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击天下 第19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花雪白艳丽,是秋季中难得见到的花卉,故洛阳城的大户人家多有种植,以供观赏。
  对于前世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司马珂,却深知这种花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农作物,它的名字叫——棉花。
  这一年,注定是江北洛阳一带不平凡的一年。
  司马珂命令洛阳地界内臣民收集一种白叠子花的籽仔细保存,要求开春后大量栽种,同时采集白叠子的花做了这个时代的第一件棉衣,并依样做了数件作为参照。
  这种在麻布里面填充棉花的棉衣,轻盈而暖和,保暖性远远强于数件麻衣,制作也极其简单,穿上一件即可安然过冬。而且棉花的产量极大,意味着只要空出一小块地来,就可保全家老小可以暖融融的度过冬天,而且可以保持十年八年。
  自红薯和土豆之后,司马珂又给这个时代的百姓,带来了如同天物一般的农作物。
  第304章 挖人
  对于司马珂来说,发现棉花,实乃天赐的巧合。司马珂初步估算了一下,此时的棉花,一亩地能产籽棉约百余斤,皮棉约三四十斤,用来做衣服已是不少了。
  中原之地,人口锐减,土地众多,能让百姓有土豆和红薯填饱肚子,将来还能让其穿上轻便保暖的棉衣,对于此时的百姓来说,已经是件极其幸福的事情了。
  但是,目前司马珂最需要的,还是人口。
  以目前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就算将整个中原之地的人口,全部汇集在他的根据地之内,也养得起来。
  司马珂的鼓励生育的政策,已经在诸士子的推动之下,落到了实处。
  初时百姓并不相信生儿育女,还会有官府补给,这简直便是天方夜谭。从古至今,只有官府层层盘剥百姓,从未听闻官府还给生孩子的发钱的。当众士子逐户统计完毕,并确认无误之后,真的安排胥吏将钱粮发到众百姓手中,百姓们只觉得如同做梦一般,不敢相信。然而实实在在的将钱粮拿到了手中,众百姓们自然是放开了手脚造人……
  所谓饱暖思淫欲,如今肚子有了着落,又没其他娱乐,就算没有钱粮发,夜里也要卖力干活的。既然干了活,播了种,那时又没避孕措施,自然而然的小人就出来了。
  但是,众百姓造人再积极,人口增长的效果至少也得十几年之后,短期之内是看不到效果的。
  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别的地方挖人。
  中原之地正处于战乱之中,百姓到处逃亡,往往不是死于兵灾,就是死于饥寒。若是能将那些百姓转移到洛阳及荥阳诸郡来。则既可拯救数百万生灵于水火之中,又能将他治下的诸郡发展成乱世中最繁华之地,岂不是一举两得。
  其他远隔千里的地方不好说,临近的豫州东面和南部的诸郡,如陈留、汝南、新蔡、陈郡等地的百姓,一旦迁移过来,这些郡地便成了空郡,则相当于不战而胜。
  在这个时代,人口,比土地更为重要。
  于是,司马珂又将诸江南而来的士子召集起来,这些寒门士子,大都出自北地。司马珂选出几名出身于临近诸郡的士子,带领其他士子,又派遣兵马护卫,暗中潜往临郡而去。
  ………………
  陈留郡,阳武县,紧挨着荥阳郡。
  几名祖籍阳武的士子,前往故里探亲,而且还带了许多的礼品,拜访昔日族中的家主,但此事并未引起官府的注意。
  然而就在这些士子回阳武县探亲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整个阳武县发生了一件不亚于地震般的大事——整个阳武县的百姓几乎都跑光了。
  那日诸士子拜见族中家主之后,当即就在镇内分发钱币给闻讯而来的百姓,众士子随后便对百姓们展开了宣传。
  荥阳郡之地的百姓,钱币穿不完,粮食吃不完,出门都是坐马,粟米饭都吃腻了,顿顿还得吃肉。
  乡亲们,想不想荥阳?只要出了阳武地界,便有兵马接应。到了那边,大晋官府会给你们分土地,发放安家的钱粮,安排房舍,还会提供农具、粮种等一应安家物品。
  只要你们愿意去荥阳,所有的一切大晋官府都给你搞定,只管安心耕种即可。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是无法抵制的,再说他们已经穷得几乎一无所有,完全没什么可骗的了,那时还没有贩卖奴隶或者贩卖人体器官的这一说,再说还有诸士子的人格魅力保证呢。
  很快,那些分到钱粮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阳武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