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3)
“什么?”
“崔讼师。”周缨冲他一笑,“若非你出手相助,遇上这么个糊涂县官,说不定得把我自个儿都搭进这案子里。”
“应当不至于,若真如此,州府复核那关约莫也应付不过去,只是要定杨固死刑确有些困难。”崔述沉默片刻,好奇道,“我何处露了馅儿?”
周缨身子尚未痊愈,声音哑得厉害:“你伤没好全,难免有些破绽。”
“原来如此。”崔述淡笑了下。
“原本只是有些怀疑,但狱卒同我说,他们同僚一起吃酒时,听书吏提起过,这份诉状非常厉害,县官怕惹到不世出的高人才往上递得快,州府也批得快。”周缨仍旧歪着头,声音低低地传过来,“狱卒说你自称是我乡邻,但我根本不认得什么能写出这样诉状的高人。”
“我钻研此道日久,不足为奇。”
崔述注视着跳跃的火苗,语气不无落寞。
周缨转头看他一眼,又收回目光,将已蹦到嗓子眼儿的疑问咽了回去。
他的身份来历,不当她问。
崔述不知她心中所想,只接着方才的话道:“但你能赢这场官司,并不全靠那份诉状。五轮堂审,不曾记错一个细节,答错一句话,前后未有任何翻供,沉着应对,有据有节。我见过无数堂下受审之人,不论年纪长幼,占理与否,在堂官和刑罚的威压下,能做到如此的,十之一二而已。何况……”她才刚经丧母之痛,又少不更事。
若非当日亲眼所见,他也很难相信她能够从容应对,尽展当日他在狱中所授,以至于当日堂审结束,他便立刻改了主意,将原本预备留下帮助善后的束关一并撤回沧州,留她一人独自面对后来种种,不再插手。
崔述将后半截话咽回腹中,直视着她黑亮的双眸:“短短一日,《永昌律》相关,你记得一字不差。这个公道,是你应得的。”
“想活命,想替阿娘讨一个公道,逼着自己硬记下来的。”周缨将杂乱的灶下收拾整齐,各色用具归置到墙角堆好,打水净完手,过来接他的茶杯,才说,“总之,这回欠你一个大人情,以后若有机会,一定报答。”
崔述没应声。
周缨默了片刻,又说:“不过也是空话,总归以后没机会再见了,你要回玉京了?”
崔述“嗯”了一声:“你往后做何打算?”
周缨从袖中取出一张黄纸,展开递给他:“你帮我看看,这契书有无问题?”
是将家产悉数赠与杨成夫妇的契书,写清了家中两亩薄田的位置与大小,崔述阅过,点头道:“没有,可用。”
周缨将纸收起来:“官府已判我随母归宗,并出具公验,允我回原籍重录户帖,等隔两日请个中人作证,和成叔签了这契,我就准备离开,不再回来了。”
林氏提着竹篮站在门口,听得这话,呆站了片刻,惶惶不知所措。
周缨忙起身将她扶进来坐下,看一眼崔述,又看一眼她,不知该如何介绍两人认识。
林氏此时方慢慢回过神来,冲周缨道:“阿缨,你去后头把菜洗了,有客人来,连饭菜都不知道准备了?”
她极少用这样的语气说话,周缨愣了片刻,才“噢”了一声,提起竹篮往后去了。
屋后响起涓涓水流之声,崔述向林氏一笑:“多有叨扰。”
林氏沉默须臾,说:“我见过你。”
崔述不应,她接道:“上回官府的人来抓逃犯,拿着你的画像来问,我不认字,但记人脸不差。”
“是。”崔述未作掩饰。
“那回当真是阿缨藏下了你?这丫头当真是胆大包天了,竟敢做出这样的事来。”林氏道,“我早怀疑是谁在帮阿缨,阿缨虽然勤快,但咱们这儿穷乡僻壤的,就算她能攒下几个小钱,能够打点狱卒给我送衣送被,但后来给她娘亲操持丧事,那阵仗,咱们村里几十年不曾出过了,她不可能攒下这么多银钱。何况那日过堂,那些话,绝不可能是她自个儿能说出来的。”
“我想了好几遭,一直想问那丫头,但不好出口。”林氏将他周身再度打量一遍,“今日一见你,我便想明白了。” ↑返回顶部↑
“崔讼师。”周缨冲他一笑,“若非你出手相助,遇上这么个糊涂县官,说不定得把我自个儿都搭进这案子里。”
“应当不至于,若真如此,州府复核那关约莫也应付不过去,只是要定杨固死刑确有些困难。”崔述沉默片刻,好奇道,“我何处露了馅儿?”
