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3)
这狐假虎威的模样,同先前在灵堂上的屈辱之态截然不同。
还好那黑鬼没来,若是被他瞧见,此刻便要拔剑直斩这妖孽了。
岁安无声一叹,顶着家主的注视抬头,瞧清季向庭眼中戏谑之意,却也不得不答:“自然。”
家主令出,此事便无转圜余地,岁安领命退出门外,寝居内再次沉寂下来。
季向庭就着缠绵姿势,凑在他耳边开口道:“你怎么杀的应长阑?是用我的剑么?”
他执念颇深,也太过好奇,抓心挠肝得恨不能够回溯时间亲眼见到应长阑死去的样子。
目睹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手刃自己,他会做何感想?
应寄枝不语,抬手将季向庭打横抱起,袖袍摆动间将烛火带灭,拥着人起身朝屏风内走去。
这便是不会答了。
即便有了情也是块木头,忒没意思。
季向庭扼腕不已,却仍由自己陷在绵软的被褥之中,鼻尖萦绕着应寄枝身上挥之不去的浅淡冷香,困意便缓慢地翻涌上来。
他杀孽太多,夜里觉浅,是以每每找应寄枝作乐,精疲力尽之后囫囵睡去,才能有片刻安宁。
两人纠缠太久,如今闻着他身上味道,竟也能有困意。
这毛病得改,季向庭心中念着,身上却提不起劲来,只好朝黑暗中沉下去。
半梦半醒间他听见身旁之人低声开口:“季月同你,是何关系?”
季向庭眼睫一颤,翻了个身睡沉了。
季向庭听得分明,应寄枝亦看得分明,只是不愿。
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多少信任。
第二日天色未亮,应家校场上便站满了被家主亲自挑选而出的子弟,此事家主未到,场中交头接耳声不断。
“昨日还见你对应家主颇有微词,怎么今日就如此忠心护主了?”
“黄毛小儿,哪里值得我如此费心?”
“这么说来,你是对寒洲剑有意?”
“整个天启大陆哪个不想得到此剑?更何况……”
那弟子张望一番,压低了声音:“应寄枝昨日行事何其荒唐,若不是应长阑下的蛊虫,我早便想脱离应家自寻他路,此去天高路远,若是能杀了新任家主,便能得个自由身!你若不这般作想,何苦接这要命的差事?”
“你没听闻那传言么,应寄枝他根本就没有本命剑,所以被如此挑衅也未曾出手,还叫夜哭寸步不离守在身侧!这正是我们的好时机!”
对方被戳中心事,彼此对望一眼,皆看清了两方眼眸底下昭然若揭的野心与狠意。
天际一道银光划过,细语声顿时灭下,弟子们仰头,便见两道人影出现在高台之上。
争抢男宠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场下多数弟子却从未见过这位蓝颜祸水的模样,更有不少人认为此事不过是空穴来风。
他们如何也想不出来那寒冰一般的人见上那男宠一面便魂不守舍,同应二横刀夺爱的场面。
直到亲眼瞧见应寄枝牵着季向庭的手,应家子弟们才醒过神来,明白这传言千真万确。 ↑返回顶部↑
还好那黑鬼没来,若是被他瞧见,此刻便要拔剑直斩这妖孽了。
岁安无声一叹,顶着家主的注视抬头,瞧清季向庭眼中戏谑之意,却也不得不答:“自然。”
家主令出,此事便无转圜余地,岁安领命退出门外,寝居内再次沉寂下来。
季向庭就着缠绵姿势,凑在他耳边开口道:“你怎么杀的应长阑?是用我的剑么?”
他执念颇深,也太过好奇,抓心挠肝得恨不能够回溯时间亲眼见到应长阑死去的样子。
目睹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手刃自己,他会做何感想?
应寄枝不语,抬手将季向庭打横抱起,袖袍摆动间将烛火带灭,拥着人起身朝屏风内走去。
这便是不会答了。
即便有了情也是块木头,忒没意思。
季向庭扼腕不已,却仍由自己陷在绵软的被褥之中,鼻尖萦绕着应寄枝身上挥之不去的浅淡冷香,困意便缓慢地翻涌上来。
他杀孽太多,夜里觉浅,是以每每找应寄枝作乐,精疲力尽之后囫囵睡去,才能有片刻安宁。
两人纠缠太久,如今闻着他身上味道,竟也能有困意。
这毛病得改,季向庭心中念着,身上却提不起劲来,只好朝黑暗中沉下去。
半梦半醒间他听见身旁之人低声开口:“季月同你,是何关系?”
季向庭眼睫一颤,翻了个身睡沉了。
季向庭听得分明,应寄枝亦看得分明,只是不愿。
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多少信任。
第二日天色未亮,应家校场上便站满了被家主亲自挑选而出的子弟,此事家主未到,场中交头接耳声不断。
“昨日还见你对应家主颇有微词,怎么今日就如此忠心护主了?”
“黄毛小儿,哪里值得我如此费心?”
“这么说来,你是对寒洲剑有意?”
“整个天启大陆哪个不想得到此剑?更何况……”
那弟子张望一番,压低了声音:“应寄枝昨日行事何其荒唐,若不是应长阑下的蛊虫,我早便想脱离应家自寻他路,此去天高路远,若是能杀了新任家主,便能得个自由身!你若不这般作想,何苦接这要命的差事?”
“你没听闻那传言么,应寄枝他根本就没有本命剑,所以被如此挑衅也未曾出手,还叫夜哭寸步不离守在身侧!这正是我们的好时机!”
对方被戳中心事,彼此对望一眼,皆看清了两方眼眸底下昭然若揭的野心与狠意。
天际一道银光划过,细语声顿时灭下,弟子们仰头,便见两道人影出现在高台之上。
争抢男宠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场下多数弟子却从未见过这位蓝颜祸水的模样,更有不少人认为此事不过是空穴来风。
他们如何也想不出来那寒冰一般的人见上那男宠一面便魂不守舍,同应二横刀夺爱的场面。
直到亲眼瞧见应寄枝牵着季向庭的手,应家子弟们才醒过神来,明白这传言千真万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