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江愁余被她这副当家娘子的模样逗乐了,又想到王婆的风风火火,噗嗤笑出声:“是是是,知道你厉害!看来这‘管账娘子’当得是真威风。”
想到自己这一路上听到的传闻,王华清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还是开口问道:“余余,你在京城,一切都还好吗?胥少将军……”她的声音轻了下去,后面的话没有明说,但两人心照不宣。
自从上回给龙傲天寄了信,却迟迟未回,江愁余猜是他正在干大事,以至于连暗卫都联络不上他,虽然理智告诉她,他肯定没事,谁能比龙傲天的命长呢,可心底却不自觉隐隐带着忧虑,这种情绪无关理智,就像是小时候母上大人扯毛线,她在沙发那边扯着,自己在这边慢慢放。
然而江愁余并不想让王华清担忧,脸上继续笑:“我没事的,至于他……”她的目光投向熙攘的街道,“说不准像话本子那样,某一日就驾着高马归来,非常酷炫地跪在我面前,说要娶我,到时候你就负责在旁边撒花。”
分明是打趣的话,王华清心头微涩,知道这个话题不宜再深谈。她立刻扬起一个更灿烂的笑容,挽紧了江愁余的胳膊:“那就好,我当绿叶衬托你行了吧,我这次跟着我家那个来京城送货,能待上月余呢,这下可好了,咱们能常见面了,还等着你带我吃遍京城。”
不知是不是做了人妇更加伤春悲秋,她总觉得余余似乎变了,从前的她说着怪有意思的话,两人乐呵不行,而如今她看着就感觉失去了什么,整个人越来越像她们。
江愁余也笑了:“好啊,求之不得。不过,”她促狭地眨了眨眼,“你整日出来寻我,你家那位送货郎君怎么办?怕是要独守空房了?”
王华清抛却思绪,直起身正了正神色,看着江愁余的眼睛,认真地说:“余余,即使我嫁了人,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你也永远是我最亲的好姐妹,他?”她的语气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笃定,“他自然能理解。再说了,陪自家姐妹说话解闷,天经地义!你,永远排在他前头!”
江愁余朝她敬粥,示意情谊都在这一碗粥中,忍不住笑。
是谁被封为嫡长闺
原来是她呀。
第102章
放过春之后暖和不少,柳枝儿后巷僻静处,两个穿着不起眼灰布短打的汉子,半隐在墙角的阴影里,低声交谈着。
“啧,又出门了。”瘦高个儿叼着根草茎,朝不远处小院正门努努嘴。只见一辆小巧的酸枝木马车正辚辚驶出,车帘低垂,隐约可见车内女子窈窕的侧影。
“连着两天了,都是这会子出去,每回都去那戏馆。”另一个矮壮些的汉子搓着手,语气带着点无聊,“虽然也是好友相聚,但至于天天腻在一处吗?”
特别还是茶馆,咿咿呀呀唱个不停,听得他脑瓜子疼,第一日还在他还跟着进了戏馆,第二日直接守在对面的小摊,反正透过窗棂看得清楚。
“头儿吩咐了,盯紧点。”瘦高个儿吐出草茎,眼神锐利了些,“那位可说了,这人就是最大的变数。尤其这几日,京里风声可不太平。”
矮壮汉子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放心吧,能出什么岔子?咱们兄弟轮班盯着,她还能飞出咱们手心?前两日不都顺顺当当去了,又顺顺当当回来了?今日不过又是听曲儿吃茶罢了。老规矩,老五已经缀上那马车了。”
瘦高个儿皱了皱眉,总觉得心头有些异样,但看着马车平稳地汇入街市人流,朝着熟悉的城西方向而去,也只得点点头:“嗯,盯死了。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去了哪儿,都得给我记清楚。尤其是回来的时辰,一点都不能差!我去跟头儿禀报一声。”
马车最终停在城中最热闹的八方馆前。江愁余和禾安下车,照例走进戏馆,径直上了二楼雅间,推开门,早已等候在此的王华清朝她背后看了眼,不着痕迹地摇摇头。
“你可算来了!”她假意一把挽住她的胳膊,将她往临街窗边的座位带,嘴上还让她点今日戏目
江愁余配合地坐下,目光却飞快地扫过窗外楼下几个看似寻常、却总在不经意间将视线投向这边的身影——果然,盯得真紧。
堂倌奉上香茗,悄然退出去。雅间内只剩下她们三人。王华清脸上的笑容依旧明媚,声音却压得极低,语速也快了起来:“都安排好了。后厨送菜的小门连着隔壁绸缎庄的后院,掌柜我都打点过了。车马在后巷备着,换洗的衣物在里面。”
江愁余端起茶盏,借着氤氲的热气,夸道:“不愧是你,就是靠谱!”
