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1 / 4)
藏富于民,百姓富裕,才能安居乐业,才能知礼节,才能推动后面的教育。
“你可真舍得!”福旺心疼,这不是绿豆粉丝,是钱、钱!
“荒沟村没有绿豆粉丝也穷不了,豆油、酱油,水泥、彩丝,都忙不过来。
不若吐一点儿出来,帮扶一下榕县百姓。”苏樱笑。
“你可真是活菩萨!”福旺感叹,“榕县百姓遇到你,三生有幸!”
“这算啥?不过是多动动脑子就能想到、做到的!
如今最难的是教育,岭南偏远,普遍贫穷、落后,读书人少,办官学难于上青天!”苏樱道。
整个梧州就州府一所官学,这不是件好事,一个地方要持续发展,除了支柱产业,教育必须跟上。
后代的学识、眼界跟不上,仅靠特产,走不了太远,后续乏力,改变不了多少现状!
为啥中原世家大族千百年来延绵不绝?人家家族重视人才培养,每一代人中选拔出优秀子弟,重点培养、扶持。
“原来你也有无能为力的,我以为你无所不能!”福旺笑道。
“我是人,不是神!”苏樱无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问题不解决,岭南始终被制约。
即使成为粮食专署区,也否认不了它教育贫瘠的现状。”
苏樱的教学新颖、实用,但不符合当前的教育主流,于科考无益,意味着岭南出不了人才。
第401章 因祸得福
“这个对你很重要吗?”福旺不解。
“你既不是岭南道巡察史、也不是都督、州府刺史,更不是县令,为何忧心此事?不应该是他们忧心的吗?”
“嘎?”苏樱竟哑口无言。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不过巡察御史,操的哪门子心?
“还是你通透!是我着相了!”苏樱拍拍脑门。
本身是古代,寒门读书尚且不易,遑论岭南穷人?
自己只看到世家大族对教育的重视,现代九年义务制教育贯穿自己的学生生涯,就觉得读书很容易,唾手可得。
在这个朝代大力推广教育,忽略了历史局限性、
难怪自己总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
现代社会,也是近二十几年才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穷人读书一样不易。
思及此,苏樱觉得好笑,提笔疾书。
“你又写甚?”福旺迷惑,都顿悟了,怎么还写?
“你说的对,我既不是巡察史,也不是都督、刺史,更不是县令,管不着这些。
不过朝廷该管、圣上该管,我管不着,但可以谏言。” ↑返回顶部↑
“你可真舍得!”福旺心疼,这不是绿豆粉丝,是钱、钱!
“荒沟村没有绿豆粉丝也穷不了,豆油、酱油,水泥、彩丝,都忙不过来。
不若吐一点儿出来,帮扶一下榕县百姓。”苏樱笑。
“你可真是活菩萨!”福旺感叹,“榕县百姓遇到你,三生有幸!”
“这算啥?不过是多动动脑子就能想到、做到的!
如今最难的是教育,岭南偏远,普遍贫穷、落后,读书人少,办官学难于上青天!”苏樱道。
整个梧州就州府一所官学,这不是件好事,一个地方要持续发展,除了支柱产业,教育必须跟上。
后代的学识、眼界跟不上,仅靠特产,走不了太远,后续乏力,改变不了多少现状!
为啥中原世家大族千百年来延绵不绝?人家家族重视人才培养,每一代人中选拔出优秀子弟,重点培养、扶持。
“原来你也有无能为力的,我以为你无所不能!”福旺笑道。
“我是人,不是神!”苏樱无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问题不解决,岭南始终被制约。
即使成为粮食专署区,也否认不了它教育贫瘠的现状。”
苏樱的教学新颖、实用,但不符合当前的教育主流,于科考无益,意味着岭南出不了人才。
第401章 因祸得福
“这个对你很重要吗?”福旺不解。
“你既不是岭南道巡察史、也不是都督、州府刺史,更不是县令,为何忧心此事?不应该是他们忧心的吗?”
“嘎?”苏樱竟哑口无言。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不过巡察御史,操的哪门子心?
“还是你通透!是我着相了!”苏樱拍拍脑门。
本身是古代,寒门读书尚且不易,遑论岭南穷人?
自己只看到世家大族对教育的重视,现代九年义务制教育贯穿自己的学生生涯,就觉得读书很容易,唾手可得。
在这个朝代大力推广教育,忽略了历史局限性、
难怪自己总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
现代社会,也是近二十几年才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穷人读书一样不易。
思及此,苏樱觉得好笑,提笔疾书。
“你又写甚?”福旺迷惑,都顿悟了,怎么还写?
“你说的对,我既不是巡察史,也不是都督、刺史,更不是县令,管不着这些。
不过朝廷该管、圣上该管,我管不着,但可以谏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