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风流 第51节(3 / 4)
谢珩从一开始起就没有将赵慎的挑衅放在心上,无论是赵慎明目张胆地扶持李稚,亦或是暗中算计豫州,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以赵慎的行事风格来看,他若是忽然消停下来,那才是不正常。作为掌舵者,政客彼此之间拥有无言的默契,谢珩对赵慎多有容忍,赵慎看似不知好歹,实则心如明镜,双方至今也没有起过真正意义上的冲突,共同维系着这微妙的平衡,这本身就是博弈与拉扯后的结果,至少在当下,谁也不会去主动突破对方的底线。
无论赵慎此番是真的病重还是又在哗众取宠,对大局都没有影响,谢珩对此并不感到忧虑。然而李稚这孩子,近日却是真的令谢珩感到头疼起来了。李稚一事表面上牵扯到双方阵营博弈,算是公事,但本质上却与政局没有任何关系,究其原因,是谢珩心中从未真的将这孩子视作赵慎那一方的人,在他的眼中,这是完完全全的私事,他也始终在规避从政治层面去解决李稚这件事。
私事,理应用对待私事的方式妥善处理。谢珩活了将近三十年,看人没有错过,李稚虽然自有一番说辞,但他能够感觉到,这孩子心中喜欢他,确实也依赖他,这份感情真挚、专注、热烈且不顾一切,不需要多此一举的试探,那眼神无法掩饰与伪装,这孩子由始至终心里只有他。
正是他深知这一点,所以对于李稚所说的赵慎一事,他从未太在意过,一个许多年前虚无缥缈的梦,以及梦中幻化出的虚假形象,与真实的温暖相比是不值一提的,他给了李稚足够多的时间去分辨与思考,由始至终他都觉得,好好地讲道理,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慢慢想清楚就好了。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李稚这孩子平时聪明,可唯独在这种事情上,这孩子是真的笨啊,他也不能够说什么,毕竟该说的话已经都说过一遍了,余下的只能让李稚自己来想明白。
大理寺换人一事他默许了,三省那边的议论是他暗中压了下去,朝中指责李稚的声音较之开始已经少了许多,他清楚李稚并非是传言中忘恩负义的那类人,这孩子或许心中确实有野心,但这个年纪,有些虚荣心与好胜心也是人之常情,这孩子本质绝非刻薄寡义之人,他并不想将李稚逼到对立面去,故而几次出手调停。可这两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他能感觉到,李稚是真的在变。
他仍然习惯性地将李稚视为孩子,可不得不承认,那已经不是孩子的眼神了。
桓礼离开后,谢珩坐在原地仍是思索,脑海中不断地回想昨晚李稚找上门来的场景,暴雨倾盆,少年穿着红色衣裳立在屋檐下,脸色苍白,眼睛像是浸在深冷的潭水中,袖口连带着手肘处晕开大片的暗红血迹,他冷静地和自己商量想要借药,能看出来他原想用雍州为筹码提出利益置换,却被打断而没了声音,最终道了一声“多谢”。那全然不是孩子慌张地请求他帮忙的样子,而像个心思已深的政客,浑身上下都有种权力浸染出来的成熟老练,来和他做一笔真正的交易。
谢珩的思绪愈发纷杂,雨停了之后,他把徐立春叫了过来。
“贺陵近日如何?”
“听说身体好些了。”
“收拾下,我去一趟贺府。”
徐立春略一停,点头道:“我这就去安排。”
晋王府。
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了,赵慎躺在铺着绿锦的床榻上,虽说还未能醒过来,但也不再吐血或是高热。李稚取了药回来后,在床前守了一夜,几乎没合过眼,此时他正低着头等赵慎醒过来,一旁的孙澔用湿布擦着手,“暂时没什么大碍了,让他睡一觉,这两日先好好养着。”
孙澔并没有提及这伤的古怪,凭他的本事,自然能看出来赵慎这伤是被耽误到这种恶劣程度的,权力场勾心斗角的事情太多了,他不会多嘴,倒是李稚低声问了他一句,“还没问过先生的名讳?”
