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他的行政风格也和先帝的姑息纵容大不相同,作风十分强硬,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逐渐的,也就没人再敢触这个霉头了。
  人们原本也以为这也是新君继位,诸事繁忙,皇上没有那么多人手可用,给棠溪珣这么大的权力不过是权宜之计,过一阵子,得用的人手多了就好了。
  毕竟君臣有别,他们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一直像幼时那样亲密呢?
  但一日过去,一月过去,一年过去,棠溪珣非但没有受到薛璃猜忌,反而越来越是被倚重,短短两年间,便升至了副相之位。
  从前他在东宫的时候,虽然暗中也会给薛璃出谋划策,但往往在明面上还是以一副谦逊低调的面貌示人,如今自己最大的靠山一朝登基,棠溪珣也一改往日作风,十分高调。
  他手段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偏生大小诸事,只要交到他手上的,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更是挑不出来任何错漏。
  不知不觉间,朝中臣子对他的畏惧,甚至更胜皇上,再也不敢有半点质疑之声了。
  单只说这一次外出巡查的事,就不是皇上派下来的差事,而是棠溪珣自己提出的。
  那天早朝上的事都已经传出来了。
  今年从年初开了春,淅淅沥沥的雨水便一直缠绵不断,以致于一些临水地区的州县都遭了灾,朝廷也已经及时拨下了灾粮,并在高处紧急建造了临时安置的处所。
  但近来却有多处上书,说是在本地发现了从江北一带逃难而来的灾民。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显然此事当中有什么猫腻。
  皇上就想派人去调查。
  可江北一带树大根深,宗族势力盘根错节,再加上还有一些从京城外放出去的二代三代也到了那边的富庶之地,这要查,不光险,还得罪人。
  所以这事并不好干。
  当时也不是没有人自动请缨,可棠溪珣却一下站了出来是,说他去。
  皇上一听,当时脸色就不好看了,说是他身体不好,在京城坐镇便是,亲自出面还是要另寻他人。
  棠溪珣却坚持要去,甚至连陛下难道猜忌至此,非要把臣放在眼皮下面看着才安心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把皇上气得声音也高了。
  结果没想到,人家棠溪大人听不得半句重话,竟当场拂袖而去。
  这事可把当时在场的大臣们给吓坏了。
  大家觉得棠溪珣未免太过任性,再怎么也不能嚣张成这样,这下不管他有多大的功劳,只怕也要完蛋。
  知道他这也是为了国家社稷,大臣们不免为棠溪珣担忧,特别是一些被新君上位后提拔上来不久的年轻人,满头热血地商量着要怎么帮棠溪大人在陛下面前说情。
  他们先是去试探棠溪柏,谁知这位刚刚致仕的尚书大人却只优哉游哉地画着花鸟画,笑安抚他们:
  小事,小事,不必担忧。
  如此冷漠!
  看来棠溪大人和家中关系不好的传闻也是真的!
  大家没有办法,只能一起商量着,写了一封联名的书信,决定给皇上递上去。
  可皇上虽然收了,却也只是面色冷冷,没有表态。
  险、险啊!
  既然皇上跟棠溪珣闹成了这样,怎么这回过来咱们江东巡察的还是他?难道皇上是想要暂时先遂了棠溪珣的意,然后再一并清算吗?
  这件事很快便传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