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50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年若无外犯,便不再打仗,百姓修养生息恢复民生要紧。”李世民开口道:“但突厥之患依然如梗在喉,如今虽然结成盟约,却不可不防,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修补长城如何?秦长城虽然失修了一部分,但要修补还是可以修补的。”萧瑀开口。
  李世民想想,这似乎是个可行的办法,但是调用民夫太多了,容易造反。
  前朝就是因大运河埋下隐患的。
  “突厥并非如我中原一般,说合兵就合兵,颉利可汗十万大军乃是调动了十几个突厥部落的兵马而成。”李郸道直接开口道:“臣建议分而化之,教化为上。”
  房玄龄也点头:“臣的主意和李大夫的主意不谋而和,如今既然开了榷场,要和那些突厥互市,自然可以选择资助一些突厥小部落。”
  “只要各个部落之间不能聚力一处,突利,颉利,或者前隋义成公主,萧皇后,杨政道伪隋政权,便不可聚起大股兵马南下。”
  “另外可在榷场边建立城池。”李郸道开口:“军队屯田,为来往商人保驾护航。”
  “为何为商人保驾护航?商人逐利,如同逐臭之蝇。”李世民对商人天然不喜。
  李郸道开口道:“陛下如果想要快速富起来的话,那么这边疆贸易的税收便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保护商人,是保护那些交税的,爱国的商人,那些走私的,通敌的,逃避赋税的,自然也要靠边境官员,军队打击了。”
  李郸道开口:“当年汉武帝设立西域都护府,便将西域的财富源源不断输送到中国来,陛下自然也可以。”
  李世民现在满脑子都是搞钱,现在太穷了。
  能让自己钱袋子鼓起来才是真的有底气。
  “你细细说来。”
  李郸道知道李世民缺钱,当然不会吊着他,而且这也是李郸道未来向外传道的一环,李郸道要在边疆建立道观,教化塞外突厥,甚至伐山破庙,收伏一些护法神灵。
  第736章 太史令傅奕
  建立互市榷场,修建城池,驻兵囤田,移一部分灾区流民到黄河以北,关外包头之类的地方,算是唐代版本闯关东。
  而且这块地方十分适合养马。
  到时候打通了西亚商道,贿赂突厥小贵族,为李唐骑兵买马,以及最重要的充实皇帝的钱袋子,引进各种植物种子,奇珍异宝。
  李世民听着这白马之盟被李郸道逐字逐句的解读,里面竟然大有玄机。
  心道:真他娘是个人才,可惜朕实在没有把握驾驭。
  李世民想了想,为自己赚钱这种要事,一定要派亲信去。
  尉迟敬德便挺知兵突厥的,可以作为行军大总管,前些日子也封了他做“国公”,正合适管这件事情。
  玄武门的常何,也可以外放了。
  李大亮也是个人才。
  反正李世民觉得随着这些人折腾,肯定是包赚不赔的买卖。
  于是令六部讨论将连着吐蕃,突厥,乃至于再往xj那边诸多西域小国一带与大唐交接的地方,重新划分了行政机构。
  六部官员参考汉时西域都护府的做法,又结合如今实情。在河西走廊设立“税关”,屯兵驻守。
  又在丰州,甘肃突厥和吐蕃国相临之地设重镇,还有什么松漠都护府,单于都护府,饶乐都护府等,都是照搬的汉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