“孙澔,字思潸。”
“此番多谢孙先生出手相救,我心中感激不尽,只是世子殿下的伤势实在严重,我心中无法安心,恐怕还需留先生在王府多住两日了。”
孙澔闻声看向李稚,李稚也抬起头看他,表情十分的真诚,眼神当中也满是感激,孙澔点了下头,继续擦着手不再说话。对方有意留下他,恐怕不只是为赵慎的伤情考虑,更是防止他对外泄露了秘密,这也能够理解,在他没有亲自查验过赵慎的伤势前,他也没想到这位广阳王世子的伤势竟然如此复杂严重,这消息一旦被传出去,朝野恐怕要引起剧烈动荡。
孙澔在心中暗想,其实若只是旧伤还好处理,只可惜这些年赵慎身上滥用了不少药,身体说是千疮百孔也不为过,一旦有了颓势便已无力回天,换作寻常大夫,赵慎最多不过一两年的寿数,即便是他,也只能尽力延缓这伤势,而无法根治。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孙澔写了张暂时调理用的方子交给李稚,跟着侍卫出门去了,他也是一夜未眠,此时只想要歇息会儿。
李稚将那张方子交给萧皓,让他拿去抓药,又让其他人都退了下去,房间中只剩下兄弟两人。他慢慢地伸出手去,握住了赵慎的手,似乎想要让他在昏迷中感受到一些有分量的依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八个字就是赵慎这一生的写照,即使是在醒不过来时,李稚依旧感觉这个人是在做些孤独的、长途跋涉的梦。
李稚丝毫没感受到困意,他低下头去,在心中不断默念着“赵元”这个名字,他逐渐感觉到了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怒,最终又被用力压下去,他握紧了赵慎的手,用极低的声音道:“他做梦,他这辈子也不可能当上皇帝。”
第71章 菩萨:我想想办法
赵慎一直没有醒过来,期间皇帝派了人过来看望,送了许多珍贵药材,李稚帮着收下了。午后,萧皓端了些膳食进来,李稚没心思动,问他:“那名大夫安置好了吗?”
“已经打点好了。”
“不管他想要什么,一定为他备好,绝不要失了尊敬。”
萧皓点头,“你去歇会儿吧,这里我来守。”
李稚注视着赵慎的面庞,他掀开被子,把那只手很轻地放了回去,“大理寺那边今天我还得跑一趟,他若是醒过来,你派人告诉我,我马上就回来。”
“好。”萧皓还是道:“吃点东西再过去吧,保重身体要紧。”
李稚闻声看了眼过去,萧皓并不是多善于言辞的人,只将吃食往他手边轻推了下。
李稚换了身干净整洁的衣裳,离开了王府,他本来是预备着前往大理寺,却在途中遇到了一个令他感到十分意外的人。略显狭窄的街巷中,李稚停住脚步,与对面的人隔空对视,天街下着小雨,地上水花四溅,他沉默了许久,终于低声道:“老师。” ↑返回顶部↑
无论赵慎此番是真的病重还是又在哗众取宠,对大局都没有影响,谢珩对此并不感到忧虑。然而李稚这孩子,近日却是真的令谢珩感到头疼起来了。李稚一事表面上牵扯到双方阵营博弈,算是公事,但本质上却与政局没有任何关系,究其原因,是谢珩心中从未真的将这孩子视作赵慎那一方的人,在他的眼中,这是完完全全的私事,他也始终在规避从政治层面去解决李稚这件事。
私事,理应用对待私事的方式妥善处理。谢珩活了将近三十年,看人没有错过,李稚虽然自有一番说辞,但他能够感觉到,这孩子心中喜欢他,确实也依赖他,这份感情真挚、专注、热烈且不顾一切,不需要多此一举的试探,那眼神无法掩饰与伪装,这孩子由始至终心里只有他。
正是他深知这一点,所以对于李稚所说的赵慎一事,他从未太在意过,一个许多年前虚无缥缈的梦,以及梦中幻化出的虚假形象,与真实的温暖相比是不值一提的,他给了李稚足够多的时间去分辨与思考,由始至终他都觉得,好好地讲道理,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慢慢想清楚就好了。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李稚这孩子平时聪明,可唯独在这种事情上,这孩子是真的笨啊,他也不能够说什么,毕竟该说的话已经都说过一遍了,余下的只能让李稚自己来想明白。
大理寺换人一事他默许了,三省那边的议论是他暗中压了下去,朝中指责李稚的声音较之开始已经少了许多,他清楚李稚并非是传言中忘恩负义的那类人,这孩子或许心中确实有野心,但这个年纪,有些虚荣心与好胜心也是人之常情,这孩子本质绝非刻薄寡义之人,他并不想将李稚逼到对立面去,故而几次出手调停。可这两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他能感觉到,李稚是真的在变。
他仍然习惯性地将李稚视为孩子,可不得不承认,那已经不是孩子的眼神了。
桓礼离开后,谢珩坐在原地仍是思索,脑海中不断地回想昨晚李稚找上门来的场景,暴雨倾盆,少年穿着红色衣裳立在屋檐下,脸色苍白,眼睛像是浸在深冷的潭水中,袖口连带着手肘处晕开大片的暗红血迹,他冷静地和自己商量想要借药,能看出来他原想用雍州为筹码提出利益置换,却被打断而没了声音,最终道了一声“多谢”。那全然不是孩子慌张地请求他帮忙的样子,而像个心思已深的政客,浑身上下都有种权力浸染出来的成熟老练,来和他做一笔真正的交易。
谢珩的思绪愈发纷杂,雨停了之后,他把徐立春叫了过来。
“贺陵近日如何?”
