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明伊啊,有个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周老师,有事您说。”
“是这样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收集当年望川盐商的一些资料。你们顾家那可是当年的大盐商,我就想,你顾总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好好聊聊,聊一聊你祖上那些事。”
“周老师,你可别叫我顾总,我受不起呀。至于祖上那些事嘛,你也知道,我年纪小,过去的事知道也不多。我想,我大伯和奶奶知道的应该多一些。”
“明伊,不瞒你说,我呢,已经找过你大伯,被他拒绝了。他说上面还有长辈,祖上那些事,轮不到他一个晚辈来说东道西。我也去找过你奶奶,”周老师叹了口气,摇摇头,很显然也被顾七娘给拒绝了。“所以,就想找你聊一聊。你虽说年轻,可是如今是你掌管顾家,这祖上的事哪能有你不知道的。”
“周老师,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帮你。这一来呢,我年纪轻,确实知道得不多。二来呢,既然大伯都说了,上面且有长辈在,他尚且不便说东道西,我这个晚辈更没资格。你也知道,我们顾家的规矩大,我们家老太太那也不个好惹的人,您啦,还是放过我吧!”
周老师有点失望,但是,毕竟盐商的事确实也关系了他们顾家祖上的一些隐私,要人家把自己祖上的隐私说出来,那确实有点难为人了。不过,周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自己收集这些资料,只是想给后人留下更完善的望川历史,让后人知道望川的前世今生。
“周老师,你要是想知道当年望川盐商的事,去民俗博物馆啊,当年建馆的时候,他们应该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应该对你有帮助。”
“我也去过啦,他们那里的资料还不如我知道得多。”
周老师无奈地叹了口气。快七十的人了,他是与新中国的同龄人。周老师也是土生土长的望川人,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教了一辈子书,儿女们早已经离开这里去了城里生活,可是他却离不开这个地方。
退休之后,除了说书这个爱好,闲的时间里收集望川的历史。这里曾经是繁华多年的水陆码头,南来北往的商旅在这里留下了脚印,也留下了他们的故事。他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不只是望川盐商,还有粮商、土司、会馆、马帮等等。
“明伊,要不你再跟你奶奶说说,我也不是要揭谁家的隐私,就只是想留下一些资料。当年你的祖上曾经在望川最辉煌的时光,你难得不想让顾家载入史册,让更多的后人知道?”
顾明伊点点头,但并没有要去顾七娘那里游说的意思,仅仅只是礼貌性的。
顾家,曾经确实有过辉煌的历史。可是,顾家也有不堪的岁月。记录历史的人,不会只记下那些辉煌,同样也会记下那些不堪。
从镇上回到顾家院子,顾七娘屋里还放着川剧。顾明伊习惯性地会先到老太太屋里坐一会儿,说几句话,然后才去忙自己的事。
“哟,画画呢?”
顾明伊瞧了一眼拿着毛笔挥毫泼墨的老太太,这可是许久不见的情景。她突然想起来,再过几天便是爷爷的祭日。
“怎么样?”顾七娘微笑着回头问道。
“我说好没用,得爷爷说好才行。”
“哎哟,这个画,怕是你爷爷看不上。”说着,便把那已经画好的顾家院子一把揉成了纸团,手上还沾了些墨汁。“重来,重来,不能让你爷爷看了笑话。”
每年,明伊爷爷祭日的时候顾七娘都会画上一幅画,然后在祭日那天随纸钱一并烧去,说是这样爷爷就能看到画了。当初,在他们结婚仅有的几年时光里,完全不会画画的顾七娘是这样被老公手把手教会画画的。几十年了,好像他留给她的只有这画画的技艺而已,再无其他。
“奶奶,其实啊,你画什么爷爷都喜欢。”
“你是不知道,我要画不好,你爷爷就会一直念叨我。他那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对画画很执著。想当年,咱们这厅堂里还有几幅画是你爷爷亲手画下的,后来那些画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如今是连个念想也没啦……”
“那什么,奶奶,你接着画,我上楼去做事。”
顾明伊有点害怕奶奶跟她提到爷爷,因为那是奶奶心底最柔软和敏感的地方。又快是爷爷的祭日了,每年爷爷的祭日,老太太的心情都有些低落,而她想到的不只爷爷的祭日,还有奶奶的生日。爷爷的祭日在奶奶生日前一天,所以这些年来,奶奶从来不过生日,也就没人记得奶奶的生日了。
回到自己房间,手机上有新消息进来,看了一眼之后,顾明伊坐到电脑前面。
片刻之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漂亮的脸蛋。这张漂亮的脸蛋依旧那么趾高气昂,依旧拿着下眼皮看人,一副高高在上,永远高人一等的姿态。
“顾明伊,已经一个星期了,考虑得怎么样?”
