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快饿死的伊拉克人看到他们非常高兴,给了他们比支付的食品价值要多出许多的油。
  白琳娜在《大地母神圣行述》一书中,看到帮主很喜欢爆炸,偶尔也会放放火。
  使用与帮主相同的手法获得胜利,帮主一定会更高兴的。
  问题来了,油很多,但是怎么把它放出去?
  他们没有火焰喷射器,用普通的管子会烧到自己。
  白琳娜继续寻找,在一个房间里发现了几百个玻璃瓶,摆在箱子里,整整齐齐,没有什么怪味,也没有泡着可疑的小动物尸体。
  随船而来的那些前苏联专家们一眼就认出来,那是不同品牌的伏特加酒瓶。
  与所有的组织一样,黑海造船厂的劳动纪律不是一下子坏掉的,而是源于一点一点的崩塌。
  刚开始的时候,在船坞还是不允许喝酒的。
  但是,苏联倒闭,前途渺茫,大家心里苦闷,上班时间都喜欢拎瓶酒,找个地方摸鱼躲懒,一边喝一边发牢骚。
  最适合装死的地方莫过于“飞翔的维京人”号的船甲板下面,喝完了就随手放在一边,没人收拾。
  到后来,上班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人在意。
  再然后,什么是上班时间?
  不过往船底舱房塞玻璃酒瓶的传统延续了下来,乌克兰几家大酒厂的瓶子都能在这里找到。
  苏联倒闭后的三年,乌克兰全国的gdp暴跌,几近腰斩,就连酒厂都没有撑过寒冬,随着苏联一起去了。
  有些人还会回来找找熟悉的商标,缅怀一下火热张扬的青春岁月。
  “这……能用吗?”白琳娜不敢造次,她看着专家们。
  区区酒瓶子,专家们不在乎,他们听说白琳娜想用瓶子和汽油加入前面的战斗,十分好奇,白琳娜打算支持哪一边。
  前方战圈之内的旗子,很明显分为两个,一个是专家们颇有私人感情的五星红旗,还有一个是没什么往来交情的菲律宾。
  这里的专家六七十岁的都去过中国,做为专家对华进行技术援助,当时全中国上下都对苏联专家简直热络地让他们不适应,见到他们都满脸笑容地叫他们“苏联老大哥”“同志”,后面中苏翻脸也不是个人可以左右的事情,他们并不怨恨某个具体的中国人。
  五十多岁的都见过刘传伟,刘传伟年轻热情,对所有人都很尊重,一口一个老师,所有人都对他很有好感。
  再年轻一点的,对中国和中国人都没什么感觉,只知道余梦雪给他们发钱,不谈感情,只谈生意,那也是余小姐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我愿唯余小姐马首是瞻!
  只要白琳娜说是支持中国,他们立马愿意跟着干。
  站在白琳娜身边的人脱口而出:“当然是……”
  白琳娜微微偏过头,瞪了他一眼,吓得他当即闭住嘴,一个字不敢说。
  “没大没小,有谁问你吗?!你是不是想抢我的船长之位?!”白琳娜呵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