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6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乐岚姬抿嘴一笑,先是矜持地走了几步,待靠近邵勋时,被猛地拉入他怀中。
  邵勋轻嗅着她脖颈间的馨香,然后扭头看了一眼金谷园,又看了看远方地平线上的洛阳城郭。
  别了,洛阳。
  别了,裴灵雁、羊献容、庾文君。
  我先去给砖头刻字了,我还会回来的。
  (本卷结束)
  第二卷 草木悉枯人作食,衣冠南渡各驱侵。
  第一章 县令
  春雨过后,漫山红霞。
  汝州、平顶山这一片,在春秋时是应国的地界。
  此国以鹰为图腾,乃西周时武王宗室应侯封地。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一眨眼千年已过,古应国早就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这片土地上的人还在,他们开垦出了荒芜的土地,发展出了灿烂的文化,建立起了更为庞大的帝国。
  苍老又年轻的应国,如今迎来了一位新的客人。
  梁县多桥。
  一大早,新任县令羊曼就骑马过了薄后桥,组织县吏丈量土地。
  县吏们唯唯诺诺,听清楚命令后,纷纷散去。
  羊曼看着他们的背影,沉默不语。
  这是个苦差事,没人愿意干,甚至就连他本人,都不太乐意。
  梁县没有非常有名望的士族,甚至整个河南郡都没几个世家大族——纵有,现在也慢慢迁走了。
  但没有原生的世家大族,本地却有不少从京中迁来的贵人。
  洛阳战乱不休,很多公卿感到害怕,但又舍不得离开京城,于是就往郊县使劲,占地建别院的比比皆是。
  杜家三代人之前就在宜阳落脚,本朝又大力建设一泉坞,好好一个京兆杜氏,居然成了宜阳县的坐地虎。
  像邵勋那样堂而皇之地利用洛阳旁边的膏腴之地种粮食的,其实是少数。跑到郊县的公卿贵族,估计暗地里还在耻笑邵某人,金谷园好是好,灌渠齐全,田地肥沃,还有水碓,可一旦战争来袭,保得住吗?
  比起其他郊县,如偃师、缑氏、巩县、新城等地,梁县终究远了点,来此地落脚的公卿巨室不多,多的反而是一般小士族。而且,他们也没打算在梁县长期落脚,观望之心甚浓,一个不好,就脚底抹油往南阳、襄阳方向去了。
  因此,从他们手里清理田亩,还是相对容易的。
  但羊曼依然很烦。
  作为泰山羊氏的新一代“俊异”,他本不打算现在就出仕,即便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
  无奈族中有耆老劝说,最后捏着鼻子认了,离乡来到梁县。
  反正是个县令罢了,若不合自己心意,甩手就走,官也不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