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3)
徐一解释道:“将西瓜装在铺满稻草的车里,我们试了好几种方法,效果都差不多。”
果真如此,想来也只有这种办法可长途运输了。
不过徐玉树那里最不缺的就是种地的人,宽阔的地,所以这些瓜是卖出去一个算一个,“有钱赚就不算亏本,这事儿倒是可以干。”
“小将军也这么说,就算是费点儿时间精力,卖瓜的钱都可以换粮食,给战士们吃顿饱饭了。”
确实是这个理,西北如今最紧缺的就是粮食嘛!如何其他事儿,都可以往后缓缓,等到冬天来了,又缺衣服。
幸好今年种了棉花,可是收棉花也要等到十月份去了,更别说做成衣服了,看来西北战士们又得熬过一个冬了,不过今年至少可以吃饱肚子!
原先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当真难过,也难怪人家奋起反抗。
贺存看似无厘头的问了一句,“制冰会吗?”
虽不知道东家突然问这么一句,是个什么意思,徐一老实回答:“不会。”
这话是真是假哦?!怎么看这些人都不像是不会制冰的人;跟在自己身后,看着自己发家致富的人,怎么想都不像!hei tui! 不老实的家伙!
“一会儿我给你些方子,算了,你直接去冷饮店里直接学吧,之后直接用厚厚的棉被裹上冰块,围在马车四周,这样做可以保鲜,回去以后,可以试一试。”
话题一转,他继续说道:“听说汴京城的瑕疵布便宜,你现在就可以收购点儿,带回西北。”
“伪装成商人,去收购汴京城里各大制衣店里的滞销货、无伤大雅的瑕疵品……这些都可以带回去加工一下,不然冬天那些受过伤的战士们有得熬。”
听他这么说,徐一这才想起来西北冬夜的寒冷,用了多年缝缝补补的被子,一点也不暖和,冬衣也单薄,脚要不停动,不然一会儿就冷了。
经贺存这么一提醒,徐一恍然大悟,这笔卖西瓜得到的钱,完完全全可以让部分战士度过一个寒冬。
扑通一声,徐一半跪在地上行礼,诚意十足:“多谢东家提点。”
他挥了挥手,“帮你们也是在帮我自己,下午休息吧,临走前过来一趟,我回封信,你带回去。”
“好。”话音刚落,人就消失在面前了。
信最末尾,先是写了徐玉树感谢,又絮絮叨叨写下了几个月后西北冬天的担忧。
哼!!这小算盘都快敲碎了!徐玉树这是赖上自己了吧!是吧!厚颜无耻的家伙!
西北?谁实话,他这里也没什么好建议,将士御寒的衣物、军中马匹的粮草,这都是大问题,想了又想,提笔在一边的纸上写着什么,火炕、秸秆、皮毛……
有了解决思路,贺存提笔刷刷刷的将脑海中的思路全都写了下来。
大不了修大通铺,下面修个火炕,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给烧起来,这玩意儿又不费时间、金钱,随便找个地儿烧点土砖,糊上一层胶泥,就完成了。
至于衣服的事儿,之前说的那些办法不刚刚好,而且徐玉树今年养了不少羊,那么多皮毛,学外族人做衣服也可解决一部分问题。
这么多士兵,要想一次性解决问题,再这样一个缺衣少食的大环境下,是完全不可能的;化整为零,一部分一部分的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
炭笔在米色的纸张上留下最后一笔,贺存甩了甩有点发酸的手,一口气将滞留在纸上的炭灰吹飞。
回头再看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将信纸收进信封之中,希望这些办法能帮到他吧。
次日,王允回梧州城,恰巧在城外的贺存送了他一程。
看着站在身边一个劲挥手的小孩,和自己家的有点像,想到自己离开的时候,家里的几个崽崽也是如此,有点小小的伤感和欣慰。
伸手挼来一把毛毛绒绒的小脑袋,见他抬头看着自己,眼里倒影出自己的身影,有点呆萌可爱! ↑返回顶部↑
果真如此,想来也只有这种办法可长途运输了。
不过徐玉树那里最不缺的就是种地的人,宽阔的地,所以这些瓜是卖出去一个算一个,“有钱赚就不算亏本,这事儿倒是可以干。”
“小将军也这么说,就算是费点儿时间精力,卖瓜的钱都可以换粮食,给战士们吃顿饱饭了。”
确实是这个理,西北如今最紧缺的就是粮食嘛!如何其他事儿,都可以往后缓缓,等到冬天来了,又缺衣服。
幸好今年种了棉花,可是收棉花也要等到十月份去了,更别说做成衣服了,看来西北战士们又得熬过一个冬了,不过今年至少可以吃饱肚子!
