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后的神色并未流露出太多惊讶,只是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而后扬一扬下巴,示意南瑾继续说下去。
  南瑾却并未立刻解释,而是反问皇后道:
  “臣妾入宫时日尚短,皇后娘娘体恤六宫,对所有后妃都关怀备至,想必也十分了解她们的性情。臣妾想问问您,在您看来,贺兰贵人是个怎样的人?”
  皇后想了想,沉吟道:
  “她一直被宜妃压着,位份不得进,性子也颇为软弱怯懦。”
  南瑾微微颔首,应道: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贺兰贵人在众人眼中,正是这样一个软弱怯懦、连与人高声说话都不敢的主儿。可偏偏......”
  她话锋一转,语气冷下去,“宜妃死的那日,贺兰贵人来给娘娘请安时,却一反常态,与顺妃宫里的赵贵人起了冲突。”
  说着目光转向侍立在皇后身侧的云熙,
  “当日她二人争执动静颇大,惹得云熙姑姑出面呵斥才得以平息。姑姑可还记得?”
  云熙思忖片刻道:
  “回瑾嫔娘娘,确是如此。那日时辰尚早,皇后娘娘还在内室梳妆。奴婢听得庭院喧哗,便出去查看。
  原是因着贺兰贵人不小心踩了赵贵人新做的云锦鞋子,赵贵人素日里就是个爱漂亮的,气性又大,为着这事揪住贺兰贵人不依不饶,言语间颇为难听。贺兰贵人当时只低着头,一副受气模样。”
  南瑾接口道:“她和叶常在那日请安去得极早,那时后妃尚未到齐。她这么一闹,自然让大多数早到的嫔妃都对她有了印象,确信她那日绝对来给皇后娘娘请过安。
  只是……众人只能证明她‘来过’,却无人能确切知晓她是‘何时离开’的。”
  她条分缕析地继续道:“那日赶巧是宫人们去东平门探亲的日子,皇后娘娘体恤下人,一早就许了假。
  凤鸾宫外院值守松散,只留了云熙姑姑近身伺候。
  门外无人把守,贺兰贵人若趁人不备偷偷溜走,根本不会引人注意。
  臣妾已让采颉私下询问过叶常在,叶常在说贺兰贵人被赵贵人当众辱骂后,觉得委屈万分,便红着眼独自一人躲到了廊下角落里闷闷不乐。
  叶常在劝了两句,见她性子别扭不肯听,也便由她去了。”
  南瑾的语气愈发清晰笃定,
  “之后众人给皇后娘娘请安时,便有宫人慌张来报,说宜妃自戕了。又赶上突降大雨,众人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纷纷冒雨赶往钟粹宫。
  在那样的混乱之中,更无人会去留意庭院角落里受了委屈的贺兰贵人是否还在。
  而当一众后妃赶到钟粹宫,围在宜妃尸首旁时,贺兰贵人却是在的。
  臣妾没记错的话,那时皇后娘娘欲揭开覆在宜妃尸首上的白布时,还是贺兰贵人第一个出言劝阻的娘娘。“【327章】
  一股脑说了这许多,南瑾缓了片刻,才又摇头揶揄道:
  “她实在是个心思缜密的。请安时,她拉着叶常在早去凤鸾宫,又故意和赵贵人起了冲突,加深众人对她的印象。
  宜妃出事后,她又混在人堆里出现在了钟粹宫,还出言相劝娘娘为保凤体与皇嗣,不宜见了宜妃的尸身以免冲撞。
  如此一番下来,自然而然就会给人留下一种她一直都在人群中,从头到尾都没有脱离过众人视线的错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