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记小餐馆[美食] 第159节(3 / 4)
刘奶奶在厨房里找了好一会,才找到一个铁制的支撑架,是个圆形的,下面就用三根铁条撑着。
“那就放在这里吧。”
徐小溪跟徐池把锅放上去,也稳稳当当的,然后周边搬来几个转头稍微这么围上一些,火不容易跑开。
刘奶奶是个利落人,秋天里也捡了好多干树枝,还有路边人家卖树之后,把树根挖出来,一点点的劈开,然后再晾晒干,就弄成了柴火,不然在城里面想弄点柴火可难了。
“徐池,这是钥匙,你回家把柜子里我放的一个袋子里的大料都拿过来,还有咱们家的那个砂锅。”
徐池哦了一声,顺道背上自己的书包,戴上帽子然后小跑着就冲到了雪里。
赵奶奶坐在板凳上来烧锅,看到锅还哎呦 一声,“你家这个铁锅可真大。”
刘奶奶话少,也不吭声,只抱过来一捆柴火放在锅旁边,递过来打火机,一把容易烧着的引火的麦秸秆。
朱老师慢慢的骑着电动车本来是要从门口过去的,结果看到这门口架起来的锅,也停下来电动车,搓搓手。
“这是做啥好吃的呢?”
赵奶奶笑呵呵的,“朱老师这下着大雪咋还出去啊?小心地滑。”
朱老师是去银行办点事,“可不是,这骑着电动车都不敢走快。”
“一会来家里吃饭,我们一个炖鸭汤,一个红烧吃,小溪做,保证香的不行。”赵奶奶边说话就把火给烧了起来。
葱姜都已经切好了,这鸭子就是今天早上宰杀的,可新鲜了。
朱老师笑着摆摆手,“可不行,老任已经在家里做上饭了,改天吧,我先回去了。”说完她还是一只脚几乎挨着地,一只脚放在电动车前面的踏板上,骑的特别慢,主要是这摔一下,他们年纪大了,很容易断胳膊断腿,这不是给孩子找事干嘛,所以要保重好自己。
徐池在家里抱着大料跟砂锅出来,到一楼的时候他就听到有人哭,上次好像楼下搬来了新邻居,不过他也没停下来听,这样很没礼貌,抱着东西就小跑着过去。
徐小溪这边热锅凉油,已经在翻炒着鸭子了,鸭子皮在煸炒中慢慢的变成金黄色,大料的香味跟肉香也慢慢的飘了出去,这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做饭,从窗户里都飘出来烟,江县就是这样,下雪下雨天,没啥事就晚饭吃的特别早,吃完就往被窝里一趟,又暖和又能早睡,反正也是没事干,要不就躺在床上看电视。
徐小溪看炒的差不多,就倒上一茶壶热水,大火开始炖煮。
刘奶奶也是坐在一旁,把莲藕也都切成了块,白白嫩嫩的,又找出来两根红萝卜,也能切进去炖上。
徐小溪把砂锅在刘奶奶家压井旁边冲洗了两遍,做萝卜鸭子汤就简单很多了,都放到砂锅里然后盖上盖,料包放进去,直接炖煮就行,主要是要喝上热乎乎的汤,萝卜就用的白胖的,水灵灵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又暖和又有营养。
外面也越来越暗,刘奶奶拉开门口的灯,瞬间就亮堂起来。
徐池在旁边蹲坐在火炉旁边。
汪爷爷穿了个大棉袄揣着手进来。
赵奶奶看到他就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这是闻着味过来的吧,你真是手一揣,你是哪家的大爷啊。”
汪爷爷只管挨骂,还咧着嘴笑,本来就是他不对,谁干活谁有理由骂人,他不吭声。
赵奶奶说了一通,心里也舒服了。
汪爷爷才笑呵呵的开口。
“我来烧火吧。”
赵奶奶半分不让,“冬天就烧火是个好活,你还怪有眼光勒。”
徐小溪刚刚把煤火炉子下面的盖打开,这一通气,炉子里的火就着的快,这个炉子还是个老式的,里面就只能放三块煤,最上面的一块煤是新放进去的,能烧一顿饭,在过去的时候,农村没暖气,好多屋里都是放的煤火炉子,又能取暖,上面还能一直温个炉子,用热水方便,但现在家家户户都很少用了,毕竟都装的有燃气灶。 ↑返回顶部↑
“那就放在这里吧。”
徐小溪跟徐池把锅放上去,也稳稳当当的,然后周边搬来几个转头稍微这么围上一些,火不容易跑开。
刘奶奶是个利落人,秋天里也捡了好多干树枝,还有路边人家卖树之后,把树根挖出来,一点点的劈开,然后再晾晒干,就弄成了柴火,不然在城里面想弄点柴火可难了。
“徐池,这是钥匙,你回家把柜子里我放的一个袋子里的大料都拿过来,还有咱们家的那个砂锅。”
徐池哦了一声,顺道背上自己的书包,戴上帽子然后小跑着就冲到了雪里。
赵奶奶坐在板凳上来烧锅,看到锅还哎呦 一声,“你家这个铁锅可真大。”
刘奶奶话少,也不吭声,只抱过来一捆柴火放在锅旁边,递过来打火机,一把容易烧着的引火的麦秸秆。
朱老师慢慢的骑着电动车本来是要从门口过去的,结果看到这门口架起来的锅,也停下来电动车,搓搓手。
“这是做啥好吃的呢?”
