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2 / 4)
她一脸无奈委屈的向薄姬解释:
“母后,启儿和妙人感情极好,他们又是名正言顺的夫妻。
启儿如今不喜欢巧慧,臣妾也无计可施啊。”
薄姬听到这种话怒火更加旺盛,什么叫启儿不喜欢巧慧。
窦漪房是在讽刺她们薄家的女子,在宫中都不得夫君宠爱吗?
薄姬对窦漪房恨的咬牙切齿,指着她的鼻子骂道:
“你胡说八道!分明是你看哀家不顺眼,所以迁怒巧慧。
要么就是你为了宫权没有好好教导你儿子,才把启儿养的顽劣不堪,难当大任!”
薄姬铁了心找窦漪房的茬,将她骂的狗血淋头,窦漪房只能生生忍下。
待从薄姬的宫中出来之后,窦漪房满腔的怒火都流向了刘启身上。
她将刘启叫来椒房殿好一顿训斥,逼他发誓善待巧慧。
而面对窦漪房的威逼,刘启也是满心悲愤,他怎么没有善待巧慧?
他是虐待她了?还是羞辱她了?
他除了没有宠幸她,其他良娣该有的东西,他哪一样亏待她了?
他作为一国储君,难道还要迁就忍让一个女人吗?
不喜欢她也要跟她行周公之礼,那他和青楼的那些妓子有什么区别?
母后为什么这么喜欢控制他?连他喜欢的女子她都要掌控。
刘启对窦漪房的怨念越发深厚,他越来越渴望逃脱窦漪房的掌控。
于是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上。
父皇将今年的科举全权交由他负责,希望他能为大汉选拔一批有用的人才。
刘启打算趁机收买一批人才安插在重要的岗位为他所用。
于是一心扑在政事上,因为刘启对妙人滤镜太深,一直以为妙人单纯善良。
像收买人才安插在朝中这样的事,他不敢让妙人知道。
就是怕破坏自己在妙人心中的形象。
毕竟妙人一直觉得他仁善贤德,所以才没有笼络重臣。
刘启将心思花费在政事上之后,彻底没时间理巧慧了。
窦漪房见自己的训斥不起作用,刘启根本不听她的。
于是转头又把妙人叫来,敲打妙人:
“妙人,你是太子正妃,未来的国母,要有容人之量。
太子偏宠你而视别的女人为无物,如此下去对你的名声也不利。 ↑返回顶部↑
“母后,启儿和妙人感情极好,他们又是名正言顺的夫妻。
启儿如今不喜欢巧慧,臣妾也无计可施啊。”
薄姬听到这种话怒火更加旺盛,什么叫启儿不喜欢巧慧。
窦漪房是在讽刺她们薄家的女子,在宫中都不得夫君宠爱吗?
薄姬对窦漪房恨的咬牙切齿,指着她的鼻子骂道:
“你胡说八道!分明是你看哀家不顺眼,所以迁怒巧慧。
要么就是你为了宫权没有好好教导你儿子,才把启儿养的顽劣不堪,难当大任!”
薄姬铁了心找窦漪房的茬,将她骂的狗血淋头,窦漪房只能生生忍下。
待从薄姬的宫中出来之后,窦漪房满腔的怒火都流向了刘启身上。
她将刘启叫来椒房殿好一顿训斥,逼他发誓善待巧慧。
而面对窦漪房的威逼,刘启也是满心悲愤,他怎么没有善待巧慧?
他是虐待她了?还是羞辱她了?
他除了没有宠幸她,其他良娣该有的东西,他哪一样亏待她了?
他作为一国储君,难道还要迁就忍让一个女人吗?
不喜欢她也要跟她行周公之礼,那他和青楼的那些妓子有什么区别?
母后为什么这么喜欢控制他?连他喜欢的女子她都要掌控。
刘启对窦漪房的怨念越发深厚,他越来越渴望逃脱窦漪房的掌控。
于是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上。
父皇将今年的科举全权交由他负责,希望他能为大汉选拔一批有用的人才。
刘启打算趁机收买一批人才安插在重要的岗位为他所用。
于是一心扑在政事上,因为刘启对妙人滤镜太深,一直以为妙人单纯善良。
像收买人才安插在朝中这样的事,他不敢让妙人知道。
就是怕破坏自己在妙人心中的形象。
毕竟妙人一直觉得他仁善贤德,所以才没有笼络重臣。
刘启将心思花费在政事上之后,彻底没时间理巧慧了。
窦漪房见自己的训斥不起作用,刘启根本不听她的。
于是转头又把妙人叫来,敲打妙人:
“妙人,你是太子正妃,未来的国母,要有容人之量。
太子偏宠你而视别的女人为无物,如此下去对你的名声也不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