“听说身体好些了。”
“收拾下,我去一趟贺府。”
徐立春略一停,点头道:“我这就去安排。”
晋王府。
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了,赵慎躺在铺着绿锦的床榻上,虽说还未能醒过来,但也不再吐血或是高热。李稚取了药回来后,在床前守了一夜,几乎没合过眼,此时他正低着头等赵慎醒过来,一旁的孙澔用湿布擦着手,“暂时没什么大碍了,让他睡一觉,这两日先好好养着。”
孙澔并没有提及这伤的古怪,凭他的本事,自然能看出来赵慎这伤是被耽误到这种恶劣程度的,权力场勾心斗角的事情太多了,他不会多嘴,倒是李稚低声问了他一句,“还没问过先生的名讳?”
“孙澔,字思潸。”
“此番多谢孙先生出手相救,我心中感激不尽,只是世子殿下的伤势实在严重,我心中无法安心,恐怕还需留先生在王府多住两日了。”
孙澔闻声看向李稚,李稚也抬起头看他,表情十分的真诚,眼神当中也满是感激,孙澔点了下头,继续擦着手不再说话。对方有意留下他,恐怕不只是为赵慎的伤情考虑,更是防止他对外泄露了秘密,这也能够理解,在他没有亲自查验过赵慎的伤势前,他也没想到这位广阳王世子的伤势竟然如此复杂严重,这消息一旦被传出去,朝野恐怕要引起剧烈动荡。
孙澔在心中暗想,其实若只是旧伤还好处理,只可惜这些年赵慎身上滥用了不少药,身体说是千疮百孔也不为过,一旦有了颓势便已无力回天,换作寻常大夫,赵慎最多不过一两年的寿数,即便是他,也只能尽力延缓这伤势,而无法根治。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孙澔写了张暂时调理用的方子交给李稚,跟着侍卫出门去了,他也是一夜未眠,此时只想要歇息会儿。
李稚将那张方子交给萧皓,让他拿去抓药,又让其他人都退了下去,房间中只剩下兄弟两人。他慢慢地伸出手去,握住了赵慎的手,似乎想要让他在昏迷中感受到一些有分量的依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八个字就是赵慎这一生的写照,即使是在醒不过来时,李稚依旧感觉这个人是在做些孤独的、长途跋涉的梦。
李稚丝毫没感受到困意,他低下头去,在心中不断默念着“赵元”这个名字,他逐渐感觉到了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怒,最终又被用力压下去,他握紧了赵慎的手,用极低的声音道:“他做梦,他这辈子也不可能当上皇帝。”
第71章 菩萨:我想想办法
赵慎一直没有醒过来,期间皇帝派了人过来看望,送了许多珍贵药材,李稚帮着收下了。午后,萧皓端了些膳食进来,李稚没心思动,问他:“那名大夫安置好了吗?”
“已经打点好了。”
“不管他想要什么,一定为他备好,绝不要失了尊敬。”
萧皓点头,“你去歇会儿吧,这里我来守。”
李稚注视着赵慎的面庞,他掀开被子,把那只手很轻地放了回去,“大理寺那边今天我还得跑一趟,他若是醒过来,你派人告诉我,我马上就回来。”
“好。”萧皓还是道:“吃点东西再过去吧,保重身体要紧。”
李稚闻声看了眼过去,萧皓并不是多善于言辞的人,只将吃食往他手边轻推了下。
李稚换了身干净整洁的衣裳,离开了王府,他本来是预备着前往大理寺,却在途中遇到了一个令他感到十分意外的人。略显狭窄的街巷中,李稚停住脚步,与对面的人隔空对视,天街下着小雨,地上水花四溅,他沉默了许久,终于低声道:“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