掩人耳目这事,她们俩在昌平镇干得不要太熟,王华清得意地笑了笑,她立刻提高声调,指着窗外河上驶过的画舫,娇声道:“余余你快看!那船上的灯好漂亮!我们过去窗边仔细瞧瞧!”说着便拉着江愁余起身,走向另一扇对着内院天井的窗户。
就在两人身影移至窗边,挡住了门外可能窥视视线的刹那。江愁余朝禾安点头,让禾安留下来保护王华清,自己迅速转身,没有一丝犹豫,朝着雅间内侧一面不起眼的、绘着山水画的屏风走去。屏风后,果然有一道虚掩的小门,仅容一人通过。
她赶紧侧身闪入门后,门内是一条狭窄、光线昏暗、弥漫着油烟和食材气味的通道——这是八方馆连接后厨的捷径。她毫不犹豫地提起费事的裙裾,沿着通道快步疾行。通道尽头,一个系着围裙、面容敦厚的婆子正守着一扇小门,见到她,无声地拉开木门。
门外,是绸缎庄寂静的后院,一辆半旧的青布小油车静静停着,车夫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
江愁余左右环顾后迅速钻入车内,车厢里果然放着一套深色的粗布衣裙。她以最快的速度换下身上的衣裳,用一块深色头巾包住头发。马车几乎在她坐稳的瞬间就动了,平稳地驶出后巷,汇入另一条街市的人流之中。
马车穿街过巷,巧妙地避开主路。江愁余掀开车帘一角,确认甩掉了所有可能的“尾巴”后,对车夫低声道: ↑返回顶部↑
想到自己这一路上听到的传闻,王华清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还是开口问道:“余余,你在京城,一切都还好吗?胥少将军……”她的声音轻了下去,后面的话没有明说,但两人心照不宣。
自从上回给龙傲天寄了信,却迟迟未回,江愁余猜是他正在干大事,以至于连暗卫都联络不上他,虽然理智告诉她,他肯定没事,谁能比龙傲天的命长呢,可心底却不自觉隐隐带着忧虑,这种情绪无关理智,就像是小时候母上大人扯毛线,她在沙发那边扯着,自己在这边慢慢放。
然而江愁余并不想让王华清担忧,脸上继续笑:“我没事的,至于他……”她的目光投向熙攘的街道,“说不准像话本子那样,某一日就驾着高马归来,非常酷炫地跪在我面前,说要娶我,到时候你就负责在旁边撒花。”
分明是打趣的话,王华清心头微涩,知道这个话题不宜再深谈。她立刻扬起一个更灿烂的笑容,挽紧了江愁余的胳膊:“那就好,我当绿叶衬托你行了吧,我这次跟着我家那个来京城送货,能待上月余呢,这下可好了,咱们能常见面了,还等着你带我吃遍京城。”
不知是不是做了人妇更加伤春悲秋,她总觉得余余似乎变了,从前的她说着怪有意思的话,两人乐呵不行,而如今她看着就感觉失去了什么,整个人越来越像她们。
江愁余也笑了:“好啊,求之不得。不过,”她促狭地眨了眨眼,“你整日出来寻我,你家那位送货郎君怎么办?怕是要独守空房了?”
王华清抛却思绪,直起身正了正神色,看着江愁余的眼睛,认真地说:“余余,即使我嫁了人,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你也永远是我最亲的好姐妹,他?”她的语气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笃定,“他自然能理解。再说了,陪自家姐妹说话解闷,天经地义!你,永远排在他前头!”
