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2 / 3)
近天黑时,庾逸的仆从来到她的院落,禀道:“上回王妃让在下找的《丰秀文集》,在下已经找到了,如今在公子处。公子听闻王妃文集颇有兴致,他想听听王妃的看法,不知王妃是否愿意过去一叙?”
“公子回来了?”孙微问,“世子呢?”
“公子说刺史设宴款待,不过公子身子不适,提前告辞。世子仍在刺史府上与刺史说话,要晚些时候才回来。”
孙微明白,这是庾逸安排下的时机,即刻起身。
屋里,里面只有庾逸一人。
他倚在榻上,借着烛火翻看着书,那书正是《丰秀文集》。
见孙微前来,他起身施礼,请孙微落座。
“请王妃看个有趣之处。”他边说着,边将文集翻至末页。
“在下发现,每本文集的末页上都有四个小字。在下起初不明其意,后来恍然大悟,这四个字乃是抄书人私自留下的落款。”
他说罢,将书页摊在烛火下。修长的手指指着右下方的四个小字——见微知著。
第227章 长谈(中)
记忆从脑海深处浮现。
抄书人并无落款一说,可她偏喜欢标新立异,不光要落,还要落得与众不同。书末落字便是她寻思许久琢磨出来的方法。
而关于这四个字……
庾逸忽而道:“若在下没记错,女君名唤孙微,对么?”
孙微万万没想到,他连她名字的由来也一清二楚。
“是祖父说的么?”她忙问。
庾逸含笑点头:“孙先生对女君赞赏有加,说女君是这世上最聪慧的女子。”
孙微露出丝缕笑意,眼神却暗了下去。
“祖父也是这世上最好的祖父,只可惜,他不在了。”
庾逸看着她,问:“孙先生可知晓女君成了豫章王妃?”
孙微抬头看他,轻轻摇头。
“妾所作所为,乃是妾一个人的决定,家人们并不知晓。”
庾逸讶然,问:“为何?”
“公子既知晓祖父的称赞之言,亦当知晓祖父期许。”孙微道,“妾留在安宁,此生不过是父母的安排下,相夫教子,碌碌庸庸。妾出身吴郡孙氏,自幼受祖父教导,向来不觉得自己比世间的任何人差。建康是妾祖居之地,其间风物,祖父多有赞誉,妾亦自幼向往。可惜这些,父母并不理会,妾也只得自行离开。只盼着做出一番事业来,方不负在这世间行走一遭。”
孙微曾想过,该如何向庾逸解释,让自己的所作所为看起来无懈可击。
但想来想去,她忽而觉得,用前世的自己来解释,最为妥当。
那时的孙微野心勃勃,不甘于平庸。
那本就是她,本就是这两辈子所有爱恨情仇的源头。
上辈子,她从不避讳这个。 ↑返回顶部↑
“公子回来了?”孙微问,“世子呢?”
“公子说刺史设宴款待,不过公子身子不适,提前告辞。世子仍在刺史府上与刺史说话,要晚些时候才回来。”
孙微明白,这是庾逸安排下的时机,即刻起身。
屋里,里面只有庾逸一人。
他倚在榻上,借着烛火翻看着书,那书正是《丰秀文集》。
见孙微前来,他起身施礼,请孙微落座。
“请王妃看个有趣之处。”他边说着,边将文集翻至末页。
“在下发现,每本文集的末页上都有四个小字。在下起初不明其意,后来恍然大悟,这四个字乃是抄书人私自留下的落款。”
他说罢,将书页摊在烛火下。修长的手指指着右下方的四个小字——见微知著。
第227章 长谈(中)
记忆从脑海深处浮现。
抄书人并无落款一说,可她偏喜欢标新立异,不光要落,还要落得与众不同。书末落字便是她寻思许久琢磨出来的方法。
而关于这四个字……
庾逸忽而道:“若在下没记错,女君名唤孙微,对么?”
孙微万万没想到,他连她名字的由来也一清二楚。
“是祖父说的么?”她忙问。
庾逸含笑点头:“孙先生对女君赞赏有加,说女君是这世上最聪慧的女子。”
孙微露出丝缕笑意,眼神却暗了下去。
“祖父也是这世上最好的祖父,只可惜,他不在了。”
庾逸看着她,问:“孙先生可知晓女君成了豫章王妃?”
孙微抬头看他,轻轻摇头。
“妾所作所为,乃是妾一个人的决定,家人们并不知晓。”
庾逸讶然,问:“为何?”
“公子既知晓祖父的称赞之言,亦当知晓祖父期许。”孙微道,“妾留在安宁,此生不过是父母的安排下,相夫教子,碌碌庸庸。妾出身吴郡孙氏,自幼受祖父教导,向来不觉得自己比世间的任何人差。建康是妾祖居之地,其间风物,祖父多有赞誉,妾亦自幼向往。可惜这些,父母并不理会,妾也只得自行离开。只盼着做出一番事业来,方不负在这世间行走一遭。”
孙微曾想过,该如何向庾逸解释,让自己的所作所为看起来无懈可击。
但想来想去,她忽而觉得,用前世的自己来解释,最为妥当。
那时的孙微野心勃勃,不甘于平庸。
那本就是她,本就是这两辈子所有爱恨情仇的源头。
上辈子,她从不避讳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