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3)
柳绵绵放下报纸,笑笑:“是乡里办的,我哥他们出了一点钱。”
谢红眼神微闪,不太相信这话。
她刚才磨磨蹭蹭地在靠近餐厅的地方晾衣服,就是为了听清楚一点,分明那个男同志都是听她的,厂子里的事情好像也是要由她来拿主意。
王志强倒是答应了,会想法子给她在国营工厂里面弄个工作,但是他们这一路过来,火车上南来北往的人,她听到了很多消息。比如说很多国营工厂都在走下坡路,有的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比如说南边有很多私人的工厂,生意红火得不行,工资开得比国营工厂高多了。
谢红听着就觉得国营工厂其实也没那么好。
何况,就算是进了国营工厂,她没学历没技术的,肯定也只能打打杂。
如果能在私人的厂子里当个管事的,那不比在国营工厂打杂好?
谢红还想再问,刘婶回来了,看见柳绵绵坐那儿,先是一愣:“哎哟,绵绵你起这么早?”
又看见谢红,忙说:“绵绵看报纸呢,谢红你别影响她,过来帮我拔鸡毛,今天没碰见那个拔毛特别干净的小何,另外一个小年轻,干活太毛糙了。”
谢红不太乐意,不过还是站了起来,跟着进了厨房。
刘婶把其他东西都放好,拿了杀好的鸡出来放到搪瓷盆里,又从橱柜里找出把镊子:“你来吧,我这眼神不太好了。”自己坐另一边开始剥豆子。
谢红看着手里的镊子:“这可真讲究。”
刘婶笑了起来:“那是维舟给我弄的,这孩子聪明着呢,哎,也不知道去了西北习不习惯,吃得好不好。”
谢红撇撇嘴,心说老太太可真是不知数,到底谁才是她儿子呢?不过她自然也知道这种话在心里吐槽吐槽也就罢了,说是肯定不能说的,毕竟他们如今住的还是人家的房子呢,这么大的房子。
干活她是不怵的,快手快脚地拔着毛,顺口就问:“妈,柳同志是不是开了个罐头厂,我听她和她兄弟说的,她好像还要在南边开服装厂?哦,对了,之前她兄弟来过,吃了豆浆包子才走的。”
比她还年轻的小姑娘,开口闭口就是一个厂子,谢红是真的羡慕,不过她不觉得柳绵绵是靠自己,肯定还是靠沈家的,听说沈家的老爷子退休前还是部队里的大官呢。
要不是偶然听见战友们调侃王志强,她也不知道原来王志强家里还有这种关系,也不会马上改了主意,答应和他领证了。
她实在是穷怕了。
只盼着能过上好日子,过上人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不过,谢红原先是觉得,能嫁个当营长的就是好日子了,如今才发现真正的好日子根本就是她无法想象的。
刘婶想说绵绵哪止开罐头厂和服装厂,她开的炸鸡店和录像厅还都上了报纸呢,不过她看了谢红一眼,却说:“强子让我们帮你寻摸个工作,如今工作不好找,我早晨去知青菜场,倒是有个相熟的姐妹说他们那边要个人卖菜,你要不要去试试?”
谢红脸色一下变了:“妈,志强说要给我找个国营工厂正式工的工作。”
她虽然刚刚还在心里嫌弃国营工厂效益不好,可怎么说也比卖菜好了千百倍。
“这不一下子安排不上吗,先找个工作混着,回头再好好找个合适的。”刘婶解释说。
其实她倒一点不觉得菜场的工作不好,工作轻松,收入不错,等罐头厂的货出来,还能带着卖卖罐头,这个人家说了是不管的,这就是净赚了,算下来一个月比国营工厂工人收入高多了。
不过年轻人想法不一样,可能觉得卖菜不太好听吧,刘婶倒是也不强求,于是又说:“你要不喜欢也没事,强子工资高,你就先休息一阵子。”
刘婶把豆子壳拢了拢,又说:“你先不工作也好,正好这阵子咱俩一起把春晖路的房子整一整,从强子说要转业回来,我就让人退租了,如今刚好收拾起来给你们住。”
“原来那个租户也是一对小夫妻,都是干净人,房子保管得挺不错的,咱们稍微弄一弄,再买些新家具应该就差不多了。”
谢红怔住了:“妈,这里不是住得开吗,我们没必要出去住吧?”
