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59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福德一早又前往阳西县了,岭南冯盎的人,看上了那批海船了,他们不自己去打罗鸿,等着李福德做成之后,却又要坐享其成。
  冯盎此人为岭南道总管,授上柱国、高州总管、耿国公。
  曾经隋朝灭亡之时,有人劝说他自立为越王,学习秦时的赵佗。但他选择缓称王。
  结果李渊携带五姓七望之势,一下子就建立了唐朝。
  因此武德冯盎接受唐朝名将领李靖的檄文,率领部属归顺唐朝。
  不过此人倒也安心做个一方诸侯王,并没有叛乱,只呆着岭南之地。
  李郸道等人在岭南伐山破庙,闹出的动静很大,冯盎自然也清楚。
  但是李郸道有一个“岭南道巡查御使”的官,巡查谁?
  自然是巡查他冯家,有没有造反的心思,因此冯盎并没有跳出来阻挠李郸道,只怕皇帝多想,让自己不安稳。
  因为就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冯盎便与谈殿等人互相争斗,很久没有入朝。
  各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奏称冯盎谋反。
  李世民本来打算派右武卫大将军蔺暮等人征发江、岭数十州兵马大举进攻讨伐,但是被魏征劝住了。
  现在李唐朝廷又没钱,又没粮,岭南又山高路远,瘴气多,加上是冯盎的基本盘,人家还没叛变的动向,只是有人说他叛变,是不是真的叛变,派人去看看不就行了吗?
  而李郸道叔叔外放岭南,其实也是李世民的眼睛,李福德不知道自己写的关于岭南风土人情的折子,每次都能传到长安,成为判断冯盎有没有叛变的依据。
  又恰好李郸道要去岭南伐山破庙,李世民便把这个巡查御使的官给了李郸道,但是并没有告诉李郸道这件事情。
  而李郸道对这种事情也没有掺和进取的欲望,在岭南伐山破庙不被冯盎所阻挠就没有跟他斗法的想法。
  但是也没有去拜见地头蛇的想法,反而是罗浮山的几位同道还去拜会了。
  冯盎对着李郸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这些海船,如果落在了朝廷手中,只怕原本没有危险的冯盎,也要危险了,且罗鸿在沿海如此发展说不得就有其养寇自重的想法。
  请假
  现在我们这好像疫情挺严重。然后我请个假吧,另外二十六号限免,大家可以稍微屯着了,(雪上加霜),我二十六号搞个月票活动吧,大家月票也可以准备好,哈哈哈。
  第864章 李福德升官
  李福德刚刚从阳西赶回,看见自己家妻儿无碍,纵然再不舍,但是那些罗鸿的海船,造船的工匠,现成的船坞,对着李唐朝廷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
  冯盎并没有想要明抢的意思,他都没有出面。
  但是冯盎手下有个叫冼轩的军官,在海上巡练的时候,恰好碰到了一批从阳西逃走的水匪,罗鸿旧部。
  见李福德不过一个小小的县令,能量不大,自己背后又是国公爷,便临时起意,说海船是他们的战利。
  想要压下李福德的战功,将其瞒报作自己的功勋。
  这个冼轩是何许人也?与着冯盎乃是世家连襟的关系。
  冯融的儿子冯宝,娶岭南高凉的越族大姓冼家的女儿冼夫人为妻,因而成为高凉地区越族的首领,南朝梁任命他为高凉太守。
  而冯宝与冼夫人生子冯仆,冯仆即冯盎的父亲,被封做石龙太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