江愁余朝她敬粥,示意情谊都在这一碗粥中,忍不住笑。
是谁被封为嫡长闺
原来是她呀。
第102章
放过春之后暖和不少,柳枝儿后巷僻静处,两个穿着不起眼灰布短打的汉子,半隐在墙角的阴影里,低声交谈着。
“啧,又出门了。”瘦高个儿叼着根草茎,朝不远处小院正门努努嘴。只见一辆小巧的酸枝木马车正辚辚驶出,车帘低垂,隐约可见车内女子窈窕的侧影。
“连着两天了,都是这会子出去,每回都去那戏馆。”另一个矮壮些的汉子搓着手,语气带着点无聊,“虽然也是好友相聚,但至于天天腻在一处吗?”
特别还是茶馆,咿咿呀呀唱个不停,听得他脑瓜子疼,第一日还在他还跟着进了戏馆,第二日直接守在对面的小摊,反正透过窗棂看得清楚。
“头儿吩咐了,盯紧点。”瘦高个儿吐出草茎,眼神锐利了些,“那位可说了,这人就是最大的变数。尤其这几日,京里风声可不太平。”
矮壮汉子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放心吧,能出什么岔子?咱们兄弟轮班盯着,她还能飞出咱们手心?前两日不都顺顺当当去了,又顺顺当当回来了?今日不过又是听曲儿吃茶罢了。老规矩,老五已经缀上那马车了。”
瘦高个儿皱了皱眉,总觉得心头有些异样,但看着马车平稳地汇入街市人流,朝着熟悉的城西方向而去,也只得点点头:“嗯,盯死了。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去了哪儿,都得给我记清楚。尤其是回来的时辰,一点都不能差!我去跟头儿禀报一声。”
马车最终停在城中最热闹的八方馆前。江愁余和禾安下车,照例走进戏馆,径直上了二楼雅间,推开门,早已等候在此的王华清朝她背后看了眼,不着痕迹地摇摇头。
“你可算来了!”她假意一把挽住她的胳膊,将她往临街窗边的座位带,嘴上还让她点今日戏目
江愁余配合地坐下,目光却飞快地扫过窗外楼下几个看似寻常、却总在不经意间将视线投向这边的身影——果然,盯得真紧。
堂倌奉上香茗,悄然退出去。雅间内只剩下她们三人。王华清脸上的笑容依旧明媚,声音却压得极低,语速也快了起来:“都安排好了。后厨送菜的小门连着隔壁绸缎庄的后院,掌柜我都打点过了。车马在后巷备着,换洗的衣物在里面。”
江愁余端起茶盏,借着氤氲的热气,夸道:“不愧是你,就是靠谱!”
掩人耳目这事,她们俩在昌平镇干得不要太熟,王华清得意地笑了笑,她立刻提高声调,指着窗外河上驶过的画舫,娇声道:“余余你快看!那船上的灯好漂亮!我们过去窗边仔细瞧瞧!”说着便拉着江愁余起身,走向另一扇对着内院天井的窗户。
就在两人身影移至窗边,挡住了门外可能窥视视线的刹那。江愁余朝禾安点头,让禾安留下来保护王华清,自己迅速转身,没有一丝犹豫,朝着雅间内侧一面不起眼的、绘着山水画的屏风走去。屏风后,果然有一道虚掩的小门,仅容一人通过。
她赶紧侧身闪入门后,门内是一条狭窄、光线昏暗、弥漫着油烟和食材气味的通道——这是八方馆连接后厨的捷径。她毫不犹豫地提起费事的裙裾,沿着通道快步疾行。通道尽头,一个系着围裙、面容敦厚的婆子正守着一扇小门,见到她,无声地拉开木门。
门外,是绸缎庄寂静的后院,一辆半旧的青布小油车静静停着,车夫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
江愁余左右环顾后迅速钻入车内,车厢里果然放着一套深色的粗布衣裙。她以最快的速度换下身上的衣裳,用一块深色头巾包住头发。马车几乎在她坐稳的瞬间就动了,平稳地驶出后巷,汇入另一条街市的人流之中。
马车穿街过巷,巧妙地避开主路。江愁余掀开车帘一角,确认甩掉了所有可能的“尾巴”后,对车夫低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