赵奶奶笑呵呵的,“朱老师这下着大雪咋还出去啊?小心地滑。”
朱老师是去银行办点事,“可不是,这骑着电动车都不敢走快。”
“一会来家里吃饭,我们一个炖鸭汤,一个红烧吃,小溪做,保证香的不行。”赵奶奶边说话就把火给烧了起来。
葱姜都已经切好了,这鸭子就是今天早上宰杀的,可新鲜了。
朱老师笑着摆摆手,“可不行,老任已经在家里做上饭了,改天吧,我先回去了。”说完她还是一只脚几乎挨着地,一只脚放在电动车前面的踏板上,骑的特别慢,主要是这摔一下,他们年纪大了,很容易断胳膊断腿,这不是给孩子找事干嘛,所以要保重好自己。
徐池在家里抱着大料跟砂锅出来,到一楼的时候他就听到有人哭,上次好像楼下搬来了新邻居,不过他也没停下来听,这样很没礼貌,抱着东西就小跑着过去。
徐小溪这边热锅凉油,已经在翻炒着鸭子了,鸭子皮在煸炒中慢慢的变成金黄色,大料的香味跟肉香也慢慢的飘了出去,这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做饭,从窗户里都飘出来烟,江县就是这样,下雪下雨天,没啥事就晚饭吃的特别早,吃完就往被窝里一趟,又暖和又能早睡,反正也是没事干,要不就躺在床上看电视。
徐小溪看炒的差不多,就倒上一茶壶热水,大火开始炖煮。
刘奶奶也是坐在一旁,把莲藕也都切成了块,白白嫩嫩的,又找出来两根红萝卜,也能切进去炖上。
徐小溪把砂锅在刘奶奶家压井旁边冲洗了两遍,做萝卜鸭子汤就简单很多了,都放到砂锅里然后盖上盖,料包放进去,直接炖煮就行,主要是要喝上热乎乎的汤,萝卜就用的白胖的,水灵灵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又暖和又有营养。
外面也越来越暗,刘奶奶拉开门口的灯,瞬间就亮堂起来。
徐池在旁边蹲坐在火炉旁边。
汪爷爷穿了个大棉袄揣着手进来。
赵奶奶看到他就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这是闻着味过来的吧,你真是手一揣,你是哪家的大爷啊。”
汪爷爷只管挨骂,还咧着嘴笑,本来就是他不对,谁干活谁有理由骂人,他不吭声。
赵奶奶说了一通,心里也舒服了。
汪爷爷才笑呵呵的开口。
“我来烧火吧。”
赵奶奶半分不让,“冬天就烧火是个好活,你还怪有眼光勒。”
徐小溪刚刚把煤火炉子下面的盖打开,这一通气,炉子里的火就着的快,这个炉子还是个老式的,里面就只能放三块煤,最上面的一块煤是新放进去的,能烧一顿饭,在过去的时候,农村没暖气,好多屋里都是放的煤火炉子,又能取暖,上面还能一直温个炉子,用热水方便,但现在家家户户都很少用了,毕竟都装的有燃气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