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愁余垂着眼,依言行礼、落座,动作带着该有的拘谨:“娘娘言重了,能得娘娘召见,是民女的福分。”
  “不必拘礼,”宁皇后亲手执起案上温着的白玉执壶,姿态优雅地斟了一杯茶,递到江愁余面前。茶水澄碧,注入薄胎白瓷的杯中,“尝尝,江南新贡的明前龙井,味道清得很。”她的手指纤细白皙,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
  “谢皇后娘娘。”江愁余双手接过茶杯,指尖能感觉到那温热的瓷壁。
  殿内一时只有茶水的氤氲热气在静静升腾。皇后自己也端起一杯,轻轻吹了吹,目光却似有若无地落在江愁余身上,带着审视的重量。“自福安回京便常提起江娘子,尤其是窠林城瘟疫一事,江娘子立下大功,本宫应当嘉奖你。”
  训练两日,江愁余身体比脑子快,即刻跪下道:“皇后娘娘谬赞,帝姬为百姓夙夜辛劳民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宁皇后身体前倾,语气赞赏,同时扶起江愁余:“福安所言不假,江娘子实乃是谦虚之人。”
  “但本宫要赏便不会食言,若是寻常财宝便是辱没江娘子,既如此,那本宫想冒昧问一句,江娘子可有心悦之人?”
  江愁余:……其实我这个人蛮想被辱没的,而且后一句……
  她低着头道:“并无。”虽然之前京城派人来追杀,知晓胥衡身边有一女子,但说不准尚不知晓是她,先糊弄一句。
  宁皇后显然不信,“哦”了一声,语气赞同,说出来的话却是令人胆寒:“也是,有胥少将军这般的兄长,想来也寻常男子也入不了你表兄的青眼。”
  “说起来,本宫同你姨父姨母也算是故交,只可惜……”宁皇后语气悻悻,颇为遗憾。
  果然,京城已经知晓她和胥衡的关系,这一路走来,怕是京城的探子多如牛毛。她更为后一句惊诧,居然皇后与胥衡父母曾是旧识?这她还未曾听闻。
  江愁余不敢搭话,宁皇后随意地继续道,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阿衡在北疆,也有些时日了吧?”
  来了!江愁余心头一紧,面上依旧维持着温顺的倾听姿态。
  “那苦寒之地,风沙又大,也不知他可还安好?”宁皇后微微蹙起眉尖,眉宇间笼上一层薄薄的、恰到好处的轻愁,将一个担忧晚辈的长辈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江愁余捧着茶杯,指尖微微用力。“回娘娘,表兄军务繁忙,少有家书回京。”她微微垂着头,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小片阴影,“便是偶尔有信回来,也只是些报平安的场面话,提得最多的,便是北疆的东胡蛮族侵扰安国边境,百姓民不聊生。”她抬眼,飞快地看了皇后一眼。
  宁皇后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她唇边的笑意似乎更深了些,也更柔和了些:“是吗?圣人同本宫皆希望北疆能够安稳,若是此回能彻底解决北疆动乱,阿衡回京圣人必将好好嘉奖于他。”
  她放下茶杯,“只是近来朝中事务繁杂,北疆军情更是牵动圣心。本宫虽在深宫,也时常忧心。”她顿了顿,目光凝在江愁余脸上,换了称呼,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阿余,往日你也跟着阿衡吃了不少苦,本宫也惭愧未能照拂你们,可这回便不同,若是阿衡立下不世之功,往日之事便是一笔勾销,本宫也知晓你们两情相悦,到时也可顺理成章为你们赐婚。”
  第94章
  皇后此言一出,江愁余猜到她打的算盘。
  她疑心胥衡的忠诚,唯恐他掌兵后直捣黄龙,查清自己同胥衡的关系便想以此胁迫。
  江愁余觉得可悲,或许是亲眼所见胥衡在真相和家国大义之间的取舍,她忽然有些体悟,若上一世京城也是步步相逼,那胥衡谋反便是必行之策。
  他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对国尽忠不代表他肯忍气吞声,上位者忝居,诸州不定,他信能者居之,天下无人能唾他奸佞,如他所言,不过是只为了自保而已。
  江愁余捏紧了手中的茶杯,指节微微发白,脸上却努力维持着那副茫然又惊喜的表情:“民女知晓。”
  宁皇后静静地听着,脸上那温和的笑意如同面具般纹丝不动,只是眼底深处飞快地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锐利和审视。
  她轻轻吁了口气,像是放下了什么重担,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柔和,“阿衡是国之柱石,一心为公,本宫是放心的。只是身处高位,难免有小人窥伺,一言一行,都需格外谨慎。”她的目光若有实质,在江愁余脸上逡巡,每一个字都说得意味深长,“阿余,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更要好生规劝他,才能不负胥家从前的英名。”
  江愁余不再言语,只是默默点头,像是听进去了的模样。宁皇后似
  乎终于满意了,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她抬手,姿态优雅地用一方素白的丝帕轻轻擦拭了一下唇角——方才饮茶时,那里沾染了一丁点几乎看不见的水渍。
  “嗯,本宫知道你是个好的。”宁皇后点点头,“本宫瞧你在宴席上用了些芙蓉糕,这是御膳房新琢磨的方子,你既喜欢,多带些回去尝尝?”
  江愁余立刻站起身,行了个标准的礼,脸上是受宠若惊的感激:“谢娘娘赏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