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见百姓们去山上扣树皮、挖草根吃,鸣起便也学着去扣树皮、挖草根,以此来果腹。
没有人知道他是凭着何等信念走到金陵的。
可闻堰知道。
他欠了鸣起一笔孽债,如今鸣起要来向他讨债了。
当初他得知鸣起与姜芝芝成婚后,于大婚第二日突发恶疾暴毙的消息,拖着病躯赶到天阙去掘坟时,确定那棺材中的人不是鸣起,他的鸣起还好好地活在这世上后,他便在心中暗暗发誓,待他找到鸣起,便再也不同他分开了。
大不了让鸣起以侍卫或小厮的身份待在自己的身边,鸣起那么爱他,应当不会在意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分的。
到时候,他再也不会骗他,他会诚心诚意地好好爱他,如同他赤诚地爱着自己那般爱他,同他一辈子在一起,唯有死亡才能将他们分离。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再见之时,鸣起竟成了那端坐于明堂之上,睥睨众生的帝王。
自此,闻堰与鸣起之间,再无可能。
或者说,其实从一开始,他们便注定无法走到最后。
鸣起生来便姓公冶,他的身上背负着守护大胤江山的使命,而闻堰是一朝丞相,自小的愿望便是有朝一日,能看到大胤在自己的辅佐下,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行者让于途,耕者让于畔。
而如今的大胤,国情紊乱,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如此境地之下,他们之间的小情小爱又算得了什么?
便是不论其他,只是为了保护鸣起,闻堰也当同鸣起断得干干净净,帮他戒掉那断袖之癖,为他广纳贤妃,娶高门贵女为后,开枝散叶,繁衍子嗣,方能稳固皇权。
走到今日这一步,他们二人,谁都没有退路了。
倘若在公冶鹤廷登基之前,闻堰拖着重病之躯强撑着进宫同他见上一面,便会发现那流落民间多年的太子就是他朝思暮想的爱人鸣起。
鸣起的心性过于单纯,根本不适合做一国之君,若强行将他推上皇位,只怕是凶险万分,稍不留神便会陷入权利争斗,被吞吃得连骨血都不剩。
倘若在登基大典之前,他便发现公冶鹤廷就是鸣起,他们便还有选择的权利。
大胤的君主,和闻堰的爱人,鸣起可以任选一个。
鸣起若真心想做那端坐于明堂之上睥睨众生的帝王,闻堰便倾尽全力辅佐他,做他手中的一把利刃,为他荡平一切障碍,帮他将皇权和江山牢牢掌在手中,稳坐那鎏金九龙椅。
鸣起若不愿做皇帝,只想做闻堰的爱人,以闻堰如今的能力,设法让鸣起假死脱身,也并非难事,如此,他们仍然可以在暗地里长厢厮守。
可现在,一切都太晚了。
无数双眼睛明里暗里地盯着大胤的新帝,便是鸣起反悔不愿当皇帝,也来不及了,现今活着的那四位王爷,表面都是形状各异的草包,暗地里不定怀着怎样的狼子野心。
新皇一旦登基,最先铲除的便是上一位掌权者,哪怕单纯如鸣起,于对方没有任何威胁。
就如同那尚在阿紫腹中的胎儿,分明公孙晋的罪孽不该算在那未出世的胎儿身上,可为了铲除后顾之忧,便是那尚未出世的孩子也必须死。 ↑返回顶部↑
没有人知道他是凭着何等信念走到金陵的。
可闻堰知道。
他欠了鸣起一笔孽债,如今鸣起要来向他讨债了。
当初他得知鸣起与姜芝芝成婚后,于大婚第二日突发恶疾暴毙的消息,拖着病躯赶到天阙去掘坟时,确定那棺材中的人不是鸣起,他的鸣起还好好地活在这世上后,他便在心中暗暗发誓,待他找到鸣起,便再也不同他分开了。
大不了让鸣起以侍卫或小厮的身份待在自己的身边,鸣起那么爱他,应当不会在意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分的。
到时候,他再也不会骗他,他会诚心诚意地好好爱他,如同他赤诚地爱着自己那般爱他,同他一辈子在一起,唯有死亡才能将他们分离。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再见之时,鸣起竟成了那端坐于明堂之上,睥睨众生的帝王。
自此,闻堰与鸣起之间,再无可能。
或者说,其实从一开始,他们便注定无法走到最后。
鸣起生来便姓公冶,他的身上背负着守护大胤江山的使命,而闻堰是一朝丞相,自小的愿望便是有朝一日,能看到大胤在自己的辅佐下,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行者让于途,耕者让于畔。
而如今的大胤,国情紊乱,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如此境地之下,他们之间的小情小爱又算得了什么?
便是不论其他,只是为了保护鸣起,闻堰也当同鸣起断得干干净净,帮他戒掉那断袖之癖,为他广纳贤妃,娶高门贵女为后,开枝散叶,繁衍子嗣,方能稳固皇权。
走到今日这一步,他们二人,谁都没有退路了。
倘若在公冶鹤廷登基之前,闻堰拖着重病之躯强撑着进宫同他见上一面,便会发现那流落民间多年的太子就是他朝思暮想的爱人鸣起。
鸣起的心性过于单纯,根本不适合做一国之君,若强行将他推上皇位,只怕是凶险万分,稍不留神便会陷入权利争斗,被吞吃得连骨血都不剩。
倘若在登基大典之前,他便发现公冶鹤廷就是鸣起,他们便还有选择的权利。
大胤的君主,和闻堰的爱人,鸣起可以任选一个。
鸣起若真心想做那端坐于明堂之上睥睨众生的帝王,闻堰便倾尽全力辅佐他,做他手中的一把利刃,为他荡平一切障碍,帮他将皇权和江山牢牢掌在手中,稳坐那鎏金九龙椅。
鸣起若不愿做皇帝,只想做闻堰的爱人,以闻堰如今的能力,设法让鸣起假死脱身,也并非难事,如此,他们仍然可以在暗地里长厢厮守。
可现在,一切都太晚了。
无数双眼睛明里暗里地盯着大胤的新帝,便是鸣起反悔不愿当皇帝,也来不及了,现今活着的那四位王爷,表面都是形状各异的草包,暗地里不定怀着怎样的狼子野心。
新皇一旦登基,最先铲除的便是上一位掌权者,哪怕单纯如鸣起,于对方没有任何威胁。
就如同那尚在阿紫腹中的胎儿,分明公孙晋的罪孽不该算在那未出世的胎儿身上,可为了铲除后顾之忧,便是那尚未出世的孩子也必须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