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你这样不吃不喝,身体怎么能好。是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吗?派去的人已将话带到,逐扬将军想必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一听到“逐扬”二字,远岫身体一怔,他身体不自觉地后撤了点,声音尖锐地大叫道,“出去!”
  日过晌午,殿内进进出出,就是没有逐扬的身影。此次“磨山祈福”比起以往的几次更加隆重盛大,整整持续了三天,上至百官,下至百姓,无人不为此震撼。
  丰泽之下的小国递上来的庆折堆满了整个大殿,逐扬坐在另一张空的桌子上,手中的卷轴来回看了好几遍。
  他昨日从陶山镇回到宫中,丢下一堆没有处理完的事。离开的匆忙,又是在夜间,只有两个近侍知道,直到早上才飞信回去告知。
  昨晚到现在,逐扬没有眯过一眼。他坐在椅子上,整个人烦躁不已。
  在西塞时,逐扬随父兄打仗,军中的任何决断都必须谋定而后动,他牢记,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去往陶山镇的路上,逐扬早就知道会有人埋伏在途中,他已安排好了,用远岫为诱饵,引出那些躲藏的逆贼。
  这是最好的,最快的,对他们一网打尽的办法。
  为了这个计划,他悄无声息地在暗处不停地安插人手,任由他们将奸细埋伏到各处。之后,不动声色地将远岫出宫的消息放出,再设计了一条看似严密实则破绽百出的路线。
  逐扬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保证远岫的安全,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不过,他并没有对此有过任何的犹豫,达到目的,不就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吗?
  这件事,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得到好处,明明远岫也除掉了反对他的人,从此高枕无忧,安安稳稳的坐上了皇位。
  只是…。逐扬有些不明白,他为何会生出些许类似于愧疚的情绪。
  第17章 回到自己房中去
  太医每日都来,远岫终于肯喝上汤药。久积旧病的身体,在每日三碗汤药下肚后,逐渐有了好转。
  春过枝梢,院中飘散着新生嫩芽的微甜味。
  摘好的浅绿葡萄在瓷白的盘子上堆成小山,远岫身子斜斜地靠在秋千的扶手上,脚尖一下又一下地摇晃。
  良久,他伸手取过一粒葡萄,放入口中。指尖沾流着葡萄上的晶色水珠,远岫浑然不觉,手已搭在了腿上,继续自顾自地荡着秋千。
  “陛下,要不要去花园里走走,去年在池边栽种的芍药花已经开了,朵朵粉嫩,甚是好看呢。”小木子站在秋千一侧,他探出个脑袋,试探着问道。
  去年,远岫得了几株进贡来的芍药种子,闲来无事,亲自将其载到了花池边,左等右盼,隔上一段时间就会去池边看看,就待开花。
  远岫没有说话,他目光盯着前方的地面。苍白的面色,褪去大半血色的唇角,在亮耀日光的照射下,几乎透明。
  好半天,远岫才似乎是听到一样,缓慢抬头,却是看了眼旁侧偏殿的楼宇。
  远岫病后不久,朝中一位大臣忽然上奏,请逐扬代远岫,例行早朝事宜。逐扬坐在偏殿的书房内,翻阅着今日朝堂上呈递来的奏折。
  自那天后,逐扬就顺理成章统领群臣。他并没有正真地入住大殿,而是去到了偏殿的书房。只与几个位高权重的武将文官商议朝政,再下发各项事令。
  自他接受以来,逐扬紧缩的眉头很少有松下来的时候,时不时烦躁地将文书胡乱一抛。远岫在做皇帝这件事上,很不上心,大多事情都是交由其下的人处理。
  一眼看去就漏洞百出的折子,不知道是怎么在远岫手下通过的。逐扬拿起笔在上面圈了再圈,还是不满意,最终将折子一扔,唤来人。
  表面风平浪静,内里一团乱麻。逐扬揉了揉额角,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休憩了一会儿。
  直到深夜,逐扬才从书房内出来,他今日没有外出,一直坐在书房内的椅子上,走这一小段路,腰上的酸痛立时减弱不少。
  初春,寒气未消。房内热着熏炉,一进入,逐扬就感肩上微微冒出薄汗来。他看了眼床边,接过的茶盏的手,微微停顿一下。
  轻吹了口气,茶水只沾湿唇角,逐扬就将茶盏放回了桌上,抬手让所有人都出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