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09节(3 / 4)
有的土塬两两相望,中间是一条深深的沟壑,驿道往往修在沟壑中。
土塬万般好,唯有一点比较致命:缺水。
当然,弘农的土塬又比后世陕北地区强太多了,至少这里草木茂盛,森林密密麻麻,一片连着一片。在塬上打井,应不至于像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旱井那么困难。
而且,土塬北面就是水势雄浑的洛河,东北面是渠谷水,挖井取水并不难,足够百姓生活所需。
但种地的话就要下山了。
洛水南岸、渠谷水两侧零零散散开辟了部分农田,应该是云中寨贼匪及其家属们耕种的。
白天沿着南侧山坡下来种地,傍晚收工回寨。
这里,其实很适合建坞堡啊——大体位置在后世宜阳县张坞镇西南的苏羊寨,即南北朝时“云中坞”所在地,《水经注》有载“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经云中坞,左上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
此时尚未建,因石材资源丰富,南北朝时云中坞曾豪横地用花岗岩做寨墙以及上下山坡的台阶。
这个地方,他要了。
贼寨只有百十户人家,其实绝大部分地面并未用到,任其长满草木,稍稍扩建一下,住个千余户不成问题,甚至更多也住得下。
这就能养两三百半脱产士兵了。
好地方!以后就命名为云中坞。
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
“寨主何在?”邵勋进入寨子后,第一句话就是找人。
所有人都看向墙边的一具无头尸体。
很好,省得杀了。
其实杀不杀都问题不大。百十户人家罢了,将来塞个千余户并州流民过来,他们一下子就被稀释了,翻不起大浪。
“金三。”邵勋唤道。
“在!”
“即日起,你为云中坞坞主,率一至三队及本幢所属散卒,屯于此处,且耕且练,勿要令我失望。”
“诺!”金三大声应道。
“其余人,随我下山。”邵勋丝毫不停留,直接吩咐道。
“啊?邵师,不吃些食水再走?贼寨内还养了一些牲畜,正好宰杀。”金三吃惊地问道。
“牲畜宰杀了多可惜。”邵勋摸了摸金三的头,哈哈一笑,道:“还有,不叫‘贼寨’,叫‘云中坞’,你既是银枪军督伯,又是坞主,切记。”
说完,直接走了,一点不留恋。
此地位于宜阳县西南,距县城三十里上下,不算远,也不算近。如果一路疾进,今晚就能赶到那座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破烂县城内。
但他今天不去县城,而是前往一泉坞汇合糜晃统率的大军。
一泉坞也叫一合坞。
《晋书》有载:“一泉坞,在宜阳西南洛水北原上。又名乙泉戍。” ↑返回顶部↑
土塬万般好,唯有一点比较致命:缺水。
当然,弘农的土塬又比后世陕北地区强太多了,至少这里草木茂盛,森林密密麻麻,一片连着一片。在塬上打井,应不至于像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旱井那么困难。
而且,土塬北面就是水势雄浑的洛河,东北面是渠谷水,挖井取水并不难,足够百姓生活所需。
但种地的话就要下山了。
洛水南岸、渠谷水两侧零零散散开辟了部分农田,应该是云中寨贼匪及其家属们耕种的。
白天沿着南侧山坡下来种地,傍晚收工回寨。
这里,其实很适合建坞堡啊——大体位置在后世宜阳县张坞镇西南的苏羊寨,即南北朝时“云中坞”所在地,《水经注》有载“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经云中坞,左上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
此时尚未建,因石材资源丰富,南北朝时云中坞曾豪横地用花岗岩做寨墙以及上下山坡的台阶。
这个地方,他要了。
贼寨只有百十户人家,其实绝大部分地面并未用到,任其长满草木,稍稍扩建一下,住个千余户不成问题,甚至更多也住得下。
这就能养两三百半脱产士兵了。
好地方!以后就命名为云中坞。
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
“寨主何在?”邵勋进入寨子后,第一句话就是找人。
所有人都看向墙边的一具无头尸体。
很好,省得杀了。
其实杀不杀都问题不大。百十户人家罢了,将来塞个千余户并州流民过来,他们一下子就被稀释了,翻不起大浪。
“金三。”邵勋唤道。
“在!”
“即日起,你为云中坞坞主,率一至三队及本幢所属散卒,屯于此处,且耕且练,勿要令我失望。”
“诺!”金三大声应道。
“其余人,随我下山。”邵勋丝毫不停留,直接吩咐道。
“啊?邵师,不吃些食水再走?贼寨内还养了一些牲畜,正好宰杀。”金三吃惊地问道。
“牲畜宰杀了多可惜。”邵勋摸了摸金三的头,哈哈一笑,道:“还有,不叫‘贼寨’,叫‘云中坞’,你既是银枪军督伯,又是坞主,切记。”
说完,直接走了,一点不留恋。
此地位于宜阳县西南,距县城三十里上下,不算远,也不算近。如果一路疾进,今晚就能赶到那座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破烂县城内。
但他今天不去县城,而是前往一泉坞汇合糜晃统率的大军。
一泉坞也叫一合坞。
《晋书》有载:“一泉坞,在宜阳西南洛水北原上。又名乙泉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