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乌克兰欣然应允,他们继承了大批的苏联先进设备,就缺买家。
  但是,安-225,到底还是借不着。
  不是乌克兰小气不愿意借,而是加纳的错,没有一个机场能容得下它起降。
  王雪娇大意了。
  在她心中就不可能会有安-225降不下来的可能性:嫌短就修长,嫌窄就修宽。
  看看云南驼峰航线的机场,不就是云南的老弱病残孕和带孩子的女人修的么,看起来就是挥着铁锹“哐哐哐”,一路平推。
  她在同心县组织人挖通自来水的沟渠也很快呀。
  在王雪娇的心中,全世界都应该像中国一样。
  事实上,就连中国隔壁的尼泊尔,论经济能力,比加纳略好,在2015年大地震之后,就任由机场跑道那么半死不活的凑合用着,196吨以上的大型机都不允许起降……
  直到地震结束四年以后的2019年,尼泊尔政府请了中航国际工程公司,才把处于崩溃边缘的机场跑道修好。
  要加纳自己把机场跑道加长加宽?
  真是在做梦。
  王雪娇满脑子都是安-225!
  现在突然计划被打乱,她一时也不知道还什么办法能把那么多雷达和资料一把运出去。
  王雪娇苦恼地托着下巴:“可是,这么多打井设备,不用运输机,还能怎么办呢……”
  “还能用船呀。”卖打井设备的乌克兰公司为王雪娇出主意。
  王雪娇垂头丧气:“货轮啊?现在黑海海域哪里有这么大的货轮……地中海的货轮,临时连租都租不着……难道我要让东南亚的货轮?
  先穿过马六甲到印度洋,再进红海,走苏伊士运河,进地中海,再从博斯布鲁斯海峡进黑海?
  光是空跑的这趟的运河费就是天价了,还有时间。”
  钱不钱的是小事,发挥一下史密斯专员的业务能力,就能把钱弄回来。
  最大的问题是时间。
  就算一个电话就能把一条船叫来,但是空驶一趟过来,少说要三十五天,还得是苏伊士不堵车,土耳其不犯病的情况下。
  王雪娇满脸愁容,这家乌克兰机械设备厂很担心跑了王雪娇这位大客户,立马替她出了一个主意:“其实,不一定要货轮嘛,是不是只要能送到就行了?”
  “是啊,不用货轮用什么?”
  那么多东西,总不能是用“大飞”吧,那得多少“大飞”才能承受得住这重量。
  机械设备厂的老板神神秘秘对王雪娇说:“我跟黑海造船厂的人很熟,他们有不少军舰造得差不多了,就是没装武器系统,能跑!他们的船!特别好!有四个涡轮增压发动机!比货轮快!”
  王雪娇还是不开心:“用船的话,一路上要被查多少次啊。”
  老板摇头:“不会的,如果是乌克兰政府的货,跟土耳其有合作协议,可以免检通过,不然黑海里的东西不都是土耳其一家说了算?”
  “哦哦哦~~”王雪娇双眼放光,“军舰耶,能给我们用吗!”
  “怎么不能!反正都停工了,都在忙着造小船呢,也没人管,您有兴趣去看看吗?挑一条合适的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