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满眼深情之意,让人不得不视。
  “只是,我不想再看见姚大人用自己博了。”
  姚长元过了许久,才呼出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眼底却藏着淡淡的悲伤。
  那张温婉好看的容颜上,漂亮的眼眸里带着温情流转,分明在说爱她。
  殿下的眸子温暖和煦,明亮澄澈,让人不可辜负。
  姚长元心中泛起涟漪,她知她心悦于她,可她却无法给出任何回应。
  “我记得初见殿下时,殿下穿着粉衫。”
  萧夕和不解姚长元为何会谈到初见,但还是配合的说着:“我猜,姚大人那日,一定穿着白衣。”
  “为何?”
  “猜的。”萧夕和不假思索道,除了在平县时,她见过最多的,姚长元便是穿的白衣,以其他颜色配着,煞是好看。
  白衣洁净无瑕,与姚长元这样清风霁月之人,最为相配了。
  作者有话说:
  她记得殿下穿着粉衫,其实暗喻着她是喜欢殿下的。
  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故事的想法是什么,所以我只能通过一个反馈,然后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不是抨击这个反馈哈,作者求生欲很强的,我还挺感谢有人能够说出来,能告诉我可能有人会这么想,然后我可以去思考,反省到底有没有问题,我刻画沈伊依并不是去加深主角感情的拉扯,而是一个既定的人物在成长中,她确实喜欢上了姐姐,在那样一个相对封建的背景下,她仍然选择去喜欢,她是勇敢的,但她同样也是怯懦的,她不敢说,因为害怕破坏现在的美好,所以她不敢让人知道,她虽然是在姐姐的庇护下长大的,但她并不是一个很软弱的姑娘,从一开始她担心姐姐在启东,然后去求方思源跟着队伍孤身一人前往启东,就足以体现她对于姐姐的感情,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跟着不认识的人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她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她就是想要在姐姐身边,她知道姐姐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事情,她见证了姐姐一路以来的不容易,所以即便她很担心,很害怕,很想要回到岐山,但她还是一直默默陪在姐姐身边,即便她知道姐姐朝堂上凶险万分,她也没有杞人忧天,而是很开心很美好的过好每一天,她憧憬未来,她的思想永远是积极向上的,我没有把她写做一个装饰品,她也绝不是一个依附她人生活的女子,但我没有把她写的很有才能,因为我觉得出彩的姑娘不一定是那种很聪明,很有才情的姑娘,即便她普通,她平庸,只要她品性良善,就很好了。我在描写江清觉的时候,也用了同样的想法,虽然古时候士农工商,但没有贵贱之分,你不用做的很出彩,但尽人意,所以江申没有责怪江清觉,人不必都通读文章,有百工之长,便是幸事。
  或许我的确将她们写的很亲昵了,但是身份下,她们确实有姐妹之情,我有把伊依当做姚长元前半生苦苦努力支撑的动力,她也像一束光一样打在了姚长元昏暗的世界里,温暖了她,我不想小时候的姚长元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伊依的存在,像是告诉她,这个世界上,她还有一个家人,还有人陪伴着她,就是你在最无助仇恨最重的时候,你身边还剩下一个亲近的小奶团子,会让你觉得还有温情,会让你的悲伤减轻一些,仇恨的分散注意力,因为还有温情,所以姚长元虽然背负深仇,她的心还是柔软的,从她第一次在中州出事的时候,她就有想过,给伊依找一个人家,她不想伊依跟着她担惊受怕,她想伊依也有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就像那种父母为之计深远,姚长元也想为伊依计一计,就算在最残酷的结局里,她也想给伊依最好的出路,她们之间的感情从来就是相互的,谈开伊依喜欢姚长元的来讲,她们的亲情,也是难能可贵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