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佩平淡道:“封缄之后立刻派人送入宫中。”
  温迎捧起卷轴,低头应是。
  林佩浅叹一口气,扶着椅子起身,走到正堂前伫立。
  堂上悬挂着一幅雕刻“勤于守成”四字的牌匾。
  木匾的正下方摆着一张宽大的紫檀书案,书案的边角因常年摩损而褪色,变得光滑老旧,两端雕刻的祥云仙鹤纹也有几处磕碰掉漆的痕迹,连桌腿都有裂痕了。
  不久前老丞相坐在这里通宵达旦处理政务的身影仍历历在目,转瞬之间只剩一张空空的案台。
  林佩也不知为什么,明明什么陈设都还没有动,却觉得一切都变了。
  他生于名门望族,进士及第,入翰林修撰,历任礼部郎中,吏部左侍郎,后得老丞相吴晏舟赏识调进中书省为储相,在天下权力中枢修炼了多年,及至吴晏舟体力不济时常告假,他已然能一人进宫对策并处理所有的事务。
  他自是忘不了刚入仕时朝局清明、君臣和谐、一切欣欣向荣的景象,只恨党争夺嫡耗尽了盛世气象,包括吴晏舟在内的许多老臣到最后为保命只能缄口不言。
  他同样忘不了永熙二十四年殿试之上染着血的状元卷——常州学子魏蓼汀写下时政四弊,一乃广南失政,二乃北防失利,三乃民生失和,四乃典法失修,当场因逆龙鳞被杖毙。
  先帝临终之前却又翻然悔悟,追魏蓼汀为当年状元,并嘱托吴晏舟定要除去四弊,中兴王朝。
  状元卷现在从吴晏舟的手中传到了他的手中。
  回忆御书房里的情形,十二岁的小皇帝朱昱修对他说话就像背诵经文,他眼不瞎耳不聋,自然能领会右相人选是太后董氏定下的,若他此时还要强行出头举荐与自己师出同门的方时镜,必会打破政局的平衡,给吴晏舟惹来无端的猜忌。
  他又何尝不知,董氏授意他来写这道敕书,明面上给足了尊重,实际上却是试探他对皇室的忠诚。
  雪从屋檐滴下。
  屏风映着断续的丝影。
  书吏们放下手中的书簿:“林相,适才温参议让我们布置堂屋,您有何吩咐?”
  林佩抚摸旧案,指尖划过薄尘:“我念旧,恩师的案台能不动的就不要再动了,往后我依旧在左边这间办公,你们如果有闲情,就把右边那间屋子收拾出来备用。”
  *
  文辉阁位于东华门外,北临文华殿,南连千步廊,是中书省办公之处,天下政务的中枢。
  这道任命一日内通过御笔朱批送至中书省,三日内下达礼部,七日内发往平北地区。
  不出十日,朝野皆知担任右丞相的人并不是方时镜,而是与太后关系甚密的平北巡抚陆洗。
  纵观先帝一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凤阁的规矩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改动过了。
  一时之间,言论骤起,满城骚动。
  午间,林佩歪在榻上小憩,迷糊间听见外面一阵议论。
  林佩清了清嗓子:“外面什么事?”
  温迎进来答话:“大人,礼部上了奏本。”
  林佩睁开眼,说了一个心中的猜测:“方时镜要辞官。”
  温迎沉默。
  林佩摊开手:“本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