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样子邵勋还是有脑子的,事先叮嘱过他的部众。
  就像当初有人在司马颙面前进谗言,说张方攻洛阳,意图挟持天子,割据一方那样。张方最后退兵,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邵勋拼死固守洛阳,没让张方得逞。
  哈哈,这两个人互相厮斗,妙哉!
  司马祐没说什么,何伦脸上却有些挂不住了。
  他知道邵勋不在,于是底气十足的喊来了黄彪、郑东二人,骂道:“你们好大的胆子,让本督在野地里吹了一夜的冷风。这般跋扈,谁教——定然是你二人天生贼胚,入了禁军还死性不改。”
  黄彪肃立着,就当耳旁风了。
  郑东则有些不安,想要解释,最终不知从何说起。
  “滚吧!带着你们的人,滚出许昌,到城东驻扎。”何伦耍完了威风,大手一挥,道。
  “诺。”黄彪、郑东二人一齐行礼,然后带着军士们离开了许昌城。
  司马祐、何伦二人又赶至府库,仔细清点了一番。
  司马祐对数字并不是很在意,只要没彻底搬空,再让邵勋吐出来一点好处,这事情表面上就过去了。
  范阳王那边,其实问题不大,因为司空现在想要亲领豫州,就像他亲领徐州都督、刺史一样。
  徐州很快就要交出去了。
  参军王导东奔徐州,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王衍在朝,对司空十分尊重,配合默契。
  因此,司空打算让琅琊王睿出任徐州都督,王导辅佐之,算是卖王夷甫一个面子。
  不过,司空也留了一手,刺史没有给出去。
  只有军权没有政权的都督是很难受的,只有政权没有军权的刺史更难受。
  许昌都督范阳王虓,与豫州刺史刘乔之间的争斗,历历在目。
  琅琊王若只是个下邳都督,考虑到他的本领、声望,可能还不如范阳王在豫州好过。
  司空自领豫州后,最终还是会交出去。
  作为司空的身边人,司马祐很清楚司空对平昌公有多么失望——私下里痛骂已是家常便饭了。
  但平昌公到底是司空的亲弟弟,真真正正的自己人,无论闯什么祸、捅什么篓子都不会真正怪责。
  因此,豫州在稳定一段时间后,最终多半会交给平昌公。他没有能力应付河北复杂的局面,只能到豫州这个相对安稳的地方混日子了。
  冀州会给范阳王。
  这也没有太过亏待他。冀州虽然从去年以来战乱不休,但底子厚实,平定乱局之后,休养生息一番,绝对比豫州好。
  司空为了这一家子人,可真是操碎了心。
  在府库装模作样巡查了一番后,司马祐便离开了,往范阳王府而去。
  他一走,何伦也松懈了下来,道:“随便查查就行了,无需太过仔细。”
  小吏们先是一愣,然后纷纷应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