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作揖道:“殿下无事,臣便先告退了。”
  看着将要离去的姚长元,叶儿在后面一阵心急,她恨不得自己将她拦下来,可自家公主却一句话都不说,默许着她离开。
  她着急的扣紧了衣袖,等到人离远了,才催着公主道:“公主怎么让姚大人走了!?”
  萧夕和疑惑的看向她。
  “问姚大人啊!万一沈小姐说错了呢!?”叶儿可真是为公主急死了。
  萧夕和失笑,叶儿的直白可不比沈伊依少。
  她含蓄内敛,身为一个公主,何必如此去愁着一个男子呢。
  但是,心底的落寞,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作者有话说:
  伊依是好心哈,因为她知道真相,不想让萧夕和也受情伤。
  虽然文是我写的,但是我也有一些见解,想和大家分享,大家可选择可看可不看哈,不影响正文。
  我给盛云兰的设定是什么呢,其实文中描写的不多,她像那种大宅院里饲养的金丝雀,盛家不需要一个露尖的姑娘,只需要端庄守矩的小姐,他们藏拙,她恨她的父亲,却也在父亲的教化下,成了一个听话的牺牲品,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她聪明通透,却也也麻木,抑郁悲伤,但她不是自哀悲伤,相反,我觉得她挺像她父亲的,她的潜意识下,依旧是以盛家为主的,虽然她知道自己不会开心,但她依旧选择顺从了,就像那种长期pua下潜意识顺从,对于盛家,习惯了自我牺牲式付出。
  而盛宏这种人,才更像一个人生赢家,他聪明,不趋炎附势,还会审时度势,目光长远,能够精准抓住所有机会,规避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不唐突不突出,却又正正好,他不愿意盛云兰名盛中州,就是不想让别人把目光放在盛家上,那样的情势下,你越出众,就越容易遭人注意,他宁愿做一个无德的父亲,也不允许盛家靠近火,不允许任何人做有危害盛家的事,如果说江家重家族亲情,那盛家,他在乎的是门楣,在乎的是整个家族的兴旺。
  盛宏没有愧对江家,于情,他确实相当于帮助了江清简,于理,江家存有罪名,与逆臣联姻,毁自家门楣。
  为什么会选择在江清简递了血书后退婚,我想,其实盛家一直都在观望,他们也不想落井下石,血书相当于给了人一个结果,江家命在旦夕,否则,他不会去求一个公主,不管结果如何,江家的仕途也不会远了,盛家也绝不会选择一个有危害于盛家的人,还有一点是,盛家那么注重门楣,世家颜面很重要,江清简舍去了颜面,盛家也更不会选择了,江清简对于盛家一直都是很了解的,所以他知道,盛家的亲事是不会提第二次的。
  而在朝堂上,萧夕和提出的监查司,给了盛家一个契机,他既可以因为两家姻亲,卖给了江家情分,而退婚,只是一种选择罢了,另外,在江家情分的掩藏下,他助帝党,修饰的非常完美,这也是盛宏精准入局,却也能完美隐身的起点,日后一切都可以看他选择,他很老奸巨猾,简直天时地利人和。
  你要说,盛宏那么聪明,为什么只是到礼部侍郎的位置,那只能说他时运不对,藏拙有时候是一个世家能够走得更长远的关键,承德帝的时候根据故事的开始就知道表面繁华下已经很乱了,他凭借自己能够独善其身,就说明他不简单了。
  本文是作者原写哈,无抄袭,只是有时候,我也会作为局外人去看局内人的故事。
  第56章 抓捕
  设立监察司的事情,早朝定下,魏王殿下午间便来了。
  “你一个公主,好好待在闺阁之中就好了。”
  “何必去摊朝政上的事。”
  这是魏王留给萧夕和的话,萧夕和坐在院子里越想越气。
  凭什么她就要困在这一方天地里,这世道,要求女子温良贞淑,男子就可天高海阔,太不公平!
  都是世人浅显,怕居于人下吧!
  “怎么了殿下?”方思源悠哉的走来道。
  萧夕和不太高兴的看向他。
  “谁惹我们殿下生气了?”说着,他看向叶儿。
  叶儿也没好气的说到:“是魏王,说公主不该插手男子之事,呆在闺阁之中就好了!”
  闻言,方思源心中歉意一起,若非不是他们没本事受人牵制,又何须表妹一个女儿家出来拉拢权势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