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3)
继承人这样的家国大事,他俩就和拉家常似的说完了。】
天幕逐渐暗了下去。
宫室里只亮着两盏油灯。即使登基已有三年,早年节衣缩食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回来。
帝后二人并肩走进宫室,屏退宫人。借着月光,皇后把奏折堆放到一起,这才随口问:“你对仪娘似乎关注得有些过分。”
二十年多年的夫妻,从少年走到中年,彼此的了解实在太深。
中宗提起茶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热茶,推到妻子面前,平静道:“她想要当皇帝,我当然要多多关注她。”
皇后对女儿的心思了若指掌。作为母亲,她替女儿忧心,也替儿子挂怀。
她知道长女聪慧,踌躇满志;也知道儿子软弱单纯,做闲散王爷逍遥一生,才是他更好的归宿。
皇后原本是想替女儿打探一二,却没想到……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两人的脸,连皇帝那理直气壮的神情也一览无余。
“钟璜呢?”她问,“你准备怎么办?”
皇帝平静道:“他想和段明渊的孙女成亲,我当然成全他。”
皇后沉默了,准备好的满肚子话没能说出来,倒被噎了一下。想来也是,从她开始掌权起,仪娘就随她四处奔波,如今带兵北上,同样战功累累。
她在京城看到的是战报,同在北疆,皇帝只会看得更清楚。
中宗等不到她说话,疑惑问:“你不同意?”
皇后盯了他一眼。
她当然不是不愿意,而是有些恍惚。从十七岁走到今天,从不能参政的当年走到现在,她的女儿也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她忽然微笑起来,笑容明媚:“就算你不同意,我也一定要送仪娘上去。”
这会是一条艰难的路,但钟琮这样选了,想必她甘之如饴。
皇帝不再说什么,两人靠在一起,借着一点昏黄的灯光,轻声说起了话,从北上第一天说起,直到得胜回朝。
躺在床上睡着前的最后一刻,皇后忽然问:“行远,你为什么愿意……”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丈夫和大部分男人不一样。
固然,她自信于自己的才学,绝不落后于旁人。但即使如此,受制于性别,她也很难有自己的天地。
如果丈夫不同意,她也会一意孤行,可那要面对的阻力,是绝对呈指数级上升的。
皇帝好像是睡着了,又像是没有。她等了许久,只听见轻微的呼吸声,轻叹一声,闭上眼睛就要入睡。
“昭娘,你知道的,男女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谁强谁就上。”在她身侧,男人平静的声音忽然响起。
皇后知道,他说的不止是女儿。
他辛苦十几年,固然有相当程度是因为看不惯五皇子倒行逆施,看不惯天下纷乱。某些意义上来讲,他的确是理想主义者,想要终结战争,想创造一个盛世,但他绝不是完全只为了道义的追求——他还没有无欲无求到成为圣人的地步。
继承人会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钟璜可以是更方便的理由,但也仅仅是方便。
他总不能两眼一闭,不闻身后事。
外祖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他如果当真随便选一个太子,就开始眼聋耳瞎,大概率百年之后,会马上跳出来一个李行远、赵行远,前来惩奸除恶。 ↑返回顶部↑
天幕逐渐暗了下去。
宫室里只亮着两盏油灯。即使登基已有三年,早年节衣缩食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回来。
帝后二人并肩走进宫室,屏退宫人。借着月光,皇后把奏折堆放到一起,这才随口问:“你对仪娘似乎关注得有些过分。”
二十年多年的夫妻,从少年走到中年,彼此的了解实在太深。
中宗提起茶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热茶,推到妻子面前,平静道:“她想要当皇帝,我当然要多多关注她。”
皇后对女儿的心思了若指掌。作为母亲,她替女儿忧心,也替儿子挂怀。
她知道长女聪慧,踌躇满志;也知道儿子软弱单纯,做闲散王爷逍遥一生,才是他更好的归宿。
皇后原本是想替女儿打探一二,却没想到……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两人的脸,连皇帝那理直气壮的神情也一览无余。
“钟璜呢?”她问,“你准备怎么办?”
皇帝平静道:“他想和段明渊的孙女成亲,我当然成全他。”
皇后沉默了,准备好的满肚子话没能说出来,倒被噎了一下。想来也是,从她开始掌权起,仪娘就随她四处奔波,如今带兵北上,同样战功累累。
她在京城看到的是战报,同在北疆,皇帝只会看得更清楚。
中宗等不到她说话,疑惑问:“你不同意?”
皇后盯了他一眼。
她当然不是不愿意,而是有些恍惚。从十七岁走到今天,从不能参政的当年走到现在,她的女儿也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她忽然微笑起来,笑容明媚:“就算你不同意,我也一定要送仪娘上去。”
这会是一条艰难的路,但钟琮这样选了,想必她甘之如饴。
皇帝不再说什么,两人靠在一起,借着一点昏黄的灯光,轻声说起了话,从北上第一天说起,直到得胜回朝。
躺在床上睡着前的最后一刻,皇后忽然问:“行远,你为什么愿意……”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丈夫和大部分男人不一样。
固然,她自信于自己的才学,绝不落后于旁人。但即使如此,受制于性别,她也很难有自己的天地。
如果丈夫不同意,她也会一意孤行,可那要面对的阻力,是绝对呈指数级上升的。
皇帝好像是睡着了,又像是没有。她等了许久,只听见轻微的呼吸声,轻叹一声,闭上眼睛就要入睡。
“昭娘,你知道的,男女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谁强谁就上。”在她身侧,男人平静的声音忽然响起。
皇后知道,他说的不止是女儿。
他辛苦十几年,固然有相当程度是因为看不惯五皇子倒行逆施,看不惯天下纷乱。某些意义上来讲,他的确是理想主义者,想要终结战争,想创造一个盛世,但他绝不是完全只为了道义的追求——他还没有无欲无求到成为圣人的地步。
继承人会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钟璜可以是更方便的理由,但也仅仅是方便。
他总不能两眼一闭,不闻身后事。
外祖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他如果当真随便选一个太子,就开始眼聋耳瞎,大概率百年之后,会马上跳出来一个李行远、赵行远,前来惩奸除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