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3)
石子濯和景俟的眼神彼此交了个锋,均是一触即收。
杜介暗中打量着二人的神色,实在是辨别不出,只能将辨认的希望寄托在季殊归身上。
季殊归有些尴尬,向着两人中间的空椅子说道:“不知哪位先说?”
石子濯开口道:“既然怀疑我者众,那就我先说吧。我与同梦相识乃是六岁,彼时我刚被先帝认回,在宴会之上见了同梦,自此交好,是也不是?”
“不错,”季殊归道,“确实如此。”
景俟不以为然:“这有何稀奇?谁人不知我是六岁被先帝认回?同梦身为户部尚书之子,想同我相识,左不过就那些大日子时候,那些时候哪个没有饮宴?莫要被他诳了去。”
石子濯道:“哦?那石护卫是有什么密辛要讲?”
“石护卫?”景俟没有上套,“究竟哪个是石护卫?不说往事,就说近日之事。三个月前,怀靖侯燕鹏举纳妾宴,我与同梦相继赴宴,恰好在侯府门前遇上。于是我二人一同入内,饮宴之时,我吃得酒醉,便被人扶往偏殿歇息。神思清明之时,出来恰好遇见同梦,我说得不错罢?”
季殊归讷讷道:“确有此事。”
“怎么,”景俟得意道,“石护卫难道要说,这宴会之上,眼多口杂,我能得知此事也不稀奇?莫要忘了,本王在偏殿遇见同梦,可没有那么多双眼睛耳朵。”
石子濯道:“世上无有不透风的墙,便是不知你怎生得知此事,却也不能料定你就是真的。”
景俟道:“那你又有何法子证明你是真的?”
石子濯道:“无论我说出多少件与同梦的往事,你都能以‘此事并非只有二人才知’来反驳,是也不是?”
“尔不亦然?”景俟回击道。
石子濯缓缓道:“既然如此,那么不妨叫旁人指认。同梦与我是二十载的好友,不能认不出我来吧?”
景俟也说道:“不错,同梦一时间难以辨认,但不妨宽心下来,仔细瞧瞧,料他定然能分辨真假。”
“但一人所言,并不能尽信,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石子濯又说道。
“不错,”景俟附和道,“杜千户既然在此,想必这几日见面,心中也有决断,糜仪也跟着本王多年,不如就请他三人来裁决。若是他三人指认同一人,这便无话可说,若是不同么,便要上达天听,请陛下娘娘做主了。”
石子濯和景俟一唱一和,三言两语就把此事定下,季殊归和杜千户一个心中叫屈,一个内里藏奸,糜仪似乎也有心事,彼此虽然都不想涉此大事,但又恐决断不在自己之手,叫指挥使吩咐之事暴露,便半推半就,应了下来。
季殊归说道:“此等大事,我二人自然不能定断,不过是一些揣测建言,最终如何定夺,还要请圣上决断。”
他口中这般说着,眼睛却看向景俟:“在下以为,这位才是真正的贤王。”
季殊归说完,见杜介和糜仪都犹豫不定,心中也有些后悔话说太早,但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他要收回是万万不能的了。
半晌,杜介才道:“我与殿下相识不久,虽不知杜某直觉是否准确……杜某认为,这位才是真正的贤王。”
“这位”正是指石子濯。
季殊归有些惊讶,转头望向杜介:“杜大人当真如此认为?”
“这只是杜某直觉所为,至于他是不是真正的贤王,杜某并不能笃定。”杜介这般说道,却是没有推翻自己的论断。
“糜仪,你呢?”景俟问道。
糜仪脸上纠结极了,他张口说道:“这……殿下,我跟随殿下多年,今日却是真的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殿下啊!或许并没有假的殿下,两个都是真的殿下?”
季殊归和杜介皆道:“绝不可能!”
季殊归道:“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同一个人?忒也荒唐。” ↑返回顶部↑
杜介暗中打量着二人的神色,实在是辨别不出,只能将辨认的希望寄托在季殊归身上。
季殊归有些尴尬,向着两人中间的空椅子说道:“不知哪位先说?”
石子濯开口道:“既然怀疑我者众,那就我先说吧。我与同梦相识乃是六岁,彼时我刚被先帝认回,在宴会之上见了同梦,自此交好,是也不是?”
“不错,”季殊归道,“确实如此。”
景俟不以为然:“这有何稀奇?谁人不知我是六岁被先帝认回?同梦身为户部尚书之子,想同我相识,左不过就那些大日子时候,那些时候哪个没有饮宴?莫要被他诳了去。”
石子濯道:“哦?那石护卫是有什么密辛要讲?”
“石护卫?”景俟没有上套,“究竟哪个是石护卫?不说往事,就说近日之事。三个月前,怀靖侯燕鹏举纳妾宴,我与同梦相继赴宴,恰好在侯府门前遇上。于是我二人一同入内,饮宴之时,我吃得酒醉,便被人扶往偏殿歇息。神思清明之时,出来恰好遇见同梦,我说得不错罢?”
季殊归讷讷道:“确有此事。”
“怎么,”景俟得意道,“石护卫难道要说,这宴会之上,眼多口杂,我能得知此事也不稀奇?莫要忘了,本王在偏殿遇见同梦,可没有那么多双眼睛耳朵。”
石子濯道:“世上无有不透风的墙,便是不知你怎生得知此事,却也不能料定你就是真的。”
景俟道:“那你又有何法子证明你是真的?”
石子濯道:“无论我说出多少件与同梦的往事,你都能以‘此事并非只有二人才知’来反驳,是也不是?”
“尔不亦然?”景俟回击道。
石子濯缓缓道:“既然如此,那么不妨叫旁人指认。同梦与我是二十载的好友,不能认不出我来吧?”
景俟也说道:“不错,同梦一时间难以辨认,但不妨宽心下来,仔细瞧瞧,料他定然能分辨真假。”
“但一人所言,并不能尽信,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石子濯又说道。
“不错,”景俟附和道,“杜千户既然在此,想必这几日见面,心中也有决断,糜仪也跟着本王多年,不如就请他三人来裁决。若是他三人指认同一人,这便无话可说,若是不同么,便要上达天听,请陛下娘娘做主了。”
石子濯和景俟一唱一和,三言两语就把此事定下,季殊归和杜千户一个心中叫屈,一个内里藏奸,糜仪似乎也有心事,彼此虽然都不想涉此大事,但又恐决断不在自己之手,叫指挥使吩咐之事暴露,便半推半就,应了下来。
季殊归说道:“此等大事,我二人自然不能定断,不过是一些揣测建言,最终如何定夺,还要请圣上决断。”
他口中这般说着,眼睛却看向景俟:“在下以为,这位才是真正的贤王。”
季殊归说完,见杜介和糜仪都犹豫不定,心中也有些后悔话说太早,但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他要收回是万万不能的了。
半晌,杜介才道:“我与殿下相识不久,虽不知杜某直觉是否准确……杜某认为,这位才是真正的贤王。”
“这位”正是指石子濯。
季殊归有些惊讶,转头望向杜介:“杜大人当真如此认为?”
“这只是杜某直觉所为,至于他是不是真正的贤王,杜某并不能笃定。”杜介这般说道,却是没有推翻自己的论断。
“糜仪,你呢?”景俟问道。
糜仪脸上纠结极了,他张口说道:“这……殿下,我跟随殿下多年,今日却是真的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殿下啊!或许并没有假的殿下,两个都是真的殿下?”
季殊归和杜介皆道:“绝不可能!”
季殊归道:“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同一个人?忒也荒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