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咱们还是继续讲故事吧。”黛玉将茶盖扣在了茶盅上,说着眼圈就微微泛红了,“说来咱们家到扬州城,也近十年了……”
  “父亲上任时,我未满三岁,弟弟还在母亲腹中。两年过后,先是我弟弟夭折,后又是我母亲病逝,我父亲当这个巡盐御史前后不过两年,至亲就失了两个,折损的仆役也有四十余人。”黛玉只将过往伤心事一一道来,目光向两位姨娘脸上逡巡,“两位姨娘可知这是为什么?”
  柳姨娘忙用手帕拭泪,“虽说老爷外头的事从不教娘们儿知晓,但还不都是为了淮扬地界盐税闹的。
  那起子贪官污吏与盐商勾连,倒卖假盐引,做出大亏空来,被老爷查到了,厘清了账目。
  他们就使各种手段威逼利诱,首尾相援,一方面哄抬盐价,另一边又联合商户抗税不纳,希图老爷奏销豁免,将盐政归并地方督抚综理,好浑水摸鱼,掩盖罪证。
  老爷誓死不肯,用林家奴仆捍卫司衙,哪知他们又招引匪类,劫掠盐库,水淹盐场,林家男仆为此折损过半,人头就乱扔在衙门口,几乎不曾将老爷逼死。
  太太为此日夜悬心,抑郁成疾,生下哥儿后,身子越发孱弱。堂堂御史之家竟连个奶姆都聘不到,若非照雪她娘走投无路,只怕也不愿意投身到林家。
  果不其然,照雪娘才喂了哥儿大半年,一个不留神就被人溺毙在河里,之后哥儿也被庸医误诊,丢了性命。
  最可怜的就是太太了,眼睁睁地看着哥儿没了,惊唬急忿,痛断肝肠,累病心伤,就是铁打的人也撑不住了,终是撒手人寰了。”柳玉貌说到动情处,哭得捶胸顿足:“我好恨自己没用,不能为太太分忧。”
  黛玉无声泪下,蓦然抬起一双水眸,凛然一沉,望着柳玉貌道:“柳姨娘记得极清楚,可惜还不够准确。”
  第23章
  通关窍智计断公案,涉前尘无奈埋真相
  黛玉此时有一瞬间的犹豫,耳边又响起父亲说的前尘往事,那些关于母亲经受的不为人知的羞辱与伤害,在两相对峙的当下,更是一种锤心刺骨的痛。
  她终究还是缓缓地抬起眉睫,目光在光影斑驳中望向堂下满目狐疑的女人。
  “劝照雪娘出府为亡夫到河边烧纸的人是你,为我弟弟治病的庸医,是你的干娘杨嬷嬷举荐的。而你呢,趁着我母亲缠绵病榻伤心欲绝之时,成了我父亲的姨娘。”
  “冤枉冤哉啊!姑娘这样疑我,是把我当成了那猪狗不如的人么!”
  柳玉貌从椅子上弹起来,急切地为自己辩解:“当初姑娘落草,体弱多病日夜不宁,是妾婢衣不解带地守着你,为你换尿布,缝衣裳,哺汤喂药,妾婢照顾你一天天长大,何曾对不住你,对不住太太?
  太太丧子悲痛,想着林家数代单传,子嗣不丰,才硬给我开了脸伺候老爷。而况史太君派我跟着太太,为的就是在她身子不方便时伺候老爷。妾婢去了老爷那里,他也未有推拒,玉貌若有半句虚言,天打五雷轰。”
  柳玉貌说得越发激动,不惜跪下地来赌咒发誓,用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无辜。
  黛玉瞥了她一眼,只道:“你可不是小人物,我父亲哪敢推拒你。”
  杨嬷嬷出自甄太妃的永安宫,永安宫的背后是上皇。柳玉貌早就背叛了外祖母,背叛了黛玉的母亲,投靠了上皇。
  上皇不满父亲林海将征缴的税银悉归国库,而没有充实他的私库。所以才借柳玉貌之手,勾连江南地方利益受损的官吏,害死了黛玉的弟弟,以示威慑。
  父亲不得已奉献林家一半家私给上皇,又将柳玉貌纳了,施以恩宠。以为这样上皇就会饶恕林家,柳玉貌就会收手,如此至少能保住妻子的性命。
  而柳玉貌呢,痴心妄想,想气死主母取而代之。当贾敏意识不清的时候,柳玉貌每日装模作样地侍疾喂药,一面将子虚乌有的承宠秘事,对着主母的耳朵,添油加醋绘声绘影地讲给她听,只把她恨得倒气连连,喉中嗬嗬,抓破了几床褥子。
  黛玉明知若将这些话宣之于口,就能活撕了柳玉貌的面皮,教她再也没脸活在世上。然而为了母亲的名誉和尊严考虑,她选择了缄默。
  此时的柳玉貌还在喋喋不休地为自己辩白,黛玉充耳不闻,只将一瓶玫瑰清露摆在了案上,对她说:“柳玉貌,你不但害死了我弟弟,还想害死我父亲。经王正堂诊断,我父亲的病如此之重,是服用了一种名为衔羽藤的东西。而你什锦屉盒里的玫瑰清露,盛装的就是这种东西。真赃实犯,确确凿凿,你还有何话好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