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3)
很多父母执着的点很奇怪。
比如,找个男朋友可以帮你换灯泡,水龙头漏了可以给你换水龙头。再比如,某一样家电坏了,他都能直接给你修好。
但杨琦安知道,很多女孩早就在独立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技能,比如换灯泡,比如换水管,甚至打蟑螂,抓老鼠都不在话下。
再不济,也可以随时叫维修师傅上门,不仅专业,换的快,售后还有保障。
以上这些只是生活中某一样很小的事情,其实是男是女都可以做。但让杨琦安想了又想的其实是更深一层的东西。
男性更理性,女性更感性。
千百年间的家庭关系中,这种观念会更深刻。并且能够很直观的体现在:一个家庭在遇到紧急的事情中,男性会更镇定,能够挑大梁,但是女性会更感性,似乎很合理的成为去依附,去听从的那个人。
而这些想法,在杨琦安心里、脑子里绕来绕去,形成了很具象的场景。
比如当童舒的父母因为急病住院,童舒如果在六神无主的状态下,自己能不能迅速的镇定,并且帮着童舒去做决定;比如,童舒的工作会有比较大的变动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冷静的跟她一起去分析形势,选中最优解。
再比如,两个人都遇到无法冷静处之的事情,即将对两个人的感情带来冲击的时候,自己能不能让头脑偏向理智,好好的处理与维护暴风中的关系。
杨琦安从来不认为童舒是一个娇弱的女人,娇弱的女人才不会选择自己去创业,去开公司。
相反,杨琦安认为童舒是个内核强大,并且有野心的女人。
当然,杨琦安也并不会认为童舒一定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去依附自己,去听从自己。
她们两个首先是独立的个体,其实是平等的关系,最后才是相爱的两个人,应该相互支撑,相互陪伴的两个人。
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当事人意识”,即当你成了某件事情的当事人,很大程度上你做不到真正的冷静和置身事外。
我们只是人,做不了神。
所以杨琦安想的看似很多,但实际上要做的并不多,只一件:那就是修炼自己的内核,让自己在童舒的世界里,成为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无论任何时候。
要不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呢,和童舒谈恋爱后,似乎被这种恋爱的磁场影响,杨琦安的运气一直都很不错。现在更是打瞌睡了都有人递枕头。
就在杨琦安还在想不开工作室还能干些什么,总是这样接私单,不成系统,不成规模的,自己就算是再有天赋,迟早也会被消耗完。
前学长,以及前合作伙伴刘大志就约杨琦安吃饭了。刘大志,本名刘彦泽,杨琦安大学比自己大一届的同系学长。大学学的摄影,研究生又去攻读了导演。
上学的时候大家一起吃饭,喝多了的刘彦泽开始自己豪情壮志的发言,立誓以后要拍出来和国内某某导演一样叫做的大电影。
志向极其远大,所以人送外号刘大志。
毕业后毅然北上,开始追他轰轰烈烈的导演之梦。几年前去海城,还和杨琦安合作拍了商业片,整体效果呈现很不错。
第 20 章
后面才知道,有才情不够,有梦想也不够,在盛城想往上爬还得有人脉,要消尖了脑袋往人家的圈子里挤,就算挤进去了,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你。
碰了几次壁后的刘大志终于认清现实,转攻自己擅长的拍照。放下身上那股子清高劲儿后,商业片接踵而来,刚开始开着小的摄影工作室,后面就成了摄影公司。
从一个这也瞧不上,那也瞧不上的艺术文青,最终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商人。
跟杨琦安不一样的是,刘大志自己放下自己心里端着的那股劲儿后,接受了自己是一个商人的底色,所以野心也一日比一日大。
而杨琦安只是跟她妈堵着一口气。开工作室,拍商业片,赚钱都是想得到她妈的认可。
实际上,没什么很大的野心,现在也就只想守着童舒过一辈子。 ↑返回顶部↑
比如,找个男朋友可以帮你换灯泡,水龙头漏了可以给你换水龙头。再比如,某一样家电坏了,他都能直接给你修好。
但杨琦安知道,很多女孩早就在独立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技能,比如换灯泡,比如换水管,甚至打蟑螂,抓老鼠都不在话下。
再不济,也可以随时叫维修师傅上门,不仅专业,换的快,售后还有保障。
以上这些只是生活中某一样很小的事情,其实是男是女都可以做。但让杨琦安想了又想的其实是更深一层的东西。
男性更理性,女性更感性。
千百年间的家庭关系中,这种观念会更深刻。并且能够很直观的体现在:一个家庭在遇到紧急的事情中,男性会更镇定,能够挑大梁,但是女性会更感性,似乎很合理的成为去依附,去听从的那个人。
而这些想法,在杨琦安心里、脑子里绕来绕去,形成了很具象的场景。
比如当童舒的父母因为急病住院,童舒如果在六神无主的状态下,自己能不能迅速的镇定,并且帮着童舒去做决定;比如,童舒的工作会有比较大的变动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冷静的跟她一起去分析形势,选中最优解。
再比如,两个人都遇到无法冷静处之的事情,即将对两个人的感情带来冲击的时候,自己能不能让头脑偏向理智,好好的处理与维护暴风中的关系。
杨琦安从来不认为童舒是一个娇弱的女人,娇弱的女人才不会选择自己去创业,去开公司。
相反,杨琦安认为童舒是个内核强大,并且有野心的女人。
当然,杨琦安也并不会认为童舒一定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去依附自己,去听从自己。
她们两个首先是独立的个体,其实是平等的关系,最后才是相爱的两个人,应该相互支撑,相互陪伴的两个人。
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当事人意识”,即当你成了某件事情的当事人,很大程度上你做不到真正的冷静和置身事外。
我们只是人,做不了神。
所以杨琦安想的看似很多,但实际上要做的并不多,只一件:那就是修炼自己的内核,让自己在童舒的世界里,成为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无论任何时候。
要不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呢,和童舒谈恋爱后,似乎被这种恋爱的磁场影响,杨琦安的运气一直都很不错。现在更是打瞌睡了都有人递枕头。
就在杨琦安还在想不开工作室还能干些什么,总是这样接私单,不成系统,不成规模的,自己就算是再有天赋,迟早也会被消耗完。
前学长,以及前合作伙伴刘大志就约杨琦安吃饭了。刘大志,本名刘彦泽,杨琦安大学比自己大一届的同系学长。大学学的摄影,研究生又去攻读了导演。
上学的时候大家一起吃饭,喝多了的刘彦泽开始自己豪情壮志的发言,立誓以后要拍出来和国内某某导演一样叫做的大电影。
志向极其远大,所以人送外号刘大志。
毕业后毅然北上,开始追他轰轰烈烈的导演之梦。几年前去海城,还和杨琦安合作拍了商业片,整体效果呈现很不错。
第 20 章
后面才知道,有才情不够,有梦想也不够,在盛城想往上爬还得有人脉,要消尖了脑袋往人家的圈子里挤,就算挤进去了,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你。
碰了几次壁后的刘大志终于认清现实,转攻自己擅长的拍照。放下身上那股子清高劲儿后,商业片接踵而来,刚开始开着小的摄影工作室,后面就成了摄影公司。
从一个这也瞧不上,那也瞧不上的艺术文青,最终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商人。
跟杨琦安不一样的是,刘大志自己放下自己心里端着的那股劲儿后,接受了自己是一个商人的底色,所以野心也一日比一日大。
而杨琦安只是跟她妈堵着一口气。开工作室,拍商业片,赚钱都是想得到她妈的认可。
实际上,没什么很大的野心,现在也就只想守着童舒过一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