从前,顾明伊是极厌恶这张脸的,就是现在也说不上喜欢。她微微一笑道:“明筝姐,不瞒你说,除了你之外,其他几个哥哥姐姐也跟我联系过。你说,我这突然变得抢手了,还真有点不适应。”
“顾明伊,你是聪明人,跟谁合作更有利,不需要我教你吧?”视频中的顾明筝随意地看着手上刚做的指甲,那指甲漂亮得耀眼。身后是装修得金碧辉煌的办公室,完全就是用钱堆砌起来的豪华。 ↑返回顶部↑
“周老师,有事您说。”
“是这样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收集当年望川盐商的一些资料。你们顾家那可是当年的大盐商,我就想,你顾总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好好聊聊,聊一聊你祖上那些事。”
“周老师,你可别叫我顾总,我受不起呀。至于祖上那些事嘛,你也知道,我年纪小,过去的事知道也不多。我想,我大伯和奶奶知道的应该多一些。”
“明伊,不瞒你说,我呢,已经找过你大伯,被他拒绝了。他说上面还有长辈,祖上那些事,轮不到他一个晚辈来说东道西。我也去找过你奶奶,”周老师叹了口气,摇摇头,很显然也被顾七娘给拒绝了。“所以,就想找你聊一聊。你虽说年轻,可是如今是你掌管顾家,这祖上的事哪能有你不知道的。”
“周老师,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帮你。这一来呢,我年纪轻,确实知道得不多。二来呢,既然大伯都说了,上面且有长辈在,他尚且不便说东道西,我这个晚辈更没资格。你也知道,我们顾家的规矩大,我们家老太太那也不个好惹的人,您啦,还是放过我吧!”
周老师有点失望,但是,毕竟盐商的事确实也关系了他们顾家祖上的一些隐私,要人家把自己祖上的隐私说出来,那确实有点难为人了。不过,周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自己收集这些资料,只是想给后人留下更完善的望川历史,让后人知道望川的前世今生。
“周老师,你要是想知道当年望川盐商的事,去民俗博物馆啊,当年建馆的时候,他们应该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应该对你有帮助。”
“我也去过啦,他们那里的资料还不如我知道得多。”
周老师无奈地叹了口气。快七十的人了,他是与新中国的同龄人。周老师也是土生土长的望川人,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教了一辈子书,儿女们早已经离开这里去了城里生活,可是他却离不开这个地方。
退休之后,除了说书这个爱好,闲的时间里收集望川的历史。这里曾经是繁华多年的水陆码头,南来北往的商旅在这里留下了脚印,也留下了他们的故事。他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不只是望川盐商,还有粮商、土司、会馆、马帮等等。
“明伊,要不你再跟你奶奶说说,我也不是要揭谁家的隐私,就只是想留下一些资料。当年你的祖上曾经在望川最辉煌的时光,你难得不想让顾家载入史册,让更多的后人知道?”
顾明伊点点头,但并没有要去顾七娘那里游说的意思,仅仅只是礼貌性的。
顾家,曾经确实有过辉煌的历史。可是,顾家也有不堪的岁月。记录历史的人,不会只记下那些辉煌,同样也会记下那些不堪。
从镇上回到顾家院子,顾七娘屋里还放着川剧。顾明伊习惯性地会先到老太太屋里坐一会儿,说几句话,然后才去忙自己的事。
“哟,画画呢?”
顾明伊瞧了一眼拿着毛笔挥毫泼墨的老太太,这可是许久不见的情景。她突然想起来,再过几天便是爷爷的祭日。
“怎么样?”顾七娘微笑着回头问道。
“我说好没用,得爷爷说好才行。”
“哎哟,这个画,怕是你爷爷看不上。”说着,便把那已经画好的顾家院子一把揉成了纸团,手上还沾了些墨汁。“重来,重来,不能让你爷爷看了笑话。”
每年,明伊爷爷祭日的时候顾七娘都会画上一幅画,然后在祭日那天随纸钱一并烧去,说是这样爷爷就能看到画了。当初,在他们结婚仅有的几年时光里,完全不会画画的顾七娘是这样被老公手把手教会画画的。几十年了,好像他留给她的只有这画画的技艺而已,再无其他。
“奶奶,其实啊,你画什么爷爷都喜欢。”
“你是不知道,我要画不好,你爷爷就会一直念叨我。他那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对画画很执著。想当年,咱们这厅堂里还有几幅画是你爷爷亲手画下的,后来那些画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如今是连个念想也没啦……”
“那什么,奶奶,你接着画,我上楼去做事。”
顾明伊有点害怕奶奶跟她提到爷爷,因为那是奶奶心底最柔软和敏感的地方。又快是爷爷的祭日了,每年爷爷的祭日,老太太的心情都有些低落,而她想到的不只爷爷的祭日,还有奶奶的生日。爷爷的祭日在奶奶生日前一天,所以这些年来,奶奶从来不过生日,也就没人记得奶奶的生日了。
回到自己房间,手机上有新消息进来,看了一眼之后,顾明伊坐到电脑前面。
片刻之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漂亮的脸蛋。这张漂亮的脸蛋依旧那么趾高气昂,依旧拿着下眼皮看人,一副高高在上,永远高人一等的姿态。
“顾明伊,已经一个星期了,考虑得怎么样?”
从前,顾明伊是极厌恶这张脸的,就是现在也说不上喜欢。她微微一笑道:“明筝姐,不瞒你说,除了你之外,其他几个哥哥姐姐也跟我联系过。你说,我这突然变得抢手了,还真有点不适应。”
“顾明伊,你是聪明人,跟谁合作更有利,不需要我教你吧?”视频中的顾明筝随意地看着手上刚做的指甲,那指甲漂亮得耀眼。身后是装修得金碧辉煌的办公室,完全就是用钱堆砌起来的豪华。 ↑返回顶部↑