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驮载行李赶路并不轻松,马骡的体力消耗并不小,因此每隔半天,需要将行李转移到另一匹马骡身上,以恢复体力。
  大体而言,他们目前处于一种波次前进的方式。
  三千匹马骡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战兵骑乘赶路,马儿跑不动时就地休息,喂养马料、盐水,自己也抓紧时间吃些食水,或者假寐一番。
  等第二批空载的马匹赶上来后,休息结束,战兵换马骑乘,继续赶路。体力大耗的第一批马就地休息,或者放牧以节省马料。
  第三批驮载行李的马骡来后,更换行李到第一批马背上,然后由少量人手带着空载的马匹追赶战兵。
  核心思想就是换马不换人,波次前进。
  现在人少,只有千余兵,等到数万骑兵长途奔袭时,那场面可就热闹了。
  一整条奔袭线路上,有人在战斗,有人在睡觉,有人在前进,有人在喂养马匹,有人在整理行李,整体其实也是呈波次前进的方式。
  长途奔袭,与短距离爆发式突击,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邵勋研究完地图后,又等了一会,后续马群还是没来,这让他有些焦急。
  第一次带着大队骑马步兵长途奔袭,确实容易磕磕绊绊。
  大家都没经历过,每一个小环节都可能出问题,而出问题的代价就是时间延迟,久等不至。
  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像唐军那样组建专门的飞龙军——飞龙,御马也。
  精通诸般武艺的重甲步兵,携带铠甲、器械、弓弩,骑马赶路,到目的地时下马步战。
  既有骑兵的机动性,又有远超骑兵的战斗力,还有攻坚能力,非常均衡的兵种。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
  一个骑马步兵的成本,甚至超过一名骑兵,这真是富人的玩具啊。
  霞满西天之时,后续马群终于赶来了。
  邵勋没有责怪满头大汗的军士,什么都没说,直接下令换马,连夜赶路。
  士兵们默默拿出简易火把,放在马鞍下鞍袋里,一人两支。
  稍稍整队一番后,呼啸而去。
  ******
  许昌城内,人心惶惶,奔走不休。
  绝大部分世兵已被范阳王带去河北,交由苟晞统率,攻公师藩、郝昌等辈。
  听传回来的战报,似乎打得不错,再有数月,一定可以彻底剿灭这些乱臣贼子。
  本来就这样下去,一切都在掌握中,很不错。
  但现在出了意外。
  东海王率师三万,西屯萧县,被刘乔一战击破,狼狈奔回徐州。
  这不仅仅是战场失败的问题了。更严重的是,豫州刺史刘乔反了!被司马越逼反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