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待看了儿子的信,才知始末,竟是因为辅佐福东家赈灾有功。
  而这功劳起源于苏樱的粉条、茶油、蜂蜜。
  更惊喜的是,儿子免试直接入国子学,这比自己得乡君封号还激动。
  落座后,喝酒吃杀猪菜。
  “哎哟,这道菜叫甚?怎脆嫩还回甘?”胡夫人吃着红烧肉的一块菜。
  不是莴笋、也不是萝卜,看着有些眼熟,又想不起。
  “甘蔗尖儿红烧肉,怎么样,好吃吧?”苏樱笑。
  甘蔗尖做种子埋了不少在沙地里,今日弄红烧肉,没有合适的配菜,苏樱尝试用甘蔗尖来做。
  没想到做出来的红烧肉鲜美无比,还淡淡的回甘,甘蔗尖儿嫩嫩的,脆脆的,别有一番风味。
  “还有这吃法?开眼界了!”胡夫人没想到苏樱能想出这么一道菜,很对她的胃口。
  “嗯,果然劁了的猪肉膻味全无!”王延年夹着油汪汪的红烧大快朵颐,“开春可考虑各县推广养殖!”
  “我们梧县明年每户至少养殖一头,以后可逐渐替代羊肉!”胡县令难得主动表态。
  “哟,胡大人口气这般大?”王延年不信。
  “劁猪技术当初可是组织各村的人来学,只要猪崽够,一户一头猪绝对能行!”胡县令夸下海口。
  酒过三巡后闲聊,聊起在长安的孩子们。
  众人无不羡慕胡二郎,纷纷恭贺胡县令夫妇,胡二郎是岭南第一位入国子学的学子。
  不但是梧县荣耀,也是梧州,乃至所有岭南人的荣耀。
  羡慕之余,杨老汉们又忧心自家孙儿们,不知可有着落,不时长吁短叹的。
  “你们叹啥气?好歹京城有人,我们金风寨谁都投靠不了,最多也就读个私塾!”阿德咕哝。
  羡慕荒沟村的孩子有人可投靠。
  “要我说,大家都该高兴才是,走出岭南,一番游历,涨了见识,开了眼界,再在长安求学两年,这辈子受用无穷!
  有人投靠当然好,无人投靠也用不着泄气!至少超越了父辈!”苏樱宽慰道。
  “对!阿樱说的对!”阿德振奋起来,“孩子们比咱们强,不但走出梧州、走出岭南,还到长安!这辈子值了!”
  “阿公,如今你怕是没空出门,数钱都数不过来了吧?”苏樱玩笑道。
  “哪里,哪里!承蒙刺史大人、在座各位关照,金风寨吃上饱饭!”阿德谦虚道。
  “那榕县王县令忒不是东西!”林县丞骂道。
  “咋啦?还不消停?”苏樱问。
  “嗨,本就比我桐县还穷,百姓遇到他也是倒血霉!真真是雪上加霜!”林县丞一拍大腿。
  “撵走了金风寨的人,自己榨糖,以为红糖是那么好制成的?不是熬糊就是不成形状。
  不知底细的客商经过,被他们拉住高价强买强卖,客商不从,一顿打不说,还给抓进大牢,没收钱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