我不能应。”
“哦?”周昶看向孙微,“王妃怎么说?”
孙微道:“王璇玑可以是王磡的棋子,但为何不能是世子窥探王氏的眼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世子若不想一辈子为王氏掣肘,便学会面对王氏,进而才能谈与王氏一较高下。”
司马隽看向她,皱眉道:“我与王氏,必有一战。夫人让我娶王氏女,是想让她看着丈夫与手足相残么?我的妻子,在夫人眼里是什么?亦不过随时可弃的棋子?”
这一连串发问,反而让孙微一时语塞。
——你是孤的妻子,怎可弃你不顾……
她又想起了上辈子,司马隽临终的时候,对她说的话。
周昶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笑了两声。
他不理会司马隽,转而问孙微:“王妃以为如何?”
孙微定了定神,看着司马隽:“世子就算觉得妾冷血无情满腹算计亦无妨,妾也还是那句话,世子应当迎娶王璇玑。”
司马隽瞪着她。
她也瞪着司马隽。
周昶缓缓道:“王妃何不说说理由?”
“世子去见过太子,想必都知晓了。太子要举荐世子入内朝,眼下反对的,正是王磡。”
“那又如何?”司马隽道,“王妃要我应下这门亲事,就为了入内朝么?”
“世子莫非以为入内朝不重要么?待明年孝期满,世子官复原职,就不得不返回江州。届时世子远离健康,太子便只能在朝中孤军奋战。世子曾说,太子是那天下苦盼的明君,为人臣者,当全力辅佐。可如今,太子正是需要世子辅佐之时,世子却要离京而去,难道是正道?” ↑返回顶部↑
万寿郡主微微颔首,神色落寞,不再言语。
待到下车前,万寿郡主对孙微嘱咐道:“太傅已经这副模样了,他要做什么,我也不拦着。日后,你和阿隽要找太傅,光明正大上门来便是。只要太傅愿意见,可畅行无阻。”
孙微愣了愣,忙道:“郡主何出此言……”
“太傅总说惦记那老宅,三不五时往哪里跑,他以为我会相信?不过是为了去见你和阿隽罢了。”
事已至此,孙微也不遮掩,干笑一声:“原来郡主都知道。那么郡主可知,太傅为何见我们?”
“他既然不想教我知道,便是些我不能知道的事。既然如此,我不知道也罢。”万寿郡主自嘲一笑,“他只剩这点时日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莫非还能把天掀了去?”
入了府中,万寿郡主只让管事带司马隽和孙微去见周昶,自己则回了内院。
周昶在书房里等候。
几个月不见,他又消瘦了许多。
如今,天将将凉了下来,他已经穿上了冬衣,屋子里也生起了炭火。
他摆摆手,让他们不必拘泥虚礼,咳了两声,哑声道,“亲事商议得如何?”
司马隽道,“我不会娶王璇玑。”
周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水,待咽尽了,问道:“为何?”
“王磡把王璇玑嫁给我,不过想在我身旁安插棋子,教我受制于他罢了。我不能应。”
“哦?”周昶看向孙微,“王妃怎么说?”
孙微道:“王璇玑可以是王磡的棋子,但为何不能是世子窥探王氏的眼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世子若不想一辈子为王氏掣肘,便学会面对王氏,进而才能谈与王氏一较高下。”
司马隽看向她,皱眉道:“我与王氏,必有一战。夫人让我娶王氏女,是想让她看着丈夫与手足相残么?我的妻子,在夫人眼里是什么?亦不过随时可弃的棋子?”
这一连串发问,反而让孙微一时语塞。
——你是孤的妻子,怎可弃你不顾……
她又想起了上辈子,司马隽临终的时候,对她说的话。
周昶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笑了两声。
他不理会司马隽,转而问孙微:“王妃以为如何?”
孙微定了定神,看着司马隽:“世子就算觉得妾冷血无情满腹算计亦无妨,妾也还是那句话,世子应当迎娶王璇玑。”
司马隽瞪着她。
她也瞪着司马隽。
周昶缓缓道:“王妃何不说说理由?”
“世子去见过太子,想必都知晓了。太子要举荐世子入内朝,眼下反对的,正是王磡。”
“那又如何?”司马隽道,“王妃要我应下这门亲事,就为了入内朝么?”
“世子莫非以为入内朝不重要么?待明年孝期满,世子官复原职,就不得不返回江州。届时世子远离健康,太子便只能在朝中孤军奋战。世子曾说,太子是那天下苦盼的明君,为人臣者,当全力辅佐。可如今,太子正是需要世子辅佐之时,世子却要离京而去,难道是正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