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不知道如今朝中奏折都是善祥在处理。
  朱高炽知道自己的身体撑不了几年,以后他需要善祥陪在太孙身边。
  太孙性格太过冲动,而且还未被调理成才,且杀气太盛。
  他叮嘱善祥:
  “以后一定要劝住太孙,不能让他残杀骨肉至亲。
  他二叔再如何不好也是他亲二叔,对大明天下立过汗马功劳。”
  善祥点头:
  “我知道的,爹,二叔在军中经营多年,许多中层将领都是二叔的亲信。
  若是太孙殿下贸然除了二叔,那这天下恐怕就再难安宁了。
  所以哪怕任由二叔造反,也不可在此之前取他姓名。”
  朱高炽闻言笑了:
  “瞻基若是也能明白这个道理,那该有多好。”
  朱高炽又问善祥:
  “那你觉得若有一天汉王反了,该如何打败他?”
  善祥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
  “人心大义,兵法有云,上策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所有我们要用计策取胜,那就要攻心。
  汉王如果造反就要有师出有名,左不过打着清君侧,除奸佞的之名。
  所以我们要一让再让,让到全天下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狼子野心,大义在我。
  接着我们只需下旨宽恕所有跟他起兵造反的将领与士兵。
  届时汉王手下那些苦战争久矣的将士自然会倒戈相向,回归朝廷。”
  听到善祥这话,朱高炽满眼欣慰的看着她:
  “好!有你在瞻基身边,我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善祥说的是原剧中朱高炽用来平定汉王之乱的方法。
  原剧中,汉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一开始朱高炽并未下旨平叛。
  反而向朱高煦示好,还表示可以把北京城给他。
  接着又罢了于谦的官,还把杨士奇送到汉王军中。
  朱高炽一让再让,让到朱高煦尽失人心大义。
  朱高炽还将太子朱瞻基贬到南京,最终朱瞻基终于领悟了老爹的苦心。
  他继位后虽然亲上战场但并未打仗,只说赦免所有跟着汉王造反的将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