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这我也不确定,但他们旁边不是还有其他人族吗,说不定只是帮忙抱着呢……”
“你会心大到让一个妖怪抱着你的小孩吗?”
罗季平冷冷扫了那人一眼,直看得对方讷讷闭上嘴,才阴沉下眼眸道:“这里面绝对有问题,回去好好查一下——”桂熙他们看着罗季平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小桂枝怀中的莲心飘到荷生身旁,贴着他的额头微微摇曳着,同他倾诉自己的关心和担忧。
接连受了两次伤的荷生此刻魂体都变得有些虚幻,他伸出手抚了抚莲心的花瓣,露出一个虚弱的微笑:“我没事儿,鬼才不会这么容易死呢。”
一提到“死”这个字,莲心立马变得激动起来,花身剧烈摇晃着,似乎对荷生的话很生气。
而荷生只是眼神平静地望着莲心,半晌缓缓道:“莲心,我想娘了。”
莲心瞬间僵在了原地,花瓣轻轻战栗着。
荷生看着她,眼眸里带着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疲惫,一字一句轻声道:“让那天师杀了我那句话,不是气话。
莲心,我累了。
我想回家。”
莲心在荷生的话里缓缓低下头去,粉嫩的花瓣间流淌着一滴滴晶莹的露水,那是她的眼泪。
因为莲心知道,他们早就没有家了——“魂体多是因执念过重而被困在某处,导致无法往生。”
晏清走过来,在荷生面前蹲下身来,温声道:“荷生,你的执念是什么呢?”
荷生怔怔抬起头来,撞进晏清的眼眸。
那眼神温柔而有力,有着似乎能包容一切的力量。望着那双眼眸,荷生忽然觉得好似时间倒转,他又回到了他生命中最黑暗、也最不愿回忆的那一天——姒氏的大军攻上化更山,哀鸣声震颤大地,大火肆虐屠戮一切的那一天。
“我的执念吗?大概是,没能守护好我的家园吧——”荷生垂下失神的眼眸,喃喃道。
第92章 秀禾夫人没有人记得这里有一个叫荷生……
化更山中自古便栖息着一支族群,信奉山川和自然神灵,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后来外界战乱频发、动荡不堪,不时便有人因躲避征兵、战火的而躲上山来。山中的原住民们慷慨接纳了逃难而来的人们,提供给他们食物和住所。
而逃上山来的人们也为大山的居民带来了山中没有的技巧和手艺,修建起了一座座村寨,也带来了各种农作物和蔬菜种子,并引用山中的水源,开拓了一块块荷塘。
人们将山里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过上了与世隔绝,再也不受战火侵扰的宁静生活。
荷生的母亲就是外地逃灾而来的汉人,读了几年书,还会写字,是山里难得的文化人。
村民们都尊称她为秀禾夫人。
村寨里大多数孩子的名字都是秀禾夫人取的,荷生很喜欢他的名字,因为秀禾夫人最喜欢的花就是荷花,据说那是她死去的丈夫送给她的第一朵花。
秀禾夫人的丈夫被官府强征去做了壮丁,不过半年便死在了一次攻城战中。
接到丈夫死讯的那天,秀禾夫人抱着只有四岁的荷生在漆黑一片的夜里安静坐了很久,什么都不明白的荷生窝在娘温暖的怀里,脸上落了点点冰凉,还以为是下起了夜雨。
第二天秀禾夫人便抱着荷生离开了破败的家里,他们走过了战火纷飞的城池,看见了饿殍满地、易子而食,一路行到化更山下时,仿佛将这世间最深沉的苦难都看遍了、也经历过了。
化更山的村民接纳了母子二人,给了他们住所和食物,于是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秀禾夫人靠教村寨里的小孩读书写字维生,荷生长大一些后便跟着村寨里的大人们去荷塘里挖藕捉鱼来补贴家用。 ↑返回顶部↑
“你会心大到让一个妖怪抱着你的小孩吗?”
罗季平冷冷扫了那人一眼,直看得对方讷讷闭上嘴,才阴沉下眼眸道:“这里面绝对有问题,回去好好查一下——”桂熙他们看着罗季平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小桂枝怀中的莲心飘到荷生身旁,贴着他的额头微微摇曳着,同他倾诉自己的关心和担忧。
接连受了两次伤的荷生此刻魂体都变得有些虚幻,他伸出手抚了抚莲心的花瓣,露出一个虚弱的微笑:“我没事儿,鬼才不会这么容易死呢。”
一提到“死”这个字,莲心立马变得激动起来,花身剧烈摇晃着,似乎对荷生的话很生气。
而荷生只是眼神平静地望着莲心,半晌缓缓道:“莲心,我想娘了。”
莲心瞬间僵在了原地,花瓣轻轻战栗着。
荷生看着她,眼眸里带着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疲惫,一字一句轻声道:“让那天师杀了我那句话,不是气话。
莲心,我累了。
我想回家。”
莲心在荷生的话里缓缓低下头去,粉嫩的花瓣间流淌着一滴滴晶莹的露水,那是她的眼泪。
因为莲心知道,他们早就没有家了——“魂体多是因执念过重而被困在某处,导致无法往生。”
晏清走过来,在荷生面前蹲下身来,温声道:“荷生,你的执念是什么呢?”
荷生怔怔抬起头来,撞进晏清的眼眸。
那眼神温柔而有力,有着似乎能包容一切的力量。望着那双眼眸,荷生忽然觉得好似时间倒转,他又回到了他生命中最黑暗、也最不愿回忆的那一天——姒氏的大军攻上化更山,哀鸣声震颤大地,大火肆虐屠戮一切的那一天。
“我的执念吗?大概是,没能守护好我的家园吧——”荷生垂下失神的眼眸,喃喃道。
第92章 秀禾夫人没有人记得这里有一个叫荷生……
化更山中自古便栖息着一支族群,信奉山川和自然神灵,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后来外界战乱频发、动荡不堪,不时便有人因躲避征兵、战火的而躲上山来。山中的原住民们慷慨接纳了逃难而来的人们,提供给他们食物和住所。
而逃上山来的人们也为大山的居民带来了山中没有的技巧和手艺,修建起了一座座村寨,也带来了各种农作物和蔬菜种子,并引用山中的水源,开拓了一块块荷塘。
人们将山里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过上了与世隔绝,再也不受战火侵扰的宁静生活。
荷生的母亲就是外地逃灾而来的汉人,读了几年书,还会写字,是山里难得的文化人。
村民们都尊称她为秀禾夫人。
村寨里大多数孩子的名字都是秀禾夫人取的,荷生很喜欢他的名字,因为秀禾夫人最喜欢的花就是荷花,据说那是她死去的丈夫送给她的第一朵花。
秀禾夫人的丈夫被官府强征去做了壮丁,不过半年便死在了一次攻城战中。
接到丈夫死讯的那天,秀禾夫人抱着只有四岁的荷生在漆黑一片的夜里安静坐了很久,什么都不明白的荷生窝在娘温暖的怀里,脸上落了点点冰凉,还以为是下起了夜雨。
第二天秀禾夫人便抱着荷生离开了破败的家里,他们走过了战火纷飞的城池,看见了饿殍满地、易子而食,一路行到化更山下时,仿佛将这世间最深沉的苦难都看遍了、也经历过了。
化更山的村民接纳了母子二人,给了他们住所和食物,于是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秀禾夫人靠教村寨里的小孩读书写字维生,荷生长大一些后便跟着村寨里的大人们去荷塘里挖藕捉鱼来补贴家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