原先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当真难过,也难怪人家奋起反抗。
贺存看似无厘头的问了一句,“制冰会吗?”
虽不知道东家突然问这么一句,是个什么意思,徐一老实回答:“不会。”
这话是真是假哦?!怎么看这些人都不像是不会制冰的人;跟在自己身后,看着自己发家致富的人,怎么想都不像!hei tui! 不老实的家伙!
“一会儿我给你些方子,算了,你直接去冷饮店里直接学吧,之后直接用厚厚的棉被裹上冰块,围在马车四周,这样做可以保鲜,回去以后,可以试一试。”
话题一转,他继续说道:“听说汴京城的瑕疵布便宜,你现在就可以收购点儿,带回西北。”
“伪装成商人,去收购汴京城里各大制衣店里的滞销货、无伤大雅的瑕疵品……这些都可以带回去加工一下,不然冬天那些受过伤的战士们有得熬。”
听他这么说,徐一这才想起来西北冬夜的寒冷,用了多年缝缝补补的被子,一点也不暖和,冬衣也单薄,脚要不停动,不然一会儿就冷了。
经贺存这么一提醒,徐一恍然大悟,这笔卖西瓜得到的钱,完完全全可以让部分战士度过一个寒冬。
扑通一声,徐一半跪在地上行礼,诚意十足:“多谢东家提点。”
他挥了挥手,“帮你们也是在帮我自己,下午休息吧,临走前过来一趟,我回封信,你带回去。”
“好。”话音刚落,人就消失在面前了。
信最末尾,先是写了徐玉树感谢,又絮絮叨叨写下了几个月后西北冬天的担忧。
哼!!这小算盘都快敲碎了!徐玉树这是赖上自己了吧!是吧!厚颜无耻的家伙!
西北?谁实话,他这里也没什么好建议,将士御寒的衣物、军中马匹的粮草,这都是大问题,想了又想,提笔在一边的纸上写着什么,火炕、秸秆、皮毛……
有了解决思路,贺存提笔刷刷刷的将脑海中的思路全都写了下来。
大不了修大通铺,下面修个火炕,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给烧起来,这玩意儿又不费时间、金钱,随便找个地儿烧点土砖,糊上一层胶泥,就完成了。
至于衣服的事儿,之前说的那些办法不刚刚好,而且徐玉树今年养了不少羊,那么多皮毛,学外族人做衣服也可解决一部分问题。
这么多士兵,要想一次性解决问题,再这样一个缺衣少食的大环境下,是完全不可能的;化整为零,一部分一部分的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
炭笔在米色的纸张上留下最后一笔,贺存甩了甩有点发酸的手,一口气将滞留在纸上的炭灰吹飞。
回头再看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将信纸收进信封之中,希望这些办法能帮到他吧。
次日,王允回梧州城,恰巧在城外的贺存送了他一程。
看着站在身边一个劲挥手的小孩,和自己家的有点像,想到自己离开的时候,家里的几个崽崽也是如此,有点小小的伤感和欣慰。
伸手挼来一把毛毛绒绒的小脑袋,见他抬头看着自己,眼里倒影出自己的身影,有点呆萌可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