刘婶淡淡看她一眼:“这里可不是咱们家,偶尔借住几宿没关系,一直住着肯定是不行的。” ↑返回顶部↑
谢红眼神微闪,不太相信这话。
她刚才磨磨蹭蹭地在靠近餐厅的地方晾衣服,就是为了听清楚一点,分明那个男同志都是听她的,厂子里的事情好像也是要由她来拿主意。
王志强倒是答应了,会想法子给她在国营工厂里面弄个工作,但是他们这一路过来,火车上南来北往的人,她听到了很多消息。比如说很多国营工厂都在走下坡路,有的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比如说南边有很多私人的工厂,生意红火得不行,工资开得比国营工厂高多了。
谢红听着就觉得国营工厂其实也没那么好。
何况,就算是进了国营工厂,她没学历没技术的,肯定也只能打打杂。
如果能在私人的厂子里当个管事的,那不比在国营工厂打杂好?
谢红还想再问,刘婶回来了,看见柳绵绵坐那儿,先是一愣:“哎哟,绵绵你起这么早?”
又看见谢红,忙说:“绵绵看报纸呢,谢红你别影响她,过来帮我拔鸡毛,今天没碰见那个拔毛特别干净的小何,另外一个小年轻,干活太毛糙了。”
谢红不太乐意,不过还是站了起来,跟着进了厨房。
刘婶把其他东西都放好,拿了杀好的鸡出来放到搪瓷盆里,又从橱柜里找出把镊子:“你来吧,我这眼神不太好了。”自己坐另一边开始剥豆子。
谢红看着手里的镊子:“这可真讲究。”
刘婶笑了起来:“那是维舟给我弄的,这孩子聪明着呢,哎,也不知道去了西北习不习惯,吃得好不好。”
谢红撇撇嘴,心说老太太可真是不知数,到底谁才是她儿子呢?不过她自然也知道这种话在心里吐槽吐槽也就罢了,说是肯定不能说的,毕竟他们如今住的还是人家的房子呢,这么大的房子。
干活她是不怵的,快手快脚地拔着毛,顺口就问:“妈,柳同志是不是开了个罐头厂,我听她和她兄弟说的,她好像还要在南边开服装厂?哦,对了,之前她兄弟来过,吃了豆浆包子才走的。”
比她还年轻的小姑娘,开口闭口就是一个厂子,谢红是真的羡慕,不过她不觉得柳绵绵是靠自己,肯定还是靠沈家的,听说沈家的老爷子退休前还是部队里的大官呢。
要不是偶然听见战友们调侃王志强,她也不知道原来王志强家里还有这种关系,也不会马上改了主意,答应和他领证了。
她实在是穷怕了。
只盼着能过上好日子,过上人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不过,谢红原先是觉得,能嫁个当营长的就是好日子了,如今才发现真正的好日子根本就是她无法想象的。
刘婶想说绵绵哪止开罐头厂和服装厂,她开的炸鸡店和录像厅还都上了报纸呢,不过她看了谢红一眼,却说:“强子让我们帮你寻摸个工作,如今工作不好找,我早晨去知青菜场,倒是有个相熟的姐妹说他们那边要个人卖菜,你要不要去试试?”
谢红脸色一下变了:“妈,志强说要给我找个国营工厂正式工的工作。”
她虽然刚刚还在心里嫌弃国营工厂效益不好,可怎么说也比卖菜好了千百倍。
“这不一下子安排不上吗,先找个工作混着,回头再好好找个合适的。”刘婶解释说。
其实她倒一点不觉得菜场的工作不好,工作轻松,收入不错,等罐头厂的货出来,还能带着卖卖罐头,这个人家说了是不管的,这就是净赚了,算下来一个月比国营工厂工人收入高多了。
不过年轻人想法不一样,可能觉得卖菜不太好听吧,刘婶倒是也不强求,于是又说:“你要不喜欢也没事,强子工资高,你就先休息一阵子。”
刘婶把豆子壳拢了拢,又说:“你先不工作也好,正好这阵子咱俩一起把春晖路的房子整一整,从强子说要转业回来,我就让人退租了,如今刚好收拾起来给你们住。”
“原来那个租户也是一对小夫妻,都是干净人,房子保管得挺不错的,咱们稍微弄一弄,再买些新家具应该就差不多了。”
谢红怔住了:“妈,这里不是住得开吗,我们没必要出去住吧?”
刘婶淡淡看她一眼:“这里可不是咱们家,偶尔借住几宿没关系,一直住着肯定是不行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