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3)
……
胥衡走后,江愁余心安理得继续眯一会儿,禾安给她送了早膳,便守在一旁。
“吁——!”
巷子里一声突兀的勒马嘶鸣,传到禾安耳畔,她抬眼看了,随即不紧不慢的敲门声响起。
禾安起身穿过院子开门,外边一辆青布小轿,四平八稳地停在了这陋巷小院的门前,无声无息,带着一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威仪。
轿帘里一名面白无须的内侍步出,拂尘一甩,尖细的嗓音问道:“可是江娘子?”
禾安不语,只是扫了周围,还有不少高手,心中掂量着是否能一口气杀完。
内侍似乎没瞧见她的防备,又或是毫不在意,从禾安的沉默中得到答复,继续道:“奴受福安帝姬之令,给江娘子送邀帖,敢问娘子可在?”
禾安正准备开口时,身后传来江愁余的声音:“什么邀帖?”
由远及近,江愁余看向这位内侍,他穿着身雨过天青色的圆领锦袍,袍角绣着精细得看不清纹路的暗花,日光下流淌着水波般的光泽。腰束玉带,脚下是一双厚底黑缎官靴,靴尖沾了点巷口溅起的泥点子,一张脸白净得几乎没有血色,下颌微抬。内侍身后还跟着个年轻较小的内侍,垂着头,模样更恭谨些,手里捧着一个扁长的、覆着明黄绸子的锦盒。
闻言,后者的目光落到她的身上,许是有人提前吩咐过,他语气称得上温和,方才的高人一等消失不见,“问江娘子安,两日之后便是帝姬芳辰,帝姬命奴来请江娘子进宫赴宴。”
内侍朝身后的小太监微不可察地一点。小太监立刻上前一步,动作麻利地揭开锦盒上覆盖的明黄绸子。
一抹浓烈到刺目的朱红,封面是上好的织锦,朱红作底,上面用极细的金线盘绕出繁复的云凤纹样,封口处,压着一枚小巧玲珑的金印,龙飞凤舞的一个“虞”字,在朱红的衬托下,威严毕露。
小太监双手将那请柬托出锦盒,递向前。
江愁余看着这朱帖,并未接,而是问道:“帝姬可好?”
内侍垂头答道:“帝姬为天下百姓祈福,圣人怜惜,命帝姬每半旬奉上佛经,皇后娘娘静养,谢贵妃执掌六宫,帝姬协理。帝姬还念着当初同娘子的赏画之乐,因而冒昧来邀。”
这人并没直接回答章问虞的情况,反而是间接透露不少信息。
江愁余感叹在这个世界呆久了,自己也变得人精,下意识心中将话反复揣摩。
胥衡走时叮嘱过,若是万不得已之时,最好不要同宫中之事有牵扯。
但他没说这宫中之人找上门该当如何?直接杀到家门口了。
江愁余绞尽脑汁,想着推辞之语,谁料内侍仿佛看穿她的心思:“帝姬亦担心江娘子身子,此次进宫还能请御医诊治。”
哦莫,染病的借口没了。
“邀帖皆往太极宫呈过,得了圣人首肯。”
……你不就想说,不接便是抗旨吗?
江愁余面无表情地接过朱帖,“谢过帝姬。”
“两日后,巳时初刻,持此帖,奴会在西华门候您。”内侍依旧笑着,交代完毕,躬身退下,直至出了巷子才上轿。
江愁余低头看向那方朱红的锦帖,滚着金边的棱角,硌着她的掌心,总觉得这事来得莫名,不像是章问虞的行事风格。
但这内侍对于章问虞的情况了如执掌,还能说得出赏画一事。
禾安见着江愁余的神情,冷不丁说道:“我能杀。”
江愁余先是惊了一下,随后明白她的意思——放心去,我能杀。 ↑返回顶部↑
胥衡走后,江愁余心安理得继续眯一会儿,禾安给她送了早膳,便守在一旁。
“吁——!”
巷子里一声突兀的勒马嘶鸣,传到禾安耳畔,她抬眼看了,随即不紧不慢的敲门声响起。
禾安起身穿过院子开门,外边一辆青布小轿,四平八稳地停在了这陋巷小院的门前,无声无息,带着一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威仪。
轿帘里一名面白无须的内侍步出,拂尘一甩,尖细的嗓音问道:“可是江娘子?”
禾安不语,只是扫了周围,还有不少高手,心中掂量着是否能一口气杀完。
内侍似乎没瞧见她的防备,又或是毫不在意,从禾安的沉默中得到答复,继续道:“奴受福安帝姬之令,给江娘子送邀帖,敢问娘子可在?”
禾安正准备开口时,身后传来江愁余的声音:“什么邀帖?”
由远及近,江愁余看向这位内侍,他穿着身雨过天青色的圆领锦袍,袍角绣着精细得看不清纹路的暗花,日光下流淌着水波般的光泽。腰束玉带,脚下是一双厚底黑缎官靴,靴尖沾了点巷口溅起的泥点子,一张脸白净得几乎没有血色,下颌微抬。内侍身后还跟着个年轻较小的内侍,垂着头,模样更恭谨些,手里捧着一个扁长的、覆着明黄绸子的锦盒。
闻言,后者的目光落到她的身上,许是有人提前吩咐过,他语气称得上温和,方才的高人一等消失不见,“问江娘子安,两日之后便是帝姬芳辰,帝姬命奴来请江娘子进宫赴宴。”
内侍朝身后的小太监微不可察地一点。小太监立刻上前一步,动作麻利地揭开锦盒上覆盖的明黄绸子。
一抹浓烈到刺目的朱红,封面是上好的织锦,朱红作底,上面用极细的金线盘绕出繁复的云凤纹样,封口处,压着一枚小巧玲珑的金印,龙飞凤舞的一个“虞”字,在朱红的衬托下,威严毕露。
小太监双手将那请柬托出锦盒,递向前。
江愁余看着这朱帖,并未接,而是问道:“帝姬可好?”
内侍垂头答道:“帝姬为天下百姓祈福,圣人怜惜,命帝姬每半旬奉上佛经,皇后娘娘静养,谢贵妃执掌六宫,帝姬协理。帝姬还念着当初同娘子的赏画之乐,因而冒昧来邀。”
这人并没直接回答章问虞的情况,反而是间接透露不少信息。
江愁余感叹在这个世界呆久了,自己也变得人精,下意识心中将话反复揣摩。
胥衡走时叮嘱过,若是万不得已之时,最好不要同宫中之事有牵扯。
但他没说这宫中之人找上门该当如何?直接杀到家门口了。
江愁余绞尽脑汁,想着推辞之语,谁料内侍仿佛看穿她的心思:“帝姬亦担心江娘子身子,此次进宫还能请御医诊治。”
哦莫,染病的借口没了。
“邀帖皆往太极宫呈过,得了圣人首肯。”
……你不就想说,不接便是抗旨吗?
江愁余面无表情地接过朱帖,“谢过帝姬。”
“两日后,巳时初刻,持此帖,奴会在西华门候您。”内侍依旧笑着,交代完毕,躬身退下,直至出了巷子才上轿。
江愁余低头看向那方朱红的锦帖,滚着金边的棱角,硌着她的掌心,总觉得这事来得莫名,不像是章问虞的行事风格。
但这内侍对于章问虞的情况了如执掌,还能说得出赏画一事。
禾安见着江愁余的神情,冷不丁说道:“我能杀。”
江愁余先是惊了一下,随后明白她的意思——放心去,我能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