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德明气得浑身颤抖,两朝大儒,隋朝大业科举开考以来,仅有的十八名秀才之一。
  德才兼备,被圣上钦点为弘文馆十八学士,竟被人无端诋毁。
  风烛残年,大过年的,被人泼污水!
  众臣窃窃私语,这于文成是要拉苏家下水?还是攻击陆大儒?
  “可!”圣上也想看看岭南孩童为何能霸榜?
  打算盘他见识过,也知道那帮小家伙的本事,机灵有见识,但还真没见过他们的课业。
  有人立马跑去国子监,调算学考生试卷。
  怜惜杜相病弱、陆大儒年老体衰,命人赐座。
  于文成没想到圣上不是质问苏步成,而是问国子博士陆大儒,觉得不对,怎么不按照预定的剧情发展?
  默默瞥了眼卢侍郎和几位王家人,几人目不斜视,垂着眼帘,仿佛几尊菩萨。
  第410章 朕不怪你
  试卷调来,圣上一份份翻阅。
  发现算题试卷里不少字写的一般,甚至拙劣,但答的题都正确。
  至于贴经,亦是如此,字写的不好,但卷面干净整洁,答的话稚嫩,却很有见地,落在实处,绝非泛泛而谈。
  而那些字迹工整、漂亮的,多数华而不实,内容空洞,算题上偶有错漏。
  单从字迹上来说,岭南的孩子确实不如长安学子。
  但从专业性、答题的正确、精辟来说,长安学子不如岭南孩子。
  圣上没吱声,让徐直将试卷交众臣评判。
  朝堂上,十八学士俱在,杜相、房相、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
  先从他们手中流转,再传给众人。
  有的点头不已,有的摇头不已。
  高履行看到虎子、阿木、阿桑几人试卷,咧嘴直笑。
  不枉重金聘请名师指点,答的有模有样,字也写的工整,虽然不算漂亮。
  虎子可是算学榜上第二名,要不是字差了些,该是第一名才对。
  算学本是针对低品阶官吏、庶民学子开办的专科,所以跟朝堂上这帮官员没多少关联。
  众人评判相对客观、公正,都觉得岭南孩子答的不错,录取没问题。
  阐述条理清晰,说的都跟民生、农桑有关,很贴合现实。
  就连于文成自己看了,从内心来说,也觉得岭南孩子的好。
  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
  “试卷看完,众卿有何看法?”圣上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