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次失效众人都知道,是在朔州。究其原因,应该是劫狱时与人打斗导致气机逆乱。
  第二次除了裴珩之外无人知晓。那是在朔州返京的途中,在刺杀之后,他感觉到那次的毒发更加迅猛、更加突然。只是刚好那日也是上一枚血丸服用后的第七日,因此并未引起人注意。
  第三次就是今日,血丸提前一天失效了。信中没有写原因,良医暗自思忖,难道昨日郎君又与人动手了?
  算了,这事不能再提,郎君已经嘱咐过他。良医看着火焰中的信纸,由红转灰,化成了无痕迹的灰烬。
  第61章 射御之比裴珩的眼尾扫了一圈,定定地……
  烈日当空,旌旗猎猎。
  此处乃皇家禁苑,庆兴帝在此宴请西戎使臣。宽阔的汉白玉石砖露台上铺了厚厚的猩红毛毡,庆兴帝高坐须弥座。
  他的左手边上首是他的两个儿子,太子和二皇子,国公贵族以及五品以上的京官,夏时远虽官阶不够,但肩负接待使臣之职,故也在其中。右手边是西戎使臣。
  露台正中的粉裳舞女随着音乐起舞,杏腮桃颊,皓腕凝霜,裙裾飞扬。
  庆兴帝往左右扫了两眼,左侧的群臣多是文人,衣不胜风,不少人闭着双目,跟着管弦音乐摇头晃脑。右侧是西戎使臣,除了他们的二王子,其余个个人高马大,双目圆睁,警惕地顾视。
  他不由得在心底叹了口气。目光悠悠转向大马金刀坐在二皇子下方一席的游野。他眯着眼,藏锋敛锷,神态看似放松,肩背却紧绷着,像一头随时暴起的虎。庆兴帝刚想放下心来,忽然又想到裴珩那日在御书房里说西戎之辈是缓兵之计。
  现在大庆国泰民安,勉强有几个能用的武将。可是十年后、二十年后,等到游野这辈人也垂垂老矣之时,又该如何?
  他把目光移向裴珩,这个年轻人的脾性深得他心,多智近妖,偏又刚直,是一把锋利的好剑。可惜,怎么中了怪毒?
  他又看向夏时远,这个人比之裴珩,才学不分伯仲,只是心性略有些优柔,是怕易被裹挟。
  唉。
  “陛下,”西戎二王子阿史那忽然道:“大庆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让我们敬佩不已。”
  庆兴帝爽朗一笑,说:“西戎善骑射,民风骁勇,也令朕钦佩啊。”
  阿史那站起来,举起酒杯,说:“此番能有机会与陛下、与诸位大人共饮,实乃三生有幸。”
  这番恭维的话令在场不少人面露自得之色,裴珩的眼底却闪过一丝深色,游野警惕地看了过去,夏时远也放下了手中的杯盏。
  果然,阿史那话锋一转,忽然道:“陛下说西戎善骑射,而我也听闻大庆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书数自是不必提,我西戎远不及大庆。只是不知道大庆射御,比之我西戎骑射,当是如何?”
  话说了一堆,目的只有一个,要跟大庆的这帮臣子们比划比划。
  庆兴帝顿了顿,太子便道:“我大庆君子射御之术,自然不弱。只是今日乃是我父皇宴请使臣,后面还有教坊司新排的曲目,展示我大庆风土人情,二王子何不专心一赏?”
  庆兴帝看了太子一眼,又看向二皇子元贞,岂料对方闭眼养神,似乎根本不在乎场上的你来我往。他略失望地闭了闭眼。
  阿史那微微一笑,说:“太子殿下,我心中感恩贵国为我们一行人的精心准备。只是今日若不能见识大庆君子的风采,而只是看到一些歌姬舞姬,只怕我们回去之后,心中会有遗憾。”
  这话夹枪带棒,二皇子睁开了眼,不满地看向太子:“大哥,跟他们这些不懂风情的人说什么?赶紧比划比划结束得了。”
  这混不吝的话令太子眉心直跳。
  太子看向庆兴帝,后者却再看游野。游野扯起一侧的唇角,漫不经心地把杯盏丢在毛毡上,眯着眼上下打量阿史那,话却是对这庆兴帝说的:“陛下,臣倒是与阿史那王子同感,若是不能见识见识西戎使臣的风采,臣心中也会有遗憾呢。”
  赴宴不允许带武器,可他那双眼一扫,就生出了拂剑朝天去的气势。
  庆兴帝道:“好。”
  阿史那又道:“既如此,我提议先比射箭,三局两胜如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