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17节(3 / 4)
纯步兵部队,也是配备着大量马匹的啊。
“其四,在农田附近建牲畜栏,方便。若有贼人来攻,再行转移。”
邵勋又一口气说了好几条,算是把他肚里不多的存货掏干净了。
金三记录完毕之后,又拿给邵勋过目,确定无误之后,仔细收起。
“你们若有好的点子,也可以提出来,验证有效之后,发放赏赐。”邵勋又道。
形成文字之后,甚至可以集录成书,在自己名下的坞堡、庄园内抄录传播,主要面向参与实际管理的坞堡主、农庄典计。
如果别的坞堡、农庄有独特的农业技术,也可以互相交换。
他从不敢小看那些世家大族的庄园。
他们多年管理,有的经历好几代人了。长期的农业实践之中,不可能不总结经验,关键是他们敝帚自珍,不肯向外人透露罢了。
这和所谓的将门世家差不多。
行军打仗的知识,只在家族内部流传,甚至有自己编纂的兵书,秘不外宣。
所谓世家大族的底蕴,就在于此。
他们如果愿意互相分享,一定能够大大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只不过没人愿意这么做罢了。
开花馒头啥时候普及到民间的?
邵勋并非世家大族出身,但他的底蕴来自后世,非常深厚。在某些特定领域,他一个人就抵得上世家大族几万人的庄园几代人的知识积累。
他的坞堡,不会比别人差,甚至能经营得更好。
这才是他的底气。
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粮
第一批走得快的并州流民在第三天傍晚赶到了,时已二月初八。
一时间,云中坞内外吵吵嚷嚷,乱成了一锅粥。
金三气急败坏地集结了三队士卒,拿矛杆劈打那些不听号令的百姓。
他已经习惯了军中严明的号令,初看到自由散漫的并州流民时,差点气得杀人。
闹腾了好一番后,才算粗粗安定了下来。
百姓们先搭帐篷,然后领取粟米蒸饭,一时间炊烟袅袅,别有种浓郁的生活气息。
酉时,当糜直带着一队车马抵达云中坞外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
他的目光锁定在邵勋身上。
据说此君杀人时十分暴虐,此刻却抱着一个哭泣着的孩童,似乎想要安慰。
兴许他不是什么好人吧,孩童被吓得不轻,直接哇哇大哭了起来。
糜直不自觉地笑了。
杜耽跟在他身后,仔细瞧着这个山寨。 ↑返回顶部↑
“其四,在农田附近建牲畜栏,方便。若有贼人来攻,再行转移。”
邵勋又一口气说了好几条,算是把他肚里不多的存货掏干净了。
金三记录完毕之后,又拿给邵勋过目,确定无误之后,仔细收起。
“你们若有好的点子,也可以提出来,验证有效之后,发放赏赐。”邵勋又道。
形成文字之后,甚至可以集录成书,在自己名下的坞堡、庄园内抄录传播,主要面向参与实际管理的坞堡主、农庄典计。
如果别的坞堡、农庄有独特的农业技术,也可以互相交换。
他从不敢小看那些世家大族的庄园。
他们多年管理,有的经历好几代人了。长期的农业实践之中,不可能不总结经验,关键是他们敝帚自珍,不肯向外人透露罢了。
这和所谓的将门世家差不多。
行军打仗的知识,只在家族内部流传,甚至有自己编纂的兵书,秘不外宣。
所谓世家大族的底蕴,就在于此。
他们如果愿意互相分享,一定能够大大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只不过没人愿意这么做罢了。
开花馒头啥时候普及到民间的?
邵勋并非世家大族出身,但他的底蕴来自后世,非常深厚。在某些特定领域,他一个人就抵得上世家大族几万人的庄园几代人的知识积累。
他的坞堡,不会比别人差,甚至能经营得更好。
这才是他的底气。
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粮
第一批走得快的并州流民在第三天傍晚赶到了,时已二月初八。
一时间,云中坞内外吵吵嚷嚷,乱成了一锅粥。
金三气急败坏地集结了三队士卒,拿矛杆劈打那些不听号令的百姓。
他已经习惯了军中严明的号令,初看到自由散漫的并州流民时,差点气得杀人。
闹腾了好一番后,才算粗粗安定了下来。
百姓们先搭帐篷,然后领取粟米蒸饭,一时间炊烟袅袅,别有种浓郁的生活气息。
酉时,当糜直带着一队车马抵达云中坞外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
他的目光锁定在邵勋身上。
据说此君杀人时十分暴虐,此刻却抱着一个哭泣着的孩童,似乎想要安慰。
兴许他不是什么好人吧,孩童被吓得不轻,直接哇哇大哭了起来。
糜直不自觉地笑了。
杜耽跟在他身后,仔细瞧着这个山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