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贼人大至,全寨撞钟。
  庄客里的男丁立刻动员起来,上城头厮杀。
  健妇则充当辅兵,搬运伤员及各类守城器具。
  小孩也不会闲着,他们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送水送饭、照顾伤员、运输箭矢伤药等等。
  总之,全民上阵,不会有人闲着。
  邵勋远远下马,沿着渠谷水静静走着,默默看着。
  这条洛水支流的两岸还是有平整田地的,这会已经有人在春耕了。都是原来贼匪们的家人,辛苦又麻木地耕作着农田,机械地活着。
  贼匪过得并不容易。这个世道,他们也就只能抢抢百姓或小股商队,所得有限,终究还是得靠种地养活自己。
  “邵师。”金三很快得到通报,飞奔赶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名憨厚老实的中年人——都是错觉,贼匪不可能老实。
  “此何人?”邵勋指了指他身后之人。
  “李鱼、邱大,我委任的里贤,一人管五十户。”金三回答道。
  邑、里都是基层组织,被整体移植到坞堡里了。
  时人都是这么做的。庾衮在禹山坞时,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将坞民堡户划分为一个个管理单位,因此“号令不二,上下有礼,少长有仪”。
  “可曾种过地?”邵勋看向两位里贤,问道。
  “种过。”
  邵勋点了点头,然后带着他们沿着渠谷水行走。
  “这些水渠都是你们挖的吧?”他指着那些弯弯曲曲、歪七扭八的灌溉水渠,问道。
  “是。”
  “种的是粟?”
  “正是。”
  “有没有种过小麦?”
  “只种过两回。”
  “春播还是秋播?”
  “一次春播,一次秋播。”
  “为什么不种了?”
  “没那么多水渠。”
  邵勋明白了。
  其实是没那么多粮食,支持他们延长现有的灌溉水渠,说白了还是穷,没法一次性投入巨大的资源,把基础设施整好了,哪怕未来可见的收益更高。
  “秋播之后,来年五月收麦,收完你们种了什么?”邵勋又问道。
  “种了些杂粮,各种都有,下雪前收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