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胥衡已换下一身血污戎装,穿着简单的军中常服,他坐在主帅位子上,并未刻意彰显威严,只是静静地用布巾擦拭着剑。
  习达,激动、狂喜、后怕、以及满腹的疑问在他那张粗犷的脸上交织。他终于忍不住,猛地停下,看向胥衡,声音依旧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少将军!您……您真是……您不知道,这些日子,李严那厮和朝中那帮混账……”
  “习达。”胥衡打断他,声音略显沙哑,却带着一种平和的力度,“坐。”
  习达一愣,依言在一旁的胡凳上坐下,身体却依旧绷得笔直。
  长孙玄安静地坐在下首,煮着一壶浓茶。
  胥衡将擦拭干净的剑归入鞘中,发出清脆的“咔哒”一声。他抬起眼,目光扫过习达,又落在那跳跃的火焰上,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缓缓开口:
  “我并非失踪,更非通敌。”他的第一句话,便如同定海神针,彻底安定了习达的心。
  那日阿什回来寻他,他便知晓或许从内瓦解东胡的机会来了。
  于是让章修守好西北,自己则带着人跟阿什回去什莫族,出乎意料,或许是什莫族本身不想打战,或许是图伊已然年老,胥衡陈明利害,抛出的诚意他很快便接住了,并让阿什回全力协助。
  胥衡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东胡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东胡新狼主好战,什莫族并不想狼狈为奸。”
  习达屏住了呼吸,眼睛瞪得溜圆。这些情报,他竟丝毫不知。
  胥衡继续道,“但此事千系重大,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朝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北疆,盼着我出错,盼着边军大乱。若按常理禀报,只怕消息未出帅帐,就已摆在了某些人的案头。”
  “所以,您就……”习达似乎明白了什么。
  “所以,我必须‘失踪’,我带着亲卫,伪装成此战的什莫族人,实则秘密潜入了锡府。”
  帐内寂静无声,只有茶水沸腾的咕嘟声和胥衡平稳的叙述声。
  习达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明白其中凶险的博弈。这简直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我便藏身于锡府中。”胥衡道,“同时,我设法将一份密信,通过什莫族的秘密渠道,送到了长孙先生手中。”他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长孙玄。
  长孙玄微微颔首,接口道:“将军信中所言,只有四字——‘依计行事,静待日落’。其后所有军务调度,坚守不出,乃至‘配合’李严议和,皆是为了麻痹邓内,让他以为我军心涣散,内部生变,从而放松警惕。也为将军在东胡内部的行动,创造时机和条件。”
  习达恍然大悟,原来军师所有的沉稳,所有的按兵不动,甚至看似对李严的妥协,全都是计划的一部分!都是为了配合远在敌营的少将军。
  “那今日在锡府……”习达想起李严。
  “邓内生性多疑,即便相信我军内部生变,也不会完全放心。”胥衡举起杯盏,“议和之约,本就是他设下的试探之局。若去的是长孙先生或你,他必下杀手。但去的是李严这个朝廷人,带着那份足以让任何大安将士寒心的议和条款,反而更能取信于他,让他以为胜券在握,彻底放松戒备。而我,正好趁他王庭守备因‘和谈’而相对松懈,什莫族等内应也已准备就绪之时……”
  胥衡没有再说下去,但结果已经摆在眼前。
  “所以……您故意让李严去,不仅是让他去送死,更是……更是用他和那份屈辱的和约,作为最后的诱饵?”习达的声音有些发干。
  “一石二鸟。”长孙玄淡淡地品了一口茶,“既除了朝中安插来的蠢虫,又喂饱了东胡人的骄狂,为将军的突袭创造了时机。至于李严散播的谣言……”长孙玄放下茶盏,看向习达,“在绝对的事实面前,任何谣言,都只会不攻自破。”
  习达彻底沉默了。他看着眼前神色平静的胥衡和长孙玄,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他们二人,一个深入虎穴,一个稳坐中军,竟硬生生凭着默契和胆识,下赢了这盘以国运为注的险棋。
  良久,习达猛地站起身,对着胥衡单膝跪地,抱拳过头,声音激动而哽咽:“少将军!军师!末将……末将服了!心服口服。”
  胥衡起身,走上前将习达扶起:“起来。此战之功,非我一人。是你和众将士死守防线,更是无数埋骨边关的英魂换来的。”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帐外无边的黑夜,声音沉凝:“经此一役,东胡元气大伤,内部必生乱局,至少目前再无南侵之力。”
  “唯一的变数便是东胡狼主。”
  长孙玄:“少将军此言,可是有了消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