周缨身子尚未痊愈,声音哑得厉害:“你伤没好全,难免有些破绽。”
“原来如此。”崔述淡笑了下。
“原本只是有些怀疑,但狱卒同我说,他们同僚一起吃酒时,听书吏提起过,这份诉状非常厉害,县官怕惹到不世出的高人才往上递得快,州府也批得快。”周缨仍旧歪着头,声音低低地传过来,“狱卒说你自称是我乡邻,但我根本不认得什么能写出这样诉状的高人。”
“我钻研此道日久,不足为奇。”
崔述注视着跳跃的火苗,语气不无落寞。
周缨转头看他一眼,又收回目光,将已蹦到嗓子眼儿的疑问咽了回去。
他的身份来历,不当她问。
崔述不知她心中所想,只接着方才的话道:“但你能赢这场官司,并不全靠那份诉状。五轮堂审,不曾记错一个细节,答错一句话,前后未有任何翻供,沉着应对,有据有节。我见过无数堂下受审之人,不论年纪长幼,占理与否,在堂官和刑罚的威压下,能做到如此的,十之一二而已。何况……”她才刚经丧母之痛,又少不更事。
若非当日亲眼所见,他也很难相信她能够从容应对,尽展当日他在狱中所授,以至于当日堂审结束,他便立刻改了主意,将原本预备留下帮助善后的束关一并撤回沧州,留她一人独自面对后来种种,不再插手。
崔述将后半截话咽回腹中,直视着她黑亮的双眸:“短短一日,《永昌律》相关,你记得一字不差。这个公道,是你应得的。”
“想活命,想替阿娘讨一个公道,逼着自己硬记下来的。”周缨将杂乱的灶下收拾整齐,各色用具归置到墙角堆好,打水净完手,过来接他的茶杯,才说,“总之,这回欠你一个大人情,以后若有机会,一定报答。”
崔述没应声。
周缨默了片刻,又说:“不过也是空话,总归以后没机会再见了,你要回玉京了?”
崔述“嗯”了一声:“你往后做何打算?”
周缨从袖中取出一张黄纸,展开递给他:“你帮我看看,这契书有无问题?”
是将家产悉数赠与杨成夫妇的契书,写清了家中两亩薄田的位置与大小,崔述阅过,点头道:“没有,可用。”
周缨将纸收起来:“官府已判我随母归宗,并出具公验,允我回原籍重录户帖,等隔两日请个中人作证,和成叔签了这契,我就准备离开,不再回来了。”
林氏提着竹篮站在门口,听得这话,呆站了片刻,惶惶不知所措。
周缨忙起身将她扶进来坐下,看一眼崔述,又看一眼她,不知该如何介绍两人认识。
林氏此时方慢慢回过神来,冲周缨道:“阿缨,你去后头把菜洗了,有客人来,连饭菜都不知道准备了?”
她极少用这样的语气说话,周缨愣了片刻,才“噢”了一声,提起竹篮往后去了。
屋后响起涓涓水流之声,崔述向林氏一笑:“多有叨扰。”
林氏沉默须臾,说:“我见过你。”
崔述不应,她接道:“上回官府的人来抓逃犯,拿着你的画像来问,我不认字,但记人脸不差。”
“是。”崔述未作掩饰。
“那回当真是阿缨藏下了你?这丫头当真是胆大包天了,竟敢做出这样的事来。”林氏道,“我早怀疑是谁在帮阿缨,阿缨虽然勤快,但咱们这儿穷乡僻壤的,就算她能攒下几个小钱,能够打点狱卒给我送衣送被,但后来给她娘亲操持丧事,那阵仗,咱们村里几十年不曾出过了,她不可能攒下这么多银钱。何况那日过堂,那些话,绝不可能是她自个儿能说出来的。”
“我想了好几遭,一直想问那丫头,但不好出口。”林氏将他周身再度打量一遍,“今日一见你,我便想明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