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60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上皇寿算还几年?”李世民问道。
  “九年。”李郸道早已经知道结果。
  “那能不能为其延寿?”李世民问道。
  李郸道奇怪,李世民竟然不是想着要杀李渊。
  因此道:“只能得养生之法,续命一二载,难违逆天命。”
  “那便让他再做九年旳太上皇,朕便是要让他活着看到,朕做的到底比他好。”
  这个他,也不知道是指李渊本人,还是隐太子李建成。
  不过李郸道确实从这里面看出李世民的野心。
  李渊死不死, 已经无所谓了,贞观之治或许还能再提前几年。
  所谓天命,上天予之,上天收之。
  李郸道现在才抛开大梦千年对帝王君主的偏见,逐渐体味到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此事爱卿莫要再提,朕虽知爱卿是为江山社稷故, 但此事,朕绝无允可之能。”
  李郸道自然点头。
  随后又跟李世民聊了聊如今的民生民情。
  并不是医科之事,因为学医虽然能强民体魄,却不能饱民。
  民富的基础便是百姓能吃饱穿暖,能有剩余的去跟别人交换,使得经济流动起来。
  李郸道没有别法。
  一是堆肥之法,这是唐穿必备,以前李郸道没有拿出,是没有对话朝堂天子的能力,现在有了。
  二是练盐之法,此法可保国库无忧,甚至靠着盐交易,可以将周边国家的经济血液被大唐吸干。这也是唐穿爽文必备。
  堆肥之法还好,但这练盐之法若非如今李郸道已经到了阳神境界,是万万不敢拿出来的。
  “此二法, 是臣偶尔格物所得, 陛下既然不愿以太上皇之天命润泽苍生,便可以此二法润泽。”
  “何谓格物?”李世民有些好奇。
  “格物便是,通过观察万事万物的发展, 从种总结出一套规律来的方法。”
  李郸道举了个例子:“比如今钦天监,观天星相,制定历法,指导农耕,便是格物。”
  随后又讲解道:“臣此格物,便是观牛羊之粪土,所落之处,来年土地必定肥沃,甚至有菌蕈生长,此乃谷精之草。”
  “又观有百姓取河中淤泥,翻晒,用以肥田,而上等之田,又往往是临河之处。”
  “此外,臣十五岁时,自北向南游历,所见颇多,其中有一种树老翁,取河中淤泥一团,烈日下暴晒,后取童子尿,掺和入其中,再晒,再掺。”
  “最后取出,插入一荆条,三日便生根,五日便生芽。”
  “当时臣就问那老翁,老翁道,凡万物之事,不过阴阳五行。”
  “人因心火而活,实则是大火炉,五谷属木,遇火生土,故遗之,但是遗之仍然带有火气,会烧草木之苗稼,所以需要在阴凉之处,褪其